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拟行路难·其四》中写道: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每个人的穷达贫富是不一样的。

有人一生命运坎坷,有人一辈子顺风顺水。

同样的境遇,有时候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有些人因为缺少智慧,被时间推着向前走,遇到事情也只凭有限的认知去解决,人生难免多了些坎坷。

而明智的人,早早知晓了很多人生道理,用先贤的经验指导自己前行,前途自然一片光明。

先贤的经验,是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

而老祖宗的大智慧当中,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孔子的《论语》绝对要占一席之地。

论语》,是中国人的永恒经典,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浓缩。

尤其是《论语》中这三句通透的话,读懂后人生会豁然开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纳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认清别人是智慧,能认清自己的人才高明。

春秋时期,齐桓公即位后,想要任命鲍叔牙为宰相。

鲍叔牙对齐桓公说自己只是一个庸臣,不太会治理国家,他认为管仲更擅长治理国家。

他列举了管仲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才能,说管仲很多地方都比自己强。

后来,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将管仲带回齐国,并任命他为宰相。

而鲍叔牙也不在意管仲官位比他高,而是和管仲齐心协力辅佐齐桓公治国安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叔牙的厉害之处是:

他清楚自己的不足,也接受自己治理国家的才能不如管仲这个现实。

但他并没有因此看轻自己,而是从大局出发,与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最终成就齐国的春秋霸主地位。

《吴越春秋》说:

“知人易,自知难。”

没有面面俱到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也会有自己的不足。

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执意去做能力之外的事情,很容易就会把事情搞砸。

而那些优秀的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重点开发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劣势,做起事情来更能事半功倍。

长此以往,人生自然顺利无比。

接纳自身的不足,有自知之明,是人生的大智慧,更是人生顺遂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位思考,顾及他人感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增广贤文》有云:

“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人与人交流,需要清楚自己,更要了解他人。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顾及他人的立场,学会换位思考很重要。

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他们的马偷吃庄稼。

农田主人就把马儿捉住关起来了。

孔子的弟子子贡信心满满的说他去跟农夫交涉,一定能把马儿要回来。

子贡去了好久,跟农夫讲了一堆道理,都没能把马要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孔子又让马夫去跟农夫交涉。

很快马夫就把马牵了回来,子贡很受打击,也对农夫很不满。

孔子就跟子贡说,农夫没有能力识文断字,肯定听不懂那些文绉绉的大道理。

而马夫因为也没有学过字,两个人层次差不多,沟通起来反而没有问题。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体会对方的想法,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增广贤文》有云: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凡事推己及人,为别人着想,自然会少很多矛盾。

人与人相处,有时难免会有分歧。

与其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责对方,不如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更容易得到好的结果。

所以,学会换位思考,顾及他人感受,是解决问题的窍门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自己的原则,不盲从权威

“君子和而不同。”

孟子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我们习惯了向书本学习知识,向权威学习经验,却容易忽略一点。

那就是学习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书本上的知识有可能出错,权威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自身实际。

这一点,从祖冲之身上就能很好地看出来。

南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博学多才的官员。

受家庭的影响,祖冲之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等学科特别感兴趣。

为了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他搜集了很多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和考察。

祖冲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古人著作资料也有不可靠地地方,他跟自己说绝对“不虚推古人”。

在天文观测的实践中,祖冲之发现自己观察到的天象和文献资料记载的不一样。

祖冲之并没有完全相信资料,而是自己“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测。”

正是因为有自己的思考,不盲从于权威。

后来祖冲之成为了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

他还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第7位,也就是“祖率”,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程颐说:

“学者先要会疑。”

对待任何事情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原则。

既能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也不放弃自己的思考。

不盲从于权威,不迷信于经验,才能走稳、走好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礼记》有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明智的人,能通过广泛涉猎和针对性的学习,达到思虑周全、明辨是非的目的。

同时,他们用习得的知识指导自己的人生,生活自然能顺风顺水。

人活一辈子,既要处理跟自己的关系、跟他人的关系,又要处理跟世界的关系。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和考量。

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读《论语》,让生活更好,让人生更顺遂。

| 幕灯·半夏

| 幕灯·摄影爱好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