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是一支军队中不可缺少的领袖人物,一位优秀的将军是士气昂扬,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若是没有好的将军统帅,纵是军队实力如何强大也会如同一盘散沙般无力。在我国现代战争史中,便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将帅,而粟裕将军便是这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在《人民日报》中也曾报道过刘元帅对于粟裕将军用了“智深勇沉”、“我军最优秀的将领”的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将军一生是不平凡的,从普通士兵到十大开国大将之首,他戎马大半生,功勋卓著是,众多将帅高度赞誉他,是人们口中的"常胜将军"。那么这样一位不凡的将军,为何一生中用了两次“特权”去调动自己的儿子呢?这其中有着将军怎样的用意呢?

一、戎马一生的将军

粟裕将军的一生经历是不凡的,这也影响了他对于子女的教育,了解过粟裕将军是怎样的人,应当就能够知道为何粟裕将军为何会用了两次特权。

粟裕,于1907年出生在湖南怀化,从小就受着良好的教育长大。

1926年,19岁的粟裕加入青年团,并在一年后成为党员,此后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作为起义军总指挥警卫队班长,此后,不断立下战功的粟裕不断担任要职,在军中的地位亦是越来越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1934年长征开始,粟裕并没有随着主力军进行长征,而是留在南方负责带领游击队与敌人周旋,成功地掩护了主力军的退守,并且在他的号召下,游击队的人数迅速扩大。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歼灭了国军6个旅,造就了解放战争初期的重大胜利,在1948年的时候,粟裕出任了华东野战军的总指挥,并指挥了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在次年更是解放了南京以及杭州。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粟裕因身体原因无法亲上战场,但同样参与了战争指导工作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足以可见粟裕将军的军事生涯中成绩有多么辉煌。

粟裕将军也因用兵灵活,而被陈元帅誉为出奇制胜的将军。刘大元帅则是称:他是最优秀的将领,是十分出众的战略家,是百战百胜的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知的是,被两位元帅高度称赞的粟裕将军实际上也是元帅的候选人。在1955年十大元帅、大将的授衔中,以“资历、威望、战功”而论,粟裕本可以封为元帅,但粟裕将军却推辞了,将军是这样说的:“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1955年8月27日,粟裕被评为“十大大将”,并被主席认为是“十大大将之首”。可见粟裕将军的军事生涯中有着不斐的功绩,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而将军对于子女的教导亦是令人敬佩。

二、虎父无犬子,粟戎生的成长之路

粟裕将军妻子是同为革命战士的楚青,她原本是个有钱人家的女儿,但是在进入了革命队伍之后,因为一次意外而与粟裕相识,彼时的楚青是满心要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女战士。

也正是这样的她吸引了粟裕将军,在认识的一个多月后,粟裕将军给楚青寄了一封情书,但却被无情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粟裕将军被楚青拒绝并不是一次两次,但将军始终没有放弃对佳人的喜爱。反而是将对楚青的爱慕藏在心里,默默地等待三年。这三年里,楚青也逐渐了解了粟裕将军的为人,渐渐生出了爱情。

1941年12月6日,粟裕将军与楚青结为伴侣,携手走过此后的岁月。

粟裕将军夫妇共有三个子女,两子一女。粟裕将军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在安逸的环境之下长大,而是要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成长。

因此,在儿子粟戎生不到2岁时,他便在父母身边随军行动,过着与军人般的生活,被严格地按照军人的生活习性培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粟戎生如此严格的粟裕,却曾动用过两次特权去调动粟戎生的岗位,难道是为了让他在安稳的岗位上工作吗?答案恰恰相反,粟裕的两次调动实际上是有着良苦的用心的。

三、一生中两次动“特权”背后的用心

在粟戎生19岁的时候便进入了部队历练,并且在他刚刚参军不久便上了援越抗美的战场。

而这粟戎生之所以会刚入部队便上战场打战正是因为粟裕的安排。若是普通人家的父母,或许会更倾向于让孩子在比较安稳的环境中工作,想让自己的孩子安全无虞。

但粟裕将军的想法却恰恰相反,他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一名体会过战争残酷的军人,于是他舍弃了父亲保护孩子的本能,将儿子送到了战场的第一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粟戎生也并没有怨自己父亲的安排,他本就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面对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也十分理解。于是,19岁的粟戎生上了援越抗美的战场,在一次一次的进攻和防守中不断历练自己,在战场上奋斗厮杀,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更加优秀的军人。

通过四年的时间,粟戎生升到了排长。而当援越抗美战争结束后,粟裕又再次使用了特权,这一次依旧是调动粟戎生的职位。

他将粟戎生调去了中苏边界,在动荡不安的前线战场继续战斗,亲身保卫国家安全。这两次的职位调动,在外人看来是对粟戎生的“不公平”,但粟戎生没有有一丝的叫苦,反而是在这两次战争中立下了不少战功,得到了上校军衔,1999年时又晋升为中将军衔。

1984年2月5日,一生为国的粟裕将军逝世,享年77岁,临终前的粟裕将军嘱咐妻子楚青,声称在自己去世之后,拒绝他们为他举办追悼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曾经那些英勇就义的战友们,在其牺牲之后都没有举办过任何的葬礼,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一家的家人为自己举办追悼仪式。

并且,除此之外粟裕将军还让自己的家人将他的骨灰,撒布在他曾经与战友们一同奋战过的地方,他想要在死后能够与战友们重聚。

就这样,粟裕将军永远地离开了中国人民,但人民将永远地铭记为国家征战一生的粟裕将军。

小结:

纵观粟裕将军的一生,他从一个普通小兵一路成长为开国大将,这其中所经历的艰辛是无法用三言两语说尽的。粟裕将军一生中打了许多胜战,“用兵如神”这个成语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战斗力,看到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敬佩的是,粟裕将军对名利的淡泊,他立功却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因此他辞帅,甘愿只得将军头衔。这样一份心胸又有几人能有呢?当真是叫人敬佩。

同时,粟裕将军对于子女的教导亦是令人称道。他从未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去为儿女们谋得一份轻松差事,反而是让儿子去经历危险的战场,用身体力行告诉了子女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是每个中国儿女应当承担的责任。

身为军二代,粟戎生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和军衔。无论是粟裕将军的“不通人情”还是粟戎生的敢于拼搏,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