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南征北战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在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史称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便想要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藩王,即便是朝中很多大臣都反对,朱元璋还是这样做了,并且他在位三十一年,将自己所有的儿子都封为藩王(太子朱标与幼子朱楠除外,朱楠出生时间晚而且出生这一年便夭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的这样的原因无非就两点:

防止自己其他的儿子留在京城与太子朱标争权,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之争,康熙的皇子们自出生开始便生活在京城,无诏不得离开;诸多年长的皇子有了爵位后便与朝中大臣们暗中勾结,争夺储君之位。另外还有唐朝时期的“宣武门之变”,都是皇帝的诸多儿子留在京城,争夺皇储之位的结果。

明朝虽已建立,但边陲不稳。大明王朝建立以后,虽然元朝的势力已经得到了极大地削弱,但是仍旧是明朝的威胁,时常骚扰明朝边境。为了防止北元势力卷土重来,必须要有人镇守边塞。明朝刚刚建立自然不缺乏能征善战的大将,但朱元璋并不想这些身经百战的开国功臣担此重任,不为别得,就一个原因“不信任”。若是这些开国功臣拥兵自重或者背叛明朝投靠北元的话,对于明朝而言,便是一个大的祸端。

即便是这些老臣忠心耿耿,也不能不能保证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对大明王朝忠贞不二。

相对于这些臣子及其臣子的后代,朱元璋更加相信自己的子孙后代。

当然朱元璋也很清楚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朱元璋下旨:所有藩王之间不得互相来往,没有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封地,更不得与朝中臣子们来往;不得皇上允许,更不得随意回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朱元璋26子,有24子被封为藩王,其中23位前往封地就藩,但只有18位藩王的王爵得以承袭下去。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认识一下,这18个藩王世系中比较特殊的一支—唐王世系,始与荒唐无度的唐定王,而最后一代唐王则是活到了顺治十六年,而且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唐定王的后代中出了两位皇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唐王世系始于荒唐无度的唐定王

洪武十九年,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桱出生,朱桱的生母是李氏。洪武二十四年,年仅五岁的朱桱被封为唐王,封地在河南南阳。两年后,朱桱生母李氏终于母凭子贵被封为贤妃。

朱桱出生的时候,胡惟庸一案还未彻底结束,仍旧有很多的朝臣受胡惟庸一案的牵连而被处死;朱桱被封为唐王后不久,朝中又发生了蓝玉案,牵连一万五千多人被杀。

在朱桱13岁时,父皇朱元璋病逝,生母殉葬,朱桱一下子便失去了父母;

建文帝登基后不久便开始削藩,先后削掉五位藩王,燕王朱棣发动为时四年的靖难之役。

朱桱从小便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确实有些难为他了。但他作为太祖皇帝较为年幼的皇子,得以安稳度过洪武、建文两朝。朱桱的四哥朱棣靖难成功后称帝,朱桱也已经到了该娶妻的年纪。永乐二年,朱棣将二十三弟修建唐王府,并且将黔国公吴复的孙女吴氏嫁给了朱桱为唐王妃。按理说朱桱已经娶妻可以前往封地就藩,但是朱棣并未着急让弟弟就藩。而是到了永乐六年,朱桱23岁的时候才北上南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乐十三年,年仅30岁的朱桱在王府去世。

朱棣得知弟弟病逝的消息,很是伤心,便下旨为其辍朝十五日。

《唐定王圹志》:"念骨肉之亲,不胜悼痛。辍视朝十又五日,诏有司治丧葬如礼,赐谥曰定,遣使驰祭。

要知道其他的藩王去世,没有这样的待遇,可见朱棣对朱桱的兄弟之情还是很重视的。

然而朱桱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在明史当中并没有记载,但是在南阳地方志的一些零星记载中可以看到:朱桱虽然在南阳做唐王只有7年的时间,但是生活奢靡无度,让南阳的百姓深受其害,敢怒而不敢言。

02 唐王爵位继续承袭七位

朱桱病逝的时候,他的嫡长子朱琼烃尚且年幼,只有10岁,所以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才正式承袭唐王爵位,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唐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朱琼烃在宣德元年(1426年,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在位)便病逝,年仅21岁。朱琼烃病逝前还未大婚,但是已经定下了唐王妃人选是高氏,朱琼烃死后其未婚妻高氏自杀殉葬,被宣德皇帝追封为靖王妃,而朱琼烃则是被追谥为“唐靖王”。

因朱琼烃无子承袭爵位,便改由其弟朱琼炟袭爵,宣德三年正式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三位唐王,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七朝,于成化十一年病逝。

朱琼烃病逝后,由其子朱芝址于成化十三年承袭爵位;

朱芝址病逝后,由其子朱弥鍗于成化二十三年承袭爵位;朱弥鍗在位时,在封地开办学校,并且帮助贫困的学生求学;武宗一朝时,朱弥鍗则喜欢到处游幸,而且还给武宗上奏折建议武宗要用贤才来治理天下,并且作诗讽刺武宗。到了晚年朱弥鍗不仅在诗词绘画方面颇有造诣,而且行书与草书也写得很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二年(1523年),朱弥鍗病逝。虽然朱弥鍗在唐王爵位上时间很长,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夭折,所以并无子承袭爵位。嘉靖帝下旨改由其侄儿朱宇温(三弟朱弥钳的儿子)于嘉靖四年承袭王爵,嘉靖三十九年朱宇温病逝,终年76岁。他死后,他的儿子朱宙栐于嘉靖四十一年承袭王爵,在位两年病逝。

后由其子朱硕熿于隆庆五年承袭唐王爵位,崇祯五年(1633年)病逝。

因朱硕熿的儿子朱器墭在此之前已经病逝,所以由其孙朱聿键承袭唐王爵位。

从唐定王朱桱开始,一直到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聿键,一共8位唐王都没有什么功绩;若说值得一提的,便是唐成王朱弥鍗,然而朱弥鍗在位时,是荒淫无道的武宗皇帝朱厚照在位。想要在武宗一朝建功立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过朱弥鍗曾上疏劝谏武宗,也算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了。

到了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孙朱聿键便不同了,唐王一脉居然先后出了两位皇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隆武帝朱聿键

其实朱聿键祖父唐端王朱硕熿,因为宠爱妾室,所以并不想将爵位传给世子朱器墭,也就是朱聿键的父亲。甚至为了能让妾室的儿子承袭王爵,将朱聿键父子二人囚禁起来,想要将其活活饿死,好在有一个小官暗中帮助朱聿键,给朱聿键父子二人偷偷送糙米。

就这样朱聿键在牢笼中活了16年,虽然身陷牢笼之中,但是朱聿键仍旧不忘读书,埋头苦读儒家典籍。1629年,世子朱器墭已经奄奄一息,朱聿键也快要脱离牢笼;然而朱聿键的叔叔,也就是朱聿键祖父朱硕熿妾室所生的儿子,迫切想要得到唐王爵位,所以便将兄长直接毒死。

就这样,老唐王朱聿键便打算让妾室所生的儿子做世子,将来承袭王爵。

不过因为一位地方官陈奇瑜的话,老唐王不得不改变想法,让嫡长孙朱聿键做世孙:若是王爷如此贸然改变世袭人选,日后朝廷很可能会怪罪啊!

毕竟太祖皇帝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一年,朱聿键的祖父也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五年(1632年)朱聿键正式承袭唐王爵位,承袭王爵后的朱聿键在王府修建了一座高明楼,邀请了很多的名士在此。朱聿键开始锋芒毕露,因为宗室换授等问题,得罪不少朝中大臣。且朱聿键为了为父亲报仇,与1636年杖杀自己的两位叔叔(死了一位)。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1636年这一年是大清王朝正式建立的第一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称帝。而且这一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子、英郡王阿济格率兵攻打直隶、山东一带,并且直逼北京城。

朱聿键见京城就要成为清军的“瓮中之鳖”,便赶紧上疏崇祯皇帝,希望皇上能允许自己入京勤王。崇祯帝并没有准许,没想到朱聿键居然不遵旨意,忘了祖宗规矩“藩王不得掌兵”,招兵买马后便直接从南阳出发前往京城。

崇祯皇帝得知后,下旨让朱聿键返回封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聿键并未遇到清军,但是在途中遇到了农民军,对战一番后各有胜负,率兵回到了南阳。

朱聿键此举惹得崇祯皇帝大怒,便下旨将其废为庶人,关在凤阳的牢狱之中。这是朱聿键第二次不得自由,而且这一次朱聿键的处境并不比第一次要好,因为凤阳守陵太监从朱聿键那里得不到财物,便故意折磨朱聿键。

就这样朱聿键在这样的折磨下,多次病倒,煎熬了七年之久,好在保住了性命。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入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儿福王朱由崧从洛阳一路南逃,在逃到南京的时候,被凤阳总督马士英拥护为南京监国,并且很快便在南京继承皇位,史称弘光帝

弘光帝是南明第一位皇帝,继位后便开始大赦天下,朱聿键终于得以自由,被封为南阳王。南京礼部请求能够恢复朱聿键的唐王爵位,但是弘光帝并没有允许,而是命其前往广西平乐就藩,朱聿键因为身体的缘故并不能即刻前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45年,也就是清顺治二年,朱聿键奉旨前往平乐;但是还未到封地便得到清军攻陷南京的消息,弘光帝被清豫亲王多铎活捉带回了北京城(此时清朝已经由盛京迁都到了北京),次年被处死。

朱聿键便未继续前往广西,而是前往嘉兴避祸。

在到杭州的时候,遇到了潞王朱常淓,朱常淓请朱聿键监国(代理皇帝),朱聿键并未答应;之后又遇到了总兵官郑鸿逵、户部郎中苏观生,几人聊到了眼下的局面,不禁痛哭流涕。随后在郑鸿逵的护送下,朱聿键前往福建,并且在这年的六月朱聿键正式开始监国。

监国二十天后,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并且大封臣子:

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被封为平虏侯

郑鸿逵被封为定虏侯

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豹为澄庆伯

郑芝龙的侄儿郑彩则是被封为永胜伯

可以说,隆武帝朱聿键可以依靠的就是郑芝龙的郑氏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弘光帝朱由崧死后,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广西的桂王(朱由榔)。只是广西距离江南一带太远,诸位明朝臣子一起拥护朱聿键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朱聿键在做唐王时,封地是在南阳。而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起家之地便是南阳。诸位臣子希望朱聿键能够成为明朝的“光武帝”。

据说在朱聿键登基这天,天上突然起了大雾、扬尘,就连玉玺都被摔掉在了地上,有一角被摔掉了。众人皆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但即便是如此,朱聿键想要恢复大明王朝的决心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但朱聿键虽然有抱负,也是一位英明的皇帝,但是他能依靠的就是郑氏家族,郑芝龙是海盗起家,崇祯元年被招安成为明朝的臣子;从崇祯元年到隆武元年,郑芝龙以及他的家人一直在忙着扩大自己的势力,可以说整个郑氏家族中只有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是忠臣。

朱聿键将郑成功召入宫中,将其命为御林军都督,人称“国姓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聿键此举自然是想让郑氏家族对自己忠心,但是郑氏家族傲慢无上,朱聿键很难让郑芝龙等人出兵北上。除此之外,绍兴的鲁王朱以海(太祖皇帝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九世孙)被张国维等人拥护为监国,而且朱以海还是在沿用弘光的年号。

不管是朱聿键还是朱以海都是崇祯皇帝的远宗,继承皇位的资格都是一样的。在鲁王朱以海得知朱聿键在福建称帝后,并没有退位的打算,就这样唐王与鲁王互相争夺“皇位”。

鲁王认为只要自己能攻下南京,并且在南京监国的话,必然比朱聿键这位“皇帝”要名正言顺的多。但是鲁王的势力并不能帮助其实现这一目的,1646年,清军南下,很快便攻下了绍兴,鲁王朱以海不得不海上避难。

此时的隆庆帝朱聿键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郑氏家族

鲁王朱以海

以及清军的步步紧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西、湖南等地被清军攻占后,朱聿键便打算御驾亲征。但是郑芝龙只想要割据福建,所以对朱聿键的命令置之不理。

虽然在老城黄道周的支持下,朱聿键得以有一支上万人的部队,但是这支临时凑起来的部队毫无作战经验,很快便全军覆没。

隆庆帝见此,便不顾郑氏家族的劝阻,坚持率领上千明军御驾亲征湖南。然而郑芝龙早就已经在暗中归降大清,福建的各个关隘早就已经无人把守。没多久郑芝龙便投降大清,郑成功劝阻无果后独自率兵南下,很快便攻下了金华、平州、建宁等地。

这年八月,隆庆帝朱聿键被清军俘获,绝食而死(有的说法是朱聿键被射杀的)。

按照隆庆帝朱聿键的遗诏,桂王朱由榔监国,并且在这年十月初十在肇庆称帝,改元永历。但是在十月二十日永历帝朱由榔便逃到了梧州,朱由榔此举无异于在主动放弃广东,以至于永历帝在广东失去了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月初五,朱聿键的弟弟唐王朱聿鐭在大学士苏观生等人的拥护下,则是在广州登基称帝,改元绍武。就这样绍武帝朱聿鐭所建立的绍武政权,则是与朱由榔建立的永历政权针锋相对,不过朱聿鐭在皇位上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多月而已。

清军便从福建攻入广东,朱聿鐭见大势已去,便自缢而死,结束了他仅仅一个多月的皇帝生涯。虽然朱聿键与弟弟朱聿鐭都在位时间不长,但却是实实在在在众人拥护下,做过南明的皇帝。

朱聿鐭在广州称帝的时候,将弟弟朱聿锷封为唐王,这便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唐王。

在清军攻入广州的时候,朱聿锷得以逃走,并且率领宗族逃到了四邻大海文村,并且在文村修建唐王府,改名为文安城。并且奉永历年号,将永历帝朱由榔当成自己的主子。

1648年(永历二年)朱聿锷迎朱由榔回到肇庆,并且上表称臣。

从1650年到1658年,清军多次攻打广东,最终在1658年(顺治十六年),文村被清将尚可喜围攻十五个月后粮草断绝。朱聿锷为了不被俘,自缢而死,朱聿锷自缢这一年是清朝的顺治十六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唐王一脉始于唐定王朱桱,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桱被封为唐王;而结束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存在了268年的时间,在这268年间,并无中断。明朝灭亡后,唐王世系仍旧存在,并且先后出了两位南明皇帝:隆庆帝朱聿键与绍武帝朱聿鐭。

朱聿键是南明皇帝中,难得的一位明君,身怀大志、关心百姓疾苦;然而在他并没有对自己忠心耿耿、而且手握重兵的大将,处处受制于郑芝龙,以至于自己便是想要恢复大明王朝的天下,也无能为力,着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