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文:地理三体说
编辑:地理三体说

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有一座岛屿与大陆的距离可谓近在咫尺。

只可惜,时至今日,它仍然未能摆脱台湾方面的控制。

只能与我国两相对望、不得统一。

要知道,这块地区对我国来说有着极大意义——它与厦门一样,均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要塞,在推动这片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我国为何在解放战争胜利、全面解放各地以后,没有将这块岛屿一并解放、收回,而是任由它进行“独立自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关于这个问题,我国各界人士抱持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但随着时间流逝,社会局势不断动荡,这座岛屿究竟为何迟迟未能回归的原因逐渐清晰。

原来,在这一令人费解的举动背后,藏着我国革命先辈们的高瞻远瞩与伟大智慧。

一、金门岛

金门岛,是地处福建省西南海域,伫立在厦门岛东海,是坚守着闽南地区的一方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夹在台湾以西、厦门以东,是厦门市的咽喉地带,战略作用不容小觑。

并且,它历史悠久、国风浩荡,凝聚、积累了我国先贤们的智慧结晶,曾在中国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旧称“浯洲”、“仙州”等。

据资料记载,金门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朝。

时值中原局势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大量人民东渡过海来到这里定居,借此躲避乱世。

随着来到当地的人们越来越多,金门岛城市面貌初具雏形,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平和发展,呈现一幅大好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唐朝时期,朝廷开始在金门岛上设置行政机构,着手助力当地发展。

而南宋也在当地兴办书院,扶持文化教育,金门岛一时间出现“文风盛行”、“争相向学”的文化盛况。

在元朝时期,得益于此前诸多朝代重点开发当地盐产行业,造就其盐埕林立、工业发展迅速的优势状况。

眼见金门岛局势一片大好,元朝迅速在规划对其进行“实质统治”,设置了“浯洲盐厂司”作为该岛最高行政机关专职管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元朝的重点开发,金门岛得以飞速发展。

最终,历经各朝代统治、引领,明洪武二十年,明朝在此地建立“金门城”,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只可惜,金门的蓬勃发展曾因1937年时被日本侵占遭到遏制,直至1945年日军战败才得以日渐恢复。

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46年时,国民党退居台湾,看中了金门岛这块具有天然地理优势的战略要地,试图借此负隅顽抗、整兵反抗。

得知此事,艰难战争多年、迎来和平曙光的我党怎会任其兴风作浪,当即表示收复金门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这场战斗最终以两败俱伤落下帷幕——国民党军凭借金门优势负隅顽抗,一度令解放军陷入困境。

尽管解放军战士们奋起反抗,却也只是对国民党军造成重创,没能将金门岛成功收复。

对此,毛主席表示另做计划,要将这块地区作为“长远的战略要地看待”。

自此,金门岛的收复行动告一段落。

二、长远意义

要知道,金门岛对于我国而言,不仅仅是一块领土那么简单——它背负着两岸关系桥梁的重要责任。

尽管蒋介石在金门岛调遣重兵把守,声称该岛是“台湾的一座重要‘兵岛’”,而我国也一再强调“领土完整”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块区域的纷争,使得海峡两岸之间始终保持着联系,金门岛也自此拥有了帮助大陆、台湾交流沟通的重要意义。

如此看来,我国后来没有强行解放金门岛,深层含义想必就在于此。

如果国民党失去对于金门岛的掌控,或许将会更加激进、封闭,对我国的统一造成巨大影响。

所以,几乎可以说,金门岛的现状是为了让大陆与台湾岛相互制约、难舍难分,在不断的磨合中重新归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两岸为了促进交流、发展而开启直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政策以来,台湾与大陆的政治信任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民族凝聚力同样有所提高。

在各领域发展与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台湾携金门岛回归大陆怀抱的局面,似乎将在不久的未来实现。

此时此刻,金门岛宛如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之间的“羁绊”——它时刻提醒着两岸人民牢记“同个祖先、同个历史”的实情。

究其种种,先辈们当初令人疑惑不解的决定,在今天看来是那么的意义深远,那么的高瞻远瞩。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