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在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23年,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航空海运通达全球。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其中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约270万公里,解决了约1100个乡镇、10余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难题。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交通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随着一批电梯配件通过公路运抵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之一的重庆果园港,货物采用多式联运“一单制”后,搭乘渝钦铁路班列经深圳到澳大利亚的运输时间缩短10天,降低运输成本20%。如今,以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城市群为骨干的交通枢纽建设,正在让更多的交通方式互联互通,逐步解决我国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

习总书记在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项目上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正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印发后,我国的交通建设已经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为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的立体交通网建设。这种转变不仅标志着我国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预示着我国交通事业将迎来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来支撑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提高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了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我国在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来源问题一直是制约交通事业发展的瓶颈。此外,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也成为了交通建设的重要任务。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显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在新思想下,我国交通事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