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民国时代现实版的“完美霸总”。

他出道即为高光,仕途如日中天,却最终黯然离场

他才华过人,学冠中西,曾是北大最年轻教授,弟子中名人辈出。

他中途弃文从政,纵横捭阖,晚年却悔不当初。

他怜香惜玉,红颜无数,却出轨堂妹,临终时无人陪伴,唯有自欺欺人,仰天悲叹

他就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原民国“最牛”外交部长叶公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的叶公超

叶公超,原名叶崇智1904年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书香门第,他3岁丧母,9岁丧父,由叔父叶恭绰抚养长大。

1920年赴美国留学,获麻省赫斯特大学学士学位。后又赴英国,1924年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右一)小时与家人合影

留学美国期间,他向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佛洛斯特学习诗词,并出版了一本英文诗集,在文学界初显峥嵘。被弗罗斯特称为“中国的泰戈尔”。

在英国期间他又认识了著名诗人艾略特,两人经常在剑河旁边的老酒馆中畅谈文学和诗歌,他受益良多。

1926年学成归国后,年仅22岁的他成为北大最年轻教授,立时成为了文教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背梳的大油头一丝不苟,锃亮可鉴。古朴精致的大烟斗或手持指点,或嘴含吐雾。时而中式长衫,时而西装革履,尽显名士风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

他的课堂上,众多女生迷妹们一个个满眼爱慕,如痴如醉

一干男生中更是人杰辈出,后来产生了一波民国大师废名、吴晗、卞之琳、杨振宁、穆旦,还有放言“无人能教”的钱钟书

叶公超能讲一口流利而地道的“剑桥英语”,这也为他后来华丽转身,开启外交生涯埋下了伏笔

他的英语水平被外交界称为“王者英语”,煽情度和感染力被专业人士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唯有英国首相丘吉尔能与之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

叶公超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期间他结识了徐志摩、林语堂等人,加入了“新月派”,成为其代表人物。

他虽为“新月派”领军人物,但胸怀宽广,在泾渭分明的民国文坛,在“新月派”头号仇敌鲁迅先生去世后曾专门撰文,对其文学成就给予了很高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叶教授在校园里是男神般的存在,身边总围着不少恨不得以身相许的迷妹,但以他挑剔的目光,倒没几个能入他的法眼。

他任教于清华时,20岁的燕京大学校花赵萝蕤考入了清华外文研究所读研究生,其父是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赵紫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萝蕤

这个长相俏丽、灵气十足的才女一下就吸引了叶老师的眼球。她跟着他共同研究他的老朋友艾略特,还翻译了其代表诗选《荒原》。

出版前赵萝蕤请叶老师为其作序,他欣然应允。

他倾其毕生功力,为心上人翻译的老朋友的诗选作序一篇,精彩程度让她惊叹不已,认为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直译水准,使译本增色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叶公子那种由内向外自然而然散发出的少爷气度,却很可惜没能戳中赵小姐心中的某个点。

她诚实地承认:这种气度绝对不是纨绔习气,可能是某种随性恣意的优越感和才气迫人的锋芒毕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萝蕤

残酷的事实是:让万千女生春心荡漾的叶老师,终究没能让自己魂牵梦绕的赵才女青眼有加

更让他意难平的是,赵萝蕤后来嫁给了同样才华横溢,却家境清贫陈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梦家赵萝蕤夫妇

这场无疾而终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虽让心高气傲的叶公子一时有些英雄气短,但他一咬钢牙,就和清高冷艳的才女杠上了

他有些大男子主义的性格,被众多亲友一致认为温婉娴静的贤妻良母型才是其最佳搭配

可他骨子里的争强好胜和旺盛的征服欲支撑他昂起高贵的头颅:我偏不!

期间,他经受了泰国华侨富家女陈仰贤公然倒追的考验。面对亿万富豪家的乘龙快婿的诱惑,他丝毫不为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

聚焦于自己的品味和执念,叶老师终于又等来另一位才女袁永熹,带着令他着迷的清丽高冷,毫无防备地进入了他的射程

燕京大学物理系读书的她,是贵州修文人,比叶公超小两岁。袁家是官宦世家,父亲袁祚廙曾在晚清任江西知府,在官场时风光无限,可惜于1929年去世,家道就此中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永熹

失去庇护的袁永熹兄弟姐妹几个,只能自力更生。她的大学学费,都是靠变卖父亲留给她的字画筹来的。

袁永熹个性要强,选择了女生很少却更实用的物理专业。

容貌出众、平日却喜以素面朝天示人的她,难掩天生的贵族气质,成了燕大校园里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

从看到袁永熹的第一眼起,自命不凡的叶公子就认定她将是陪伴自己一生的女人。

袁永熹也曾是叶公超的好友吴宓暗恋过的女生。他得知叶公超喜欢袁永熹后,知趣地退出了角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宓

袁永熹起初对叶公超的少爷作派也不是太感冒,但架不住叶公子大胆热烈的追求示爱,更重要的是他的才华实在太过耀眼:彼时的他早已是剑桥大学硕士和爱默思大学博士了。

1931年6月30日,叶公子终于如愿抱得美人归,这段校园师生恋也一时传为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

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浪漫惬意的幸福时光。

两人生活上都比较随性,新房里摆满了两人爱看的书籍。袁永熹将家中打理得干净整洁,还亲自下厨烹饪

一年后女儿出生,五年后儿子出生。叶公超按《诗经》中《邶风•静女》分别取名为叶彤和叶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生活的琐碎逐渐消磨了爱情的美好,叶公超的大男子主义和暴躁脾气慢慢显现出来。

西南联大时期,物质匮乏,袁永熹便在自家园子里种菜,甚至还种了,这让出钱在叶家搭火的吴宓惊叹不已

一日,吴宓照例来吃饭。因为饭菜不对自己胃口,叶公超便当着吴宓的面破口大骂,还摔碗筷,吴宓坐在一旁尴尬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袁永熹全程面无表情,一言不发,等他发完脾气,才缓缓说道:

饭菜不合胃口,我有责任,可是你当着客人的面冲我发脾气,到底也是不合适的。

吴宓后来在日记里赞道:“她真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女子呀!”字里行间,艳羡又酸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书法作品

犹如地焰与蓝冰,婚姻没能将他们一冷一热的个性融合互补,反而在往复的互噬中互伤

1937年,袁永熹带着儿女去美国躲避战乱,从此夫妻俩开始了分居东西半球的生活。

妻子不在身旁,不甘寂寞的叶公超的心思又开始活泛起来。

避战祸于香港的叔父叶恭绰藏有国之重器西周毛公鼎,此鼎上刻有499个铭文,是青铜器中铭文数最多的,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考古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公鼎

日本人早就对毛公鼎垂涎三尺,想通过叶恭绰的小妾将他弄到手。

叶公超赶紧联系了堂妹叶崇范(叔父的养女),两人将鼎秘密藏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崇范

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将叶公超抓起来关了49天,两次严刑拷打,叶公超始终不肯供出鼎的下落。

期间,心急如焚的叶崇范多次前来探监。

艰难绝望的环境下,叶崇范的关爱和焦急写满在她妩媚动人的脸上,让受尽酷刑后的叶公超仿佛身上的伤痛都减轻了许多。

最终,机智的叶崇范找匠人仿造了一只假鼎交给了日本人,才将叶公超营救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公鼎事件”彻底改变了叶公超的人生轨迹。

从小就深受家族“诗、士、仕”三位一体影响的他,更加觉得在战争时期,步入政坛、手握实权远比拿笔作枪、书中呐喊更有用。

他毅然辞职,结束了十四载杏坛生涯,开始了辉煌的外交风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的情感大风暴随之也席卷而来

虽然叶崇范也有一个在西南联大的教授丈夫汪一彪,但这丝毫不妨碍患难中诞生的真爱洪流一夜之间冲破了道德的闸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放肆去爱才是身心迷醉的他们唯一想做的事情。

不久,风言风语还是传到了大洋彼岸含辛茹苦抚养儿女的袁永熹的耳中。

冰是睡着的水,那一刻袁永熹胸中的柔情似乎有被唤醒的疼痛。她清楚意识到:过往岁月中的种种心如止水和毫不在意,不过是要强的铠甲和伪装,她还是爱这个男人的

她连夜飞回国内,找到丈夫当面质问,可得到素来理直气壮的他一句难掩心虚的回答:“她是我堂妹,我们如有私情岂非有违人伦?

出离愤怒的她彻底绝望了,她早就打听得很清楚,丈夫和堂妹并无血亲关系,这完全是欲盖弥彰的谎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带着冰冷彻骨的恨意回到美国,成为加州大学的一名物理学研究员。

以后的岁月里,她在丈夫的外交活动中,她还会飞越太平洋回来,带着叶夫人的微笑陪他亮相出席后,又立马飞回美国,两人不再有过多交流。

她余生也没有和丈夫离婚,她用行动告诉外界:她永远都是正牌的叶夫人,任何女人都无法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的外交生涯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迎来了高峰:他先后担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和驻美大使;代表台湾争夺联合国合法席位;同日本签订了《台北和约》,和美国签署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他深受领袖青睐,在政坛上炙手可热。而他的周围更是莺歌燕舞,红粉无数

不完全统计:与他相交甚密的佳人不下四位,除了叶崇范外,还有一位为他才华倾倒的美国使节夫人。至于与他浅尝辄止的中外佳丽,更是数不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不断变幻的国际形势,台湾当局的外交处境愈发艰难。

1961年,担任驻美大使的叶公超不堪美国当局施压,在外蒙古加入联合国问题上投了弃权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一直持反对态度的蒋介石气得暴跳如雷,大骂叶公超“汉奸卖国”。

叶公超被紧急召回台湾,随即被立即免去驻美大使之职。更为糟糕的是,他居然和抗日名将孙立人一样,被软禁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公超(左)和孙立人(右)

另一种说法是:他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常口出狂言,在下属面前有诸多对蒋介石不满的过激言论,被早有心取而代之的助理曹文彦密报给了蒋介石,即所谓的“曹文彦密报事件”。

真相扑朔迷离,原因至今成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文彦

仕途嘎然而止的叶公超无奈地开始了他的寓公生活,中途他曾想去大学教书,但也被台湾当局有意限制了。

离开了权力中心,身边的莺莺燕燕也陆续飞走了,他心有不甘地成了孤家寡人

他开始想念发妻的各种好,给她写无数封情意绵绵的长信,袁永熹却从来不肯到台湾探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的叶公超

叶公超身患重病后,写下《病中琐忆》,回望自己一生,后悔步入政坛,慨叹自己“竟是悲剧的主角”。

临终前的他出现了幻觉,手指半空,念念有词:“我的家人,我的太太,都要回来看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叶公超

1981年11月20日,叶公超在孤独中离世。

妻儿都没有出席他的葬礼,袁永熹只是从大洋彼岸送来一副挽联:

烽火结鸳盟治学成家心虚安危轻叙别;

丹青遗史迹幽兰秀竹泪痕深浅尽纵横。

14年后,袁永熹辞世,她在遗嘱中申明:不与叶公超合葬

生不同心,死不同穴,这也许是她40多年的最终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叶公超的生前好友陈香梅女士曾对他一生有精彩评价:“多少双纤手为你磨墨、添香,多少颗心曾为你似醉非醉”。他曾经闪耀过,精彩过,最终人生却高开低走,只落得个无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