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安人。「曾仕强每日箴言」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在企业里,员工离职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普通岗位上的普通员工,通常是离职率最高的。这种离职一般是不会受到关注的。
但是,当涉及到一些重要岗位、关键人物时,便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我们不去管这其中的差别,只探究一个普遍的共性问题:那些辞职离开的人,究竟是因为什么缘由呢?
01.“安”是人生的根本追求
心理学家陈大齐先生考察人的一生,自出生以至死亡,可谓无时无刻不在求安。
他说:婴儿呱呱坠地的第一声,正在诉说环境剧变所带来的不安。
其后肚子饿了则啼哭,尿布湿了则啼哭,这些啼哭又都在表示对于不安的抗争。
出生后数月,能于熟识与陌生之间有所分别,则啼哭挣扎以拒绝陌生人的抱持,因为把陌生视作危险的讯号。
成年人的求安心理,亦时时处处流露于各种言行之中。
从事某一职业,兢兢业业,不敢怠慢,无非因其有助于维持一家的生活安宁。
所以,对待中国员工,管他,他偏不服;理他,他又将信将疑。最好的办法,便是“安他”。
管理的“安人之道”,乃是居于人所固有的一颗爱心,爱人如己,把人我之见,消除到最低限度。
你理他,他不理你,是由于他“患不安”,一旦“安”了,自然会有正当的反应,因为这才是人之常情。
员工的不安,不外乎不会做、不肯做、不敢做、不多做、不当做。
不会做的不安,是由于能力不足、技术欠佳、过程不明了,或者标准不确定。
不肯做的不安,乃是由于待遇低、工作多,同仁之间相处不愉快;不敢做的不安,表现在怕做错,怕挨骂受罚;
不多做的不安,则是内心恐惧,生怕功高震主;至于不当做的不安,无非已经做错了事,唯恐从此不再受到信任。
个体或群体的不安,都是管理失效的根本原因,孔子希望我们用“患不安”来测试员工所处的状态,使其由不安而安,然后由敬业而乐业。
所以我觉得孔子很了不起,他总问你安不安。“安”就是“安顿”,就是把人安顿好的意思。
02.如何安人呢?
综上所述,一个人身体要安,心要快乐,自然就做得好工作。要使员工“身安心乐”,必须做到以下各点 :
第一、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分派可以胜任的工作。
领导者的责任之一,就是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
所以一个聪明的管理者,他不会鼓励内部竞争,而是提倡大家要互助合作、彼此关心,然后才指派他们可以胜任的工作。
胜任愉快,自然能安;太多、太重、太难,或过少、过轻、过分简易,都会带来不安。
第二、给予适当的关怀与认同,促成同仁之间的融洽与合作。
彼此关怀,大家都安;失去关怀极易引起猜疑和反感,形成不安。
我们关怀和认同员工,该接受的我们接受,不该接受的还是不能接受。这样彼此之间会磨合得比较好一点。
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融洽与合作,就是靠不停的磨合,它有一个时间的过程。
第三、订定合理薪资制度,提供适当升迁机会。
我们企业的员工薪水太低了大家会不安,太高了引起同业和社会大众的怀疑和指责,亦不能安。
该升的升,不该升的不升,大家自能心安;升迁不当或不合时宜,均将导致不安。中国人合理的薪资制度,多半是橄榄球形的。
年轻人刚进来时,他的薪资是比较少的;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薪资会逐渐升高,然后到了某一个年龄以后,他薪水又开始减少了。
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年龄大了,身体弱了,没有地方可去,就要留下来做义工。这种薪资制度是有缺陷的。
企业的薪资水平太低,就无法吸引优秀的员工,而且就算来了,最后他也会提前走掉,因为他不愿意接受让自己很没有面子的待遇。
第四、考虑合适的福利,给予安全合理的保障。
工作有保障,心即能安;动不动就解雇,或存心排挤,员工便不能安。
人最怕的就是临时失业,发生意外,没有人照顾。所以我们要配上一些福利制度,让干部、员工都感觉到有保障。
第五、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实施合乎人性的中道管理。
我们推行人性化的管理,目的就是使大家都感到在企业里受到尊重。
中国人特别重视面子,如果得到尊重,就能心安;否则便会不安。
但是对于只爱面子不要脸的人,则千万不可以姑息通融,不然就是“乡愿”作风,也将引起组织成员的不安。
员工最大的希望在于获得“良好工作环境、合理工作报酬、公平升迁机会、适当工作保障、表达意见机会”。
企业必须努力做到“全面照顾”,消除员工“随着年龄的增加,痛感自己的价值年年降低”的不安,才能要求员工“以厂为家”。
综上所述,一个人辞职离开,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安。
所以,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安人。
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纰漏,使得员工出现不安,那么就会随之产生各种问题,其中就包括辞职离开。
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十分重视修己安人,大家都安宁,才能更和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