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裤”,是很晚才出现的字,晚到清代中后期,是由“袴(kù)”字讹变而来。

“袴”,也作“绔”,是从先秦到清,表示“裤”这个含义的专用字。

出于《汉书》的“纨绔子弟”,说的是表示对穿“细绢袴”的“贵戚子弟”的鄙视。

汉以前,“袴”,有两种——一种是腿套,分开的两条“腿儿”,相互不连在一起;另一种,就是开裆裤。

《说文》曰:“绔,胫衣也。”

段玉裁注云:“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

这说的是第一种。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发现了楚墓。一号墓中,出土有“绵袴”。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第二种。

“袴”,在先秦,并不属于“主流”服装。

先秦的主流服装有两种——“上衣下裳”和“深衣”。

《诗.邶风.绿衣》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诗.秦风.东方未明》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释名.释衣服》说:“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裳”不是裤,而是裙。那个时候,男女皆穿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衣

“深衣”,是指上衣下裳相连的一种服装。

战国时期,“深衣”盛行,多地古墓中有出土。

《礼记.深衣第三十九》曰:“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袴”,是从战国时期逐渐多起来的,不过,正如前面所说,或者是“两半儿”的,或者是“开档”的。

那么,有没有相当于现代“内裤”的“内袴”呢?

确实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秦,已经有了“内衣” ——一是“袍”;一是“襗(zé)”

《诗.秦风.无衣》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说,秦国士兵在天寒地冻的夜里,只穿着“袍”这种“通体”的“内衣”,靠相互拥搂着“抱团取暖”。

又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襗。”

襗”,郑玄说是“亵衣”,就是“内衣”;许慎说,是“袴”,那就是半截儿的“内衣”,应该也是“两半儿”的或“开档”的。

为了保护“隐私”,所以,战国至东汉,“深衣”曾很盛行。除了这个办法外,就是从先秦开始,就很讲究“坐姿”,叫“跽坐”,就是席地而坐时,以两膝着地,两股贴于两个脚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300年前后,赵武灵王曾大力推行“胡服骑射”。

中原很早就使用马匹打仗,但全部是战车,兵士站在车上作战。“胡服骑射”是骑马作战,因此必须穿适合骑马的“袴子”。

有学者认为,从战国开始,中国已经有了不是“两半儿”或“开档”的“袴子”。

没有争议的是,汉代,有了“袴褶(xí)”这种服装。

“袴褶”,即上穿褶而下着“袴”,其外不再套裘裳,是从西域传入的“骑服”。

《三国志.吴.吕笵传》:“笵出,便释褠,著袴褶,执鞭,诣阁下启事,自称领都督。”

王国维有《胡服考》。

从汉开始,有了不分“两半儿”或“开档”的“袴子”,毫无问题。

此种“袴褶”,魏晋曾主要为军服,后扩展到官场和民间,北朝最盛,唐宋渐废,只剩余仪仗卫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代着袴褶武士图)

先秦,大约是没有现代意义的“内袴”。但在汉代,有了两种“裈(kūn)”——“犊鼻裈”和“缠带裈”。

“犊鼻裈”,顾名思义,像是“牛鼻子”。

这是一块三角巾,上面有穿带子或绳子的孔,用带子或绳子穿上捆绑在身上,十分接近现代的“三角内裤”。

河南郑州密县打虎亭汉墓壁画《相扑图》中,画有两个正在格斗的大力士,穿的就是这种“犊鼻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缠带裈”,则就是用一条约六尺长的的布带,很复杂的缠绕若干圈。

现在日本相扑运动员腰间,缠绕的就是这类“裈”。日语中,仍然写作“裈”。汉代的这种“裈”,宽于唐代。日本相扑所使用的,当更接近于唐代“裈”。

《晋书.阮籍传》云:“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

这是“指桑骂槐”,以虱讽人。但可知,当时,即着“裈”,又穿有“裆”而不“开裆”的“袴子”。

唐代,有了“衩”字。

李商隐《无题》诗云:“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那个时候,“衩”,不读现在的“chǎ” ,而读“chà”。

这个“衩”,无疑指的是“短袴”“袴衩”,是否作“内衣”呢,也未可知。

但可以肯定,“犊鼻裈”和“缠带裈”,唐代仍然在用。

这很正常。

按照罗素的说法,17世纪的笛卡尔,是光着身子躺在床上琢磨出“我思故我在”的。

各国的服饰,都是在近现代才逐渐发展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