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跨过75岁以后,一个人住在家属院里的月云开始为自己寻找更有保障的养老生活。

更年轻一点的时候,她还没这么在意这些。75岁以前,她把自己的生活排得很充实,尽管子女不在身边,她也有很多事可做:和更年轻一些的朋友去公园玩、参加周边一日游、听单位举办的退休老人讲座,一周中有好几天都不在家。

就在上个月,月云感到胃不舒服,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告诉她,如果想要打麻醉做无痛胃镜,必须有同行监护人签字。这个要求难倒了她。女儿不在国内,亲人远在外地,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普通的胃镜。好消息是,肠胃没有什么大问题,坏消息是,普通胃镜做起来真的“难受死她了”。给她做完胃镜后,医生还表扬了她,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坚持下来。

年龄渐长后,她遇到类似的困境越来越多,是时候在思维灵活、身体健朗的时候,着手规划老年生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如你》剧照

首先,她不想找住家保姆,“我很难接受家里多一个不认识的人。”如果要找保姆,她还需要配合对方的生活节奏。就她观察,小区每天上午九点左右,保姆们都聚在小区的花园里聊天,“这不就是把老人锁在家里,更谈不上陪伴。”活到80岁,月云已经不想在自己的生活里适应其他人。

去和女儿一起住也不现实。虽然孩子都喊了好多次让她去,甚至连机票都订好了,但去一个语言不通、没有熟人、出门只能靠私家车的城市,让她感到很不安。“前段时间,我女儿不停催我,我一想到要出国,心里都很紧张,”她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吃药,在国外连药都不好买。

作为生于建国初期,经历了种种时代波折,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职业女性,月云对自己生活有一些必要的坚持。她希望能找到一个地方,最好和住在家里一样,但也有人能照顾自己未来腿脚不便后的生活。

首先要环境够好。她去小区旁边的养老机构参观过,虽然收费不高,位置便利。但机构前身是一个招待所,硬件和生态环境都很一般,没有院子,更不要说她喜欢的花花草草,“而且他们也没有单间,都是多人间。”住进去非常不自由,活动范围又小,像是自己把自己圈住了。

另一个在近郊的养老院环境很好,空气质量好,出门就是山水,月云一度感到很动心。

但女儿并不赞同她住在那么远的地方。女儿认为虽然是近郊但交通实在不方便,从西安过去一次要花一个小时左右。一旦住在比较偏远的郊区,虽然机构内有自配门诊,但也比不上可以去二甲、三甲医院就医。母亲是高龄老人,还有基础病,尤其是她本人不在身边时,最好还是住在城区范围内。

平时他们从国外回来,直接到西安比去周边任何城市都方便。既然不愿和她一起生活,女儿建议月云去一线城市、有亲戚可以照看的地方度过晚年。但一线城市的花销又太高,想要老年生活的有质量,成本是在西安生活的两倍以上。

什么是理想的养老生活?月云和女儿在寻找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零九零》剧照

2

如月云这样的老年人和他们的养老需求已经越来越多见。随着老龄化社会概念的普及,理想的养老生活图景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只是老年人,很多青年人也开始直面思考未来的养老生活。

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2011—201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一个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结构性变化,在人口抚养比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趋势上出现了转折点。澎湃新闻引述北京大学的研究,至203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这是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实际上,根据去年中国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的公报,截至2022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4.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步履不停》剧照

我国在2001年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仅为4000美元,国民尚未完成充分的财富积累就已面临养老问题,社会整体的养老压力较大。从抚养比来看,2020年中国老年抚养比达19.7%。老年抚养比指的是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19.7%这意味着目前平均5名年轻人要抚养一位老人。相较发达国家,尤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中国当前老年抚养比较低。据预测到2030—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升至40%~50% ,平均每2~3位年轻人将赡养一位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贵州民政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9073格局”,居家养老,指的是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适合自理能力比较强,有儿女或者亲人定期探望的老年群体;社区养老指的是由社区给老人提供生活照护,包括医疗保障、提供餐饮、生活照料等服务;机构养老的形式多样,成本较高,需要老年人和其子女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已经很难兼顾老年人对养老的复杂需求,上述三种模式如今已不是泾渭分明,家庭、政府、市场机构开始产生合力。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打破了供给主体边界。2015年2月,民政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出台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随着时间推移,综合性社会各类养老资源的新模式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飞越老人院》剧照

国内一线城市的养老模式和市场已经在发生着细微改变。上海市政府参事赵卫星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养老的需求和供给端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市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为一半左右。养老院的床位不少,但老人们更注重其具有的功能性或能否满足个人需求。

《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重点建设枢纽型养老综合体和家门口服务站点,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骨干网,打造社区“养老服务联合体”。除了强调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康养社区、老年社区、康养城等综合型一体式康养去处,获得了一线城市老人们的青睐和关注。

上海作为国内一线城市,养老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加坡的养老模式,则为这类变化作出回答——对老年人来说,除了情感的陪伴,最实际也最重要的是得到照护帮助

新加坡的养老模式倾向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结合。两者都注重以各类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如医疗保健、家庭护理、家庭姑息照护、老年餐桌、护送和居家个人照护等。

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降低,小家庭逐渐成为主流家庭模式,当父母老去,子女承担的照护压力势必会增加。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实际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提供老年照护服务的社区。对老年人和其家属来说,重要的是拥有社区服务,而非一个普通的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飞越老人院》剧照

3

在经过3、4年的考察,比较了北京、上海、西安等不同城市的不同社区或机构,月云和女儿最终选择了西安康馨园。

西安康馨园在红光公园旁,占地约147亩,园内绿意盎然,草木丰美,从景观上看像是一个有房子可居的公园。除了地理位置,月云和女儿看重西安康馨园的国资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康馨园由西安城投集团(后称为西安城投)打造而出。西安城投成立于2000年7月,专业从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的国有独资企业,致力于成为 “创新驱动的城市美好生活服务商与城市综合发展商”。除了国资实力,项目的运营也联合了深耕养老运营十余年的荣华大健康产业集团。目前,他们已打造15+家养老机构,拥有10000+张床位。

稳固的国资背景和经验丰富的运营方结合,让养老生活更加有“保障”。

“保障”还体现在社区内的细节。去了三次,月云深深地感受到了专业“适老化设计”是什么。

“我现在眼睛不好,去很多地方都看不清路标,”但在康馨园里,室外就有醒目的标识系统,花坛、台阶都进行了圆角处理。还有风雨连廊设计,即使下雨,她也可以在室外散步。室内设计更加贴心,家具没有棱角、灯光柔而不暗,洗手间内有扶手和沐浴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化服务也帮助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和远在园区外的家人放心。公区和室外均有一键报警器,这也让她安心很多。甚至,室内还有生命体征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健康水平。

作为一个康养社区,社区鼓励老人拥有更多社交生活,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希望老人可以多走出家门,“我们非常希望人在工作了一辈子以后,有一个地方可以从容的享受生活。”“乐享生活”是整个社区的第二个关键词。

在硬件上,社区内有各类公共会所,书吧、健康管理中心、健身区、棋牌麻将室等等。

他们还会组织不同的爱好者协会,舞蹈、摄影、烘焙、书法,住进康馨园的老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得心满意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区甚至还会寻找出有特长的老人作为主理人,参与公共活动和园区运营。通过鼓励老人参与社区,让整个空间真正属于居住者。

“生活服务”更无微不至。

月云现在出门喜欢坐公共交通,一是因为老年卡可以免费乘车,二是因为她不会用手机叫网约车,“我们老年人,搞不懂手机上的那些操作。”考虑到生活里老人的种种不便,西安康馨园与时俱进地提供了诸多可供选择的生活照料服务:大到家庭基础维修、室内清洁,小到窗帘拆洗、网约车预订、快递收发,他们希望让老人真正拥有便捷生活。

“适老化”设计打底,“乐活”理念为引导,注重“生活服务”,理想养老生活,在这里有了雏形。

即使年长了,月云依然想要自由的生活,依然想参与集体活动,感受为人的尊严和用处。西安康馨园思考的是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他们可以享受有服务保障的自由生活。无论多少岁,无论身在何处,老人们都能拥有缤纷生活。

是时候让人们感受到“老”并不可怕,而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必须要经过的“平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文中人物均化名

■ 以上内容由品牌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