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网络 如侵权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土新鲜事

大家好!我是乐哥!

5月2日下午,广东梅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梅大高速路面塌方救援救治情况。发布会通报,截至今天下午2时,塌方灾害已造成48人死亡,另有3人的DNA在进一步比对确认,30人受伤(无生命危险)。

按照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判定为特别重大事故

48人死亡,这么重大的事故,肯定会设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调查组和调查结果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有结果,具体原因我们等待国家权威公布。

但这不妨碍我们梳理一些信息供读者大佬们参考研究,毕竟该事故涉及到的勘察、设计、地灾防治等都属于我们岩土行业范围。

我猜,这几天参与该项目的勘察、路基设计、地灾设计施工、抢险的相关单位领导和负责人们恐怕都没睡好。

根据新闻报道,事故发生前有几条信息值得注意:

1.该地区刚经过强降雨天气。

4月30日8时至5月1日8时之间,大埔县出现暴雨。据统计,4月以来,大埔全县平均累积雨量为561.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25%。

4月30日上午,大埔县气象台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III级预警,提示湖寮镇、茶阳镇、高陂镇等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2.梅大高速去年已经发生过崩塌性塌方事故;

2023年4月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梅大高速往大埔方向K55+690处的高陡边坡也曾在暴雨状态下发生崩塌性塌方。

根据南方日报的报道,当时,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该路段发生边坡崩塌自然灾害,造成该路段双向交通中断,无人员伤亡。直至5月9日24时,该路段才全线恢复通行。

3.梅大高速刚刚完成安全隐患排查;

根据新闻报道,高速管理单位在今年汛期来临前已对梅大高速沿线开展多次深入的拉网式排查。

重点检查边沟、高边坡、桥梁排水系统、涵洞、施工点及高边坡易水毁点的安全隐患。并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期限,督促养护单位迅速有效整改处置。

以上是一些新闻报道的信息汇总,从专业群的大佬们探讨来看,具体总结大概会有7个方向:

1.持续强降雨影响的天灾因素;

2.地质勘查问题;

3.路基设计问题;

4.地灾防护设计问题;

5.施工质量问题;

6.监测和预警不足的问题;

涉及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察、道路设计、地灾评估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养护管理等多个单位和部门。

对勘察单位来说:

勘察单位是否查明了该地区的地质情况、是否提示了地质灾害的风险以及对应的措施等都是关键。

此时,勘察报告的编制人估计正在逐字检查自己的报告,看是否全面。

对于高速公路的设计单位来说:

设计单位对路基的设计方式是否合理、排水措施是否到位、边坡防护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等等都是关键。

乐哥觉得,在这起事故中,设计单位的风险恐怕排名第一,勘察单位紧随其后,然后是施工、养护等。。如果结论是天灾则另说。

以上的方向可能不够全面,发生事故的原因也可能是综合性的,一切等待调查组的权威结论。

已经有最高指示,认真调查、严肃处理两者都不会少。

愿逝者安息。

愿类似的事故能杜绝再次发生。

乐哥的朋友圈有什么?看你错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