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族是一个以能歌善舞而闻名的民族

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文化传统

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

而芦笙

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芦笙

这种古老的乐器

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是苗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苗族人表达情感、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苗族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芦笙的悠扬旋律常常伴随着欢快的舞蹈

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今天

小编就带你一起走进

马关县夹寒箐镇水碓房村委会十二道河村

去认识这里的一位40多年来

一直用自己的方式

传承和守护着芦笙制作工艺的师傅

非遗项目“苗族花山节”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技艺) ——杨文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杨文云家,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把把大大小小的成品芦笙,房间的角落里堆放着木头、树皮等芦笙原材料。今年65岁的杨文云从事苗族芦笙制作已有40余年,从16岁开始就跟随爷爷学习芦笙演奏和芦笙制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项目苗族花山节”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技艺) 杨文云

芦笙我在1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因为爱好,就想着再不做害怕失传了,那时候我们做一把才卖15块,28块钱不等。

谈及学习制作芦笙技艺的起源,杨文云回忆道,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发现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很有特色,小学没有毕业就回家与爷爷学习芦笙调,16岁时,跟随爷爷学习制作芦笙以及芦笙演奏,从此便与这门古老的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对芦笙的热爱和执着,他刻苦求艺,走遍了周边所有村寨,虚心向其他芦笙制作师傅学习技艺,综合了许多师傅的手艺,20岁时他就可以独立熟练完成制作芦笙工艺技能,并逐渐成为当地最年轻的芦笙制作和演奏师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芦笙管,杨文云一般是选用当地的羊竹和甜竹,挑选时非常严格,因为这是芦笙制作成功的第一步。而笙斗多用红岩杉、白岩杉、黑岩杉、黄岩杉制作,外观削制成纺槌形,挖空内部,在笙斗下端的适当位置,挖凿对通6个孔,上端再接上一根竹管作为吹口。他告诉记者,苗族传统芦笙一般为六管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般使用刮、削、通、打、锤、夹、钻等相关工具,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几十道工序,一般要四到五天才能制作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项目“苗族花山节”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技艺)杨文云

我们苗族的芦笙是老人归世也用,在花山场上也用,有大活动也可以用,它的音调听着都是一样的,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老人归世有它的调子,花山上也有它的调子,有活动跳芦笙舞也有它的调子,芦笙就是我们苗族的代表物了。

“别看这只是简简单单的竹子、木头组成,想要制成一把好芦笙,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个环节还要反复去打磨!”在杨文云的手中,每一把芦笙都是一件艺术品。他精选优质的竹子,经过精心打磨、雕刻、调音,最终呈现出完美的形态和音色。他制作的芦笙,音色悠扬、悦耳动听,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多年的芦笙制作经验,造就了杨文云精准的眼力和耳力,芦笙簧片好不好,音准对不对,音质是否纯正。他只需用嘴一吹,或是用手轻轻一弹,放到耳边一听,就能作出判断。 杨文云说:“ 做一把芦笙要二三十道手续,就单调响篾的音量都相当费力,还要耳朵好,眼力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0多年来,杨文云不断钻研芦笙制作,可谓是精益求精,他制作的芦笙吹起来,乐曲优美动听,曲调此起彼伏,不仅深受本地群众的喜爱,销往云南、红河、陕西等地,同时也远销到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家,一年能卖出60—70把,大的能卖到几千元以上,小的也能卖到千元,自己制作的芦笙能被大家喜欢,杨文云满脸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项目“苗族花山节”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技艺)杨文云

我们家一年可以卖六七十把芦笙,如果有人订的多,还要加班来做,我们做的芦笙得到大家的喜欢,我们也开心,芦笙给我们家带来了收入,也是我们本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杨文云是个多面手,他不仅是芦笙制作能手,而且芦笙演奏、唱苗族古歌、制作响篾、大鼓等也是出了名的一把好手,先后在各种比赛中获奖。1999年参加建国50周年农民业余文艺汇演《跳芦笙》获一等奖。2003年参加文山州首届民族民间器乐演奏二等奖。2012年评为优秀致富带头人。2013年木兰花山节舞芦笙比赛获第二名,2014年9月,他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杨文云的传承和守护下,马关的苗族芦笙从开始用于苗族丧葬、祭祀礼仪活动,逐步成为了本民族喜爱的艺术展品;从县内走向县外、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了全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成为一股潮流,许多地方的芦笙制作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就芦笙的传承和保护,杨文云感慨地说:“芦笙属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技术性强、难度大,材料比较短缺,目前县内基本没有制作芦笙的材料,大部分需要到外地购买。虽然一把芦笙能卖上千元,但是现在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能制作一把好芦笙的人越来越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让这一民族艺术失传,他在努力挣钱养家糊口的同时,还不间断地传授芦笙制作技艺,积极参加各种演出。没有人肯来学,他就亲自到各家各户去动员。甚至他不让自己的老婆、两个儿子以及儿子媳妇外出打工,让其学习芦笙制作技艺。40多年来,杨文云为苗族芦笙制作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如今仍在家乡继续着芦笙制作的传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项目“苗族花山节”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技艺)杨文云

做芦笙这么多年来,已经传了三代,我的儿子孙子都传了,在马关大嘎吉、田头、夹寒箐镇水碓房学校都教了好多学生。

现在,杨文云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已经继承父亲的芦笙技艺,成为了新一代芦笙制作师傅。从小耳濡目染的儿子杨光明,也像父亲一样迷上了芦笙,芦笙制作没有图纸和口诀,全凭艺人大脑的记忆和悟性,在父亲的指导下,在一次次的动手实践中,杨光明慢慢地悟出了芦笙制作的要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文云儿子 杨光明

现在爸爸把手艺传给我了,我也要继续把芦笙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苗族芦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文云认为芦笙不仅是一件乐器,它奏出的音调是语义性的,是会“说话”的。多年来,他们一家子将这份芦笙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让这份技艺“笙”生不息。他说:”今后我一定还要加大力度,多收徒弟,把这个工艺一代一代传下去,把芦笙做强做大,让芦笙走向世界各地苗族同胞身边。”

后续将有更多精彩

请持续关注我们

带给你不知道的文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马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小梅

审核:李 敏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也尊重原创,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原刊载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或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