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的人生,听上去还是挺可怕的,可事实是绝大多数人几乎整个人生都是被动的。
其实人生中的大多数时刻,并不由自己说了算,但对于当下,我们是否处在被动的状态,是少数人才会真正觉察和思考的事情。
因此,珍惜独处的时刻,把握那些自己能够掌控的阶段及时刻,就是重中之重。
和自己“待在一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想做什么,以及想要摆脱什么。
在持续地自我探索中逐渐去接近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然后主动做出相应的努力,那么人生是不是就会相对不那么被动了呢?
能够好好独处的人,其人际关系也不会太差。这样的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往往也能把握好分寸。
说到底,我们还是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沟通,只是沟通的频次、内容及程度不同罢了。
其实很多成长类的内容的受众群体几乎都是有意愿想要做出一些改变的人。
如果大家都觉得当下的状态还不错,各方面都很满意,也就不必去优化、去调整了。
希望本书的观点,也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启发。
摆脱被动的局面,不是强迫自己去承担、去付出、去自律,而是先要看到真实的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
尝试去理解自己的付出究竟是出于被迫、无奈,或是你真的能够通过付出来获得一些满足感和价值感。每种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感受都需要自己去理解。
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我们既需要稳定的人际关系,又要确保不干涉他人的生活,也不要被他人的状态影响。
当这种良性的关系足够稳定时,人们就不会为了获得他人认可,才去做、或不做什么。
遇到所谓的“为你好”这种建议时,需分辨一下对方是真的站在你的立场来为你出谋划策,或只是把他们以往的经验套用在你身上,希望以此来实现对你的影响或操控。
真正关注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大多数时候不会在意他人的评价,或者说他人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力不会那么大。
当然关于评价这部分,我还看到过更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观点。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重要的人。而对于这些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是没有办法不在乎的。
如果我们连重要的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都不在意,那我们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很多人对于是不是要抛开所有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点,总是理不清头绪。自己去评估重要的人际关系就好了。
婴儿最初对自身行为的看法、理解和判断,就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与对待他们的态度。
如果他们做了一件事,让母亲感到伤心、冷漠,那他们就会通过养育者这个角色(多数都是母亲)的对待方式,判断出自己是不好的。
这些评价其实未必是对的,事实上很大程度上他们都来自于养育者的主观判断。而对孩子来说,他们又需要养育者来生存,因此养育者就是最重要的人。
如果这时候养育者让孩子感到自己做错事了,或是自己不够好。那么他们就只能拼命表现出养育者喜欢的样子,完全依照养育者的喜好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以此来证明自己值得被喜欢、被爱。
也就是说,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和判断都来自父母,但真实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并不清楚,因此他们需要依靠外界评价来建立起对自己的认知。
同时,当他们的行为总是在围着父母转时,他们渐渐就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认为只有父母的感受才是重要的,重要到足以影响自己的一举一动,而自己的感受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值一提。
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常常把他人的期待和需求当作自己要完成的目标或任务,其行为动机就是为了获取他人的认可和喜欢。
但实际上他人未必那么难相处,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讨好和取悦他人的行为,都源于曾经在原生家庭未能得到认可和喜欢的情结,而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又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很多人真的一辈子都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不过理智地说,不能将“缺憾”视为极力想要摆脱或逃避的部分,以致于花大量时间去寻求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否则它将会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带来局限。
作者认为 “一个人如果不去练习拥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感受,他就永远不能拥有自我。”
他们会认为曾经父母要求自己的做法都是对的,也许自己过得不好,都是因为当时没有好好听父母的话。这就相当于自己的整个人生都被他人的想法控制了。
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够遵循自己的感受去行动,能够及时捕捉到自己真实的看法、行为背后的思考,并第一时间获得他人给予我们的相对真实的反馈。
相对真实,其实就是指身边的人无意识地行为,这些行为是不是绝对真实,我们不去评价,也没有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形象。
先做到这一步,然后才能发展出学会关注他人感受的能力,再去想办法平衡自己与他人的感受。
很多小孩为了能够跟父母建立关系,所以一味迎合父母的需求,当然,这些行为实际上也是由父母引导的结果。
我们的确需要在良性的关系中发展出信任、勇气等正向的特质,但前提当一个人还是个孩子(是个婴儿)的时候,就能够被接纳、被了解、被理解、被信任,并能够完全向这个世界展示真实的自己,表达自己的需求。
可现实是,大多数人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都没能得到这些,导致他们在各个阶段都很难真正打开内心,很难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理解自己、信任自己。
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套用自己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认为他人和家长会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自己,认为真实的自己不会被任何人接纳和理解。
一段关系越是稳定、持久,我们就越是能够从中获得力量、勇气和能量。这也是为什么好的亲密关系能够相互治愈、共同成就的原因。
许多人天然地以为好的关系,只是因为遇见了对的人,其实不然。只是双方都意识到了共建亲密关系的重要性,能够直面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并诚实地接纳自己和对方的需求、情绪,同时也能看见自己和对方的优点、肯定双方的价值。
有人说爱人之前要先学会自爱,可是如果一个人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自爱,该怎么办呢?也有人说,没有感受过被爱的人,就不知道什么是爱。
其实两种说法都没什么太大问题,只是爱与被爱都是需要持续学习的。
那么学习就必须是个主动发生的行为,否则,自己将持续处在一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所转变的”被动漩涡当中。
看见自己,才能真正看见他人,了解这些真相后的付出不再是委曲求全、不是牺牲、不是讨好,而是为了共建与自己有关的良性关系而做出的努力。
希望大家都能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并拥有长久、稳定、可以去依赖信任的亲密关系。也希望在这段关系中,你们能够保持自我,能够看见对方,能够共同参与彼此的成长,摆脱原生的被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