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除了诗词文章,还有一个重大的分支就是对联,正所谓吟诗作对。

对联最初的名字叫桃符,被刻在桃木之上,人们用它来趋吉避凶,镇宅消灾。经过长期的演变,改用红纸张贴在门柱上,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对联。

对联只是它的一种叫法,还有其它的叫法“门对、楹联、楹贴、对子、春联、春贴”等等。

对联的创作有着它独特的要求,比如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且还要有意境,所以创作一副好的对联并不容易。

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的春节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因为王羲之的书法天下一绝,当时的人都无限仰慕,春联没贴出去多久,就被别人趁着月黑风高偷了去。

王羲之于是再写了一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曾想就这八个字的春联,天亮起来一看,大门上又是空空如也,眼看着明天就是大年初一,总不能空着过年吧,王夫人急得直叫王羲之赶紧想想办法。

王羲之于是又提笔刷刷写了几句,并且叫家童把春联剪掉一半,张贴了出去: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天的夜里,果然又有人来偷春联,不过看到春联的内容,不由得叹气,怎么写了这么一副春联,偷回去也太不吉利,于是作罢。

第二天一早王羲之起来,看到春联果然还好好地贴在门上,于是叫家童把剪掉的半截粘贴好,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家里的人看了,都鼓掌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文人墨客留下无数的名人妙对,还有不少民间留传下来的趣对,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女子。

她出生在明朝江浙一带一个富商家庭,从小聪慧,不但饱读诗书,还写得一手清丽的小楷,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她十来岁的时候家道中落,父母又相继因病离世。

哥哥做主将她嫁给了当地一个商户,虽说不似年少时跟着父母过着锦衣玉食一般的生活,但好在衣食无忧。

本想着会这样一辈子平平淡淡地过下去,谁知平地又起风浪,丈夫又遭遇意外也离她而去,她变成了一个寡妇。

在当时的社会,寡妇的身份并不受人待见,没人愿意与一个寡妇过多交往,更别说与一个寡妇重组家庭,她就只能关上大门独自一人过着冷锅冷灶的日子。

直到有一次出门她邂逅一位坡脚的秀才,同样坎坷的命运让二人心心相惜、情投意合,但又碍于世俗的偏见,没有办法光明正大在一起。

于是寡妇想出一个主意,决定采用对联招亲的方式,谁能答出她的下联,她就嫁给谁,以此来堵住人们说长道短的悠悠之口。

人们一听说寡妇要对联招亲,纷纷上门来应试,只为趁机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寡妇的上联是:

孙悟空金箍棒,能长能短。

应试的人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进去,之后又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出来,这时,坡脚的秀才出现了。

他给出下联牛魔王,芭蕉扇,能大能小。女子微微一笑,答道:这个下联答的很妙,甚合我意!

瘸子秀才的下联让众人惊呆了,没想到他们二人的才华是如此相得益彰,惊叹才子佳人的文采斐然,同时也对他们喜结连理表示真诚的祝福。

-end-

文作者:青荷闲潭

图作者:青荷闲潭,自用随意,请勿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