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码字的继续来放日军的宣传油画了。

上海的位置是中国中部海岸上一个突出部的顶点,国军集结重兵到这个突出部内与有制海权的日军大战,等于是将战场主动权交给了日军。

利用海空军优势日军可以随意选择登陆场,国军必须沿岸到处分兵把守;而日军北面登陆集团不断突入内地,国军也需要重兵拦截,于是在上海地区国军的兵力优势荡然无存。

没有制海权,上海地区守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制海权,上海地区守不住

其实当日军第一波登陆成功时,国军即便是拿下了虹口意义也不大了。这时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主力退出上海地区,在南京周围借助地利赶快构建新的防线。

但是国民政府是欧美资本的买办政府,上海是它的主要经济来源。让它放弃上海,在当权的买办资产阶级看来,这无异于断了它的命脉。因此国民政府才会不顾军事常识,不断地向上海增兵硬扛着赌一把。

下面大家跟码字的一起,跟随日军的宣传油画的时间顺序来看一下,在日军眼中他们是怎么获得淞沪会战的胜利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臣民一体坚守

1937年8月14日,国军87、88师向日本军民盘踞的虹口发起进攻。

但是在日本侨民和海上军舰的支持下,虹口驻扎的2千人不到的日军海军陆战队,挡住了国军两个德械师在大炮坦克空军支援下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陆吴淞口

日本对于国军在上海的行动反应不可谓不迅速,1937年8月23日,国军发起进攻仅仅十天后,日本便调集了十万援军组成上海派遣军,在松井石根的率领下在吴淞口强行登陆。

不过日军不是来增援虹口日军的,它们顺着长江沿岸登陆直插罗店、吴淞、宝山等地,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分割歼灭掉上海周边的国军主力。但是日军显然低估了国军在上海周边的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双方很快便打成了胶着的状态,日军顿感兵力不足。

此时日军能动员的一线预备役人员已经都投入到了华北和上海战场,动员二线预备役需要时间。可一旦日军完成第二批动员,国军在淞沪会战中必败无疑。因此国军淞沪会战唯一获胜的机会,就是抢在日本完成二次动员前拿下虹口,然后全力将北面来的日军第一批增援部队推下海去。

不过以国军的进攻能力,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誓死保卫战车

登上扬子江(长江)岸的日军,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反击,于是日军步兵围绕着自家的94式超轻型坦克,就地构筑了临时阵地防御。

这时的坦克普遍皮薄,用集束手榴弹就能干掉,而且坦克视线狭窄,无法及时发现冲到自己身边的敌方士兵,因此步兵反坦克还算不太难。所以各国使用战车时,都会由己方士兵伴随左右加以保护。

可是淞沪会战里国军步坦协同一塌糊涂,国军坦克兵猛冲猛打很少管背后的步兵是否能跟上,而国军步兵也常常任由坦克自己去冲锋。

结果就是两个师的国军在坦克大炮飞机的支援下,竟然拿虹口的2千陆战队一点辙都没有,反被日军士兵用炸药包击毁了大量的坦克。而溃退时大量的坦克更是被国军遗弃,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烈的白刃战

这画面中中日军队大规模的肉搏战场景,很可能发生在罗店之战(8月23日到10月26日)。在罗店国军以中央军为主力,和进攻的日军进行了反复拉锯战。

日军在头盔上绕了一圈醒目的白带,应该是为了识别自己人,所以画面中表现的这场肉搏战发生在黄昏时。

淞沪会战期间,《东京日日新闻》(今《每日新闻》)发布的新闻稿中,有专门报道罗店发生的肉搏战:

只数到斩杀的前四十人 之后已经忘记人数的千人斩

殊勋和知部队的夜袭 比荒木又右卫门还要惨烈!罗店镇的白刃战

荒木又右卫门日本著名剑豪,讹传他连斩了36人(实际是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攻白壁之家

图中为日军第11师团步兵第44联队,在坦克第五大队掩护下进攻罗店的白壁之家阵地。

白壁之家是日军给罗店南面由第18军一部据守的,有白色围墙的大院落取的代号。这里算是罗店之战的外围,据称双方从8月28日至9月23日在此激烈争夺。

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来,坦克大队这个编制不是日军正规的战车部队编制。日军的正规战车部队编制是战车联队,其下辖三个战车中队,坦克大队是为了支援步兵作战而临时编成的单位。

淞沪会战中日军还没有集中使用坦克,1939年3月日军进攻南昌时才第一次集中使用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击宝山城南门

进攻的日军为第三师团第68联队,防守的是国军18军98师292旅583团三营营长姚子青以下500人。战斗发生在1937年9月2日-1937年9月6日,据称最后守军中仅有一名叫魏建成的士兵突围活了下来。

宝山是上海市区外围北面的屏障和交通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样的工兵

突破宝山后西进的日军,通过工兵搭建的人桥进攻杨行镇。

在这时防御日军进攻的应该是胡宗南的第一军。

杨行镇之战具体战斗情况不明,但不碍着果粉张嘴就给第一军损失八成,拿死人给国军脸上贴金。可所谓第一军战死的旅长、团长一个个无名无姓。

反倒是被第一军接防的杨步飞部有一个营长留下了名字,就是之前率部在宝山坚守到全军覆没的姚子青。所以宝山之失,跟胡宗南增援来迟脱不了干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渡

这幅画表现的是,日军第三师团1937年10月26日,突破大场镇后强渡苏州河。

大场镇陷落是淞沪会战的一个转折点,它的陷落使得日军楔入了国军左翼军与中央军之间,威胁到了在上海地区国军的侧后安全。

国军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这为不久后日军在杭州湾的登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勇猛的川崎部队长

腿部受伤后川崎队长让部下背着他冲锋。

从查到的资料看,这个日军指挥官川崎应该是18师团第124联队第2大队少佐大队长。正是由于第18师团、第114师团、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等组成的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奠定了日军在淞沪会战中的胜局。

这幅画反映的正是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的激烈战况。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国军开始撤出上海战场,而撤退中淞沪会战国军之前尚可的表现,消失地无影无踪,一场大溃退开始了。

国军在淞沪会战中伤亡20余万,其中三分之一伤亡是在撤退时,自相践踏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破铁壁防御

日军战车部队掩护大队日军,通过外白渡桥突入上海市区。

外白渡桥1907年建成后延用至今,它的名字反映了中国的屈辱史。因为这桥是由租界当局建成的,因此规定这座在中国领土上的桥,外国人免费过而中国人必须交费才能过。后来因为中国人过桥不再交钱了,上海市民因为可以白渡苏州河了,于是称之为“白渡桥”。

这个画面描绘的应该是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成功,国军主力已经从上海撤退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剿残敌

日军攻入市区后,海军陆战队进入还有国军驻守的建筑,瓦解国军最后的抵抗。

淞沪会战撤退阶段国军兵败如山倒,国军20余万的伤亡中近三分之一,是在撤退时遭受到的。本来上海市区的建筑林立,完全可以做为迟滞日军进攻的阻击战场。可是国军争先恐后的溃退,根本无心组织防御,使得日军轻取上海市区。

而且由于国军无组织地大溃退,未能有效地破坏上海的交通设施,日军利用上海既有的交通设施迅速向京杭两地进攻,造成了国军在南京的大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战闸北

画中在闸北作战的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原本驻守上海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并无重武器。因此画中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应该是在淞沪会战的末尾清剿上海市内残存的国军。

很可能他们正在围攻的建筑就是四行仓库。

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部,在四行仓库从10月26日坚守到了11月1日。他们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有力地掩护了主力部队撤退,是淞沪会战末尾国军唯一的一抹亮色。

淞沪会战能坚持这么久,国军将士难得地三军用命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力有限,无力同时组织南北一起登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阴海战取得大战果

江阴海战(1937年8月16日-12月2日)中,国军的海军舰艇普遍没有应对空袭的经验,因此被日军炸沉了多艘舰艇。

画中的日军飞机,应该是日海军航空兵的九二式舰上攻击机。

江阴海战应该算是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的组成部分,它比淞沪会战仅仅晚了三天开始,却在日军开始进攻南京(12月1日)后方才结束。

这一战后日军彻底封锁了长江航道,中国海军也在这一战后基本上全军覆没。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