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皇太后,是皇帝为母亲上的尊号。这里的母亲,可以是嫡母,也可以是生母。如果嫡母、生母都活着,那大概率就会有两个皇太后,即所谓的两宫皇太后并尊。

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嫡子五人。在他老人家看来,嫡长子“守邦以嗣大统”,其余诸子“藩屏王室以安万姓”。两宫皇太后并尊什么鬼?还有皇帝会没有嫡子吗?

朱元璋与皇太子朱标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与皇太子朱标剧照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以老朱的意志为转移。此后的大明王朝多次出现庶长子,甚至庶第三子继位的局面,而两宫皇太后并尊的情况也出现了四次。那么这些太后之间会和平共处呢,还是互相视为仇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景泰朝:孙太后与吴太后

景泰朝:孙太后与吴太后

太祖朱元璋驾崩后,传位皇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但在三年靖难战争之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造反成功,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三位皇帝,即太宗。

太宗驾崩后,传位皇太子朱高炽,即仁宗。仁宗驾崩后,传位皇太子朱瞻基,即宣宗。宣宗驾崩后,传位皇太子朱祁镇,即英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二月初八日,英宗为圣母皇后孙氏上尊号曰皇太后。

孙太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太后剧照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堡之变”,御驾亲征的英宗做了瓦剌人的俘虏。为了稳定朝局,孙太后先是命宣宗庶子郕王朱祁钰监国,紧接着在九月初六日将他立为新天子。当年十月,明军在北京城下击败瓦剌军队,新天子的声望达到顶点。

皇帝随即对礼部尚书胡濙提出一个要求,尊自己生母宣庙贤妃吴氏为皇太后。这事放在以前不可想象,但在北京保卫战之后,皇帝手上筹码大增,百官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这个事实。

先是帝御奉天门,谓礼部尚书胡濙等曰: “朕嗣承大统,义当尊亲。其尊圣母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朕生母为皇太后。”—《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六·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

吴太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太后剧照

就这样,大明王朝第一次出现了两宫并尊的局面。孙太后向来跋扈,但现在吴太后的儿子是皇帝,这位上圣皇太后只能搬出仁寿宫,迁往紫禁城最东面的清宁宫居住。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日晚,蛰居南宫的英宗,在上圣皇太后的帮助下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皇位。二月初一日,重掌大权的孙太后下诏废朱祁钰仍为郕王。在欢度生日之后,孙太后才在二月初五日废去吴太后的尊号,仍称她为“宣庙贤妃”。由此可见,朱祁钰在位期间,两宫皇太后之间的关系一定是水火不容。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正月二十日,英宗为孙太后上徽号“圣烈慈寿”,这也是明朝第一个有徽号的皇太后。

孙太后与明英宗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太后与明英宗剧照

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十二月十六日,吴氏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葬于金山,谥曰“荣思”。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即位后,改谥曰“孝翼温惠淑慎慈仁匡天锡圣皇太后”

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九月初四日,孙太后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葬于宣宗景陵,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

成化朝:钱太后与周太后

成化朝:钱太后与周太后

英宗驾崩后,传位皇太子朱见深,即宪宗。大明开国近百年,第一次出现了庶长子即位的局面。不但如此,皇帝嫡母钱皇后、生母周贵妃双双健在,新天子该如何应对两宫并尊的局面呢?

周贵妃仗着儿子是皇帝,早早地就通过太监夏时向内阁放话,称钱皇后久病,没有资格做太后。但是此时的两位内阁大学士李贤和彭时,都不是泛泛之辈。几次硬顶之后,周贵妃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

周太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太后剧照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三月初一日,宪宗尊嫡母钱氏为慈懿皇太后、生母周氏为皇太后。之所以钱氏有徽号“慈懿”,就是为了区别嫡庶。

予一人躬承两宫训育,至于有成。嗣统之初,敢忘图报?天欲兼隆于至养,固宜各极于尊称。是用率吁众心,参稽古谊。谨上册宝,尊母后皇后曰慈懿皇太后,尊母妃皇贵妃曰皇太后。至情大义,庶几两尽无违。—《明宪宗实录卷三》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太后去世,享年四十二岁,谥曰“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葬于英宗裕陵。为了钱太后是否能够和英宗合葬,朝堂之上曾有过一次激烈冲突。但是一心想着独霸裕陵的周太后,最后还是被文官集团成功阻击。

钱太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太后剧照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四月,宪宗为周太后上徽号 “圣慈仁寿”。当年八月皇帝驾崩,皇太子朱祐樘继位后,为祖母上尊号为“圣慈仁寿太皇太后”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三月初一日,周太皇太后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先谥曰“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睿皇后”,后去帝谥,改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太皇太后”。虽葬于英宗裕陵,神主却不得祔享太庙。世宗朱厚熜即位后,将曾祖母的谥号改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皇后”,算是圆了她心心念念的皇后梦。

嘉靖朝:张太后与蒋太后

嘉靖朝:张太后与蒋太后

宪宗驾崩后,传位皇太子朱祐樘,即孝宗。孝宗驾崩后,传位皇太子朱厚照,即武宗。武宗驾崩后,因其无嗣,故而内阁首辅杨廷和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条文,让孝宗伦序最靠前的侄子:兴献王朱祐杬嫡长子朱厚熜,由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赴京入继大统,即世宗。

张太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太后剧照

当时朝政大权外由杨廷和,内由孝宗皇后、武宗生母慈寿皇太后张氏主持,在她们看来,朱厚熜只有过继给孝宗,才能以武宗亲弟弟的身份继位。换句话说,新天子要称呼孝宗为皇考,改称已经去世的生父为“皇叔父兴献大王”,仍然健在的生母蒋氏为“皇叔母兴献王妃”

蒋氏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听说连儿子都没了,顿时勃然大怒,当即拒绝入宫。朱厚熜跟老娘一唱一和,也表示这皇帝我不当了,你们爱找谁找谁。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正月,新天子为张氏加上尊号为“昭圣慈寿皇太后”,为蒋氏加上尊号为“兴国太后”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三月,朱厚熜为张太后加上徽号“康惠”,称“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而在取得了“大礼议之争”的阶段性胜利之后,皇帝又在当年七月为蒋氏上尊号为“圣母章圣皇太后”

蒋太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太后剧照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六月,朱厚熜将杨廷和彻底打倒,按了一个“制胁君父”的罪名,表明皇帝已经坐稳了龙椅。当年七月,朱厚熜为生母加上徽号“慈仁”,称“章圣慈仁皇太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闰十二月,皇帝为两位太后再加上徽号,张太后称“昭圣恭安康慈寿皇太后”,蒋太后称“章圣慈仁康静贞寿皇太后”。双方徽号字数相等,显然是皇帝在打张太后的脸。

由于两宫皇太后不和,皇帝对张氏极不礼遇。张太后的弟弟建昌侯张延龄,被打入刑部大牢准备处斩之时,她不惜脱簪待罪,皇帝却依然无动于衷,让这位骄横跋扈了数十年的“妖后”颜面无存。

亡何,奸人刘东山者告变,并逮鹤龄下诏狱。太后至衣敝襦席藁为请,亦不听。久之,鹤龄瘐死。及太后崩,帝竟杀延龄,事详《外戚传》。—《明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二》

钟祥明显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祥明显陵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十二月初四日,蒋太后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葬于承天府睿宗(即世宗生父)显陵。

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八月初八日,张太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曰“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葬于孝宗泰陵。

万历朝:陈太后与李太后

万历朝:陈太后与李太后

世宗驾崩后,传位裕王朱载坖,即穆宗。穆宗驾崩后,传位皇太子朱翊钧,即神宗。

裕王正妃李氏,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二月册为裕王妃,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四月去世。当年九月,监生陈景行女之女陈氏被选为裕王继妃。而神宗的生母李氏,原先不过是陈王妃的宫人。

穆宗即位后,册立陈氏为皇后,册封李氏为贵妃。神宗即位后,又是两宫并尊的局面。按照宪宗朝的规矩,只有嫡母加徽号。但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七月,新天子为嫡母和生母同时上徽号,居然也没有文官出来反对。

兹谨稽祖宗旧典,博采廷臣公议。恭上圣母皇后尊号曰仁圣皇太后,圣母皇贵妃尊号曰慈圣皇太后。庶两尽于尊亲,用并成乎孝养。—《明神宗实录卷三》

陈太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太后剧照

但是和剑拔弩张的景泰朝孙太后与吴太后,成化朝钱太后与周太后,以及嘉靖朝张太后与蒋太后相比,万历朝陈太后与李太后之间,称得上是亲密无间,毫无矛盾。

陈太后曾因劝谏穆宗不要流连于美色,被勒令迁居别宫。当时神宗还是皇太子,每天朝见父皇、母妃之后,都会去偏宫向陈皇后问安。等到即位之后,更是对两宫皇太后都极为孝顺,连《明史》都对此多有夸赞。

初,神宗在东宫,每晨谒奉先殿、朝帝及生母毕,必之后所问安,后闻履声辄喜。既嗣位,孝事两宫无间。—《明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二》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三月,神宗为陈太后加上尊号为“仁圣懿安皇太后”,李太后尊号则为“慈圣宣文皇太后”

李太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太后剧照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八月,皇长子朱常洛出生,神宗为两宫皇太后再上徽号,陈太后为“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李太后为“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此时的神宗略有些飘,竟然提出要为李太后多加两个字的徽号,幸亏被大学士张四维等人劝阻。

四维等疏言: “皇上孝奉慈闱,以天下养。百顺承欢,极隆无二。此天亲固然,人莫得而议也。至于两宫典礼,则有祖宗之家法,古今之通制,岂可违越?况尊称大典,关系尤重。将告之郊庙,颁示四方。皇上睿智明达,伦制兼尽,岂可以非礼奉亲,自陷于过举?以干万世之公议耶?臣等谨遵圣谕,改拟二号进览。所有字数,未敢增加。”—《明神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七》

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七月十三日,陈太后去世,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由于并非原配,故而虽然葬于穆宗昭陵,却只能别祀于奉先殿别室,不能祔享太庙。

明神宗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神宗剧照

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神宗长孙朱由校(即明熹宗)出生,外加十九日又是李太后的六十大寿,双喜临门之下,皇帝给母亲加上徽号,称为“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字数都赶上谥号了。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初九日,李太后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后”,葬于穆宗昭陵。

结语:虽然有礼法的约束,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以两宫并尊之时,貌似嫡母皇太后身份更高,但享有实权的一定是那位生母皇太后。比如郕王朱祁钰即位的合法性来自于孙太后,但她还是拿吴太后没办法。

又比如英宗在遗诏中强调了“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周太后还是敢于提出将钱太后葬于他所。再比如张太后是孝宗皇后、武宗生母,但是面对蒋太后和世宗母子依然节节败退。甚至被认为关系最和谐的陈太后和李太后,神宗心底里也有让生母压倒嫡母一头的想法。

所以礼法是礼法,人情是人情,在古代,有儿子和没儿子的区别,真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