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9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完善龙潭、西坝两大航运物流要素集聚区,大力提升下关航运服务要素集聚区和七坝、滨江两大物流枢纽。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TEU;开辟近洋航线超过15条;培育4~5家龙头航运企业;船舶运力达到800万载重吨;铁水联运班列线路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省及以上干线航道全面达标,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267公里。

到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创新高效”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辐射网络更加层次化系统化,航运物流体系高效顺畅,航运服务集群化高端化,组织模式更加绿色智慧,实现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30万TEU;开辟近洋航线超过20条;培育7~8家龙头航运企业;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内河航道网。

《实施意见》提出了六大点21项重点任务,包括:

1、构建现代化港航物流枢纽

完善航运物流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南京港总规获批,推进航运物流中心发展规划获批,提请省政府出台支持南京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意见;建设江海转运主枢纽港,推进龙潭六期、七期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龙潭、西坝、新生圩、七坝、板桥等港区码头改造升级,加快内河千吨级码头泊位建设;畅通高等级航运通道,力争实现大型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达南京,到港船舶最大吃水提升至11.8米,推进内河干线、支线航道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内河航运通道能级。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西坝、七坝、板桥港区集疏运道路建设,提升龙潭、新生圩、西坝疏港铁路功能;建设流域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

2、打造畅达的航运物流网络

完善集装箱航线网络,强化南京近洋及内贸干线始发港地位,拓展日韩、远东、东南亚等近洋航线,至沿海主要港口的内贸干线,长江及大运河等沿线中转支线;提升多式联运枢纽功能,完善多式联运通道布局,强化港口与中欧、中亚班列的高效衔接,丰富多式联运产品线路,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推进运输服务标准化。

3、促进港产深度融合发展

推进港口产业协调发展,编制临港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港口产业与港口融合发展,拓展港口航运特色旅游;拓展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建设龙潭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西坝港区配套物流园,拓展七坝港区物流园区制造业产业供应链服务,明确铜井港区物流园区功能;加强港口岸线集约高效利用,推进港口岸线“腾笼换凤”,加强岸线开发及后方陆域项目引进;推动港口绿色安全发展,推动码头新能源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加强智慧港口建设,加强船舶水污染物及废气污染防治,加强航运安全防控。

4、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集聚区

加强航运产业集聚,打造航运总部经济,加快功能性机构引进,推动航运服务机构集聚;加强航运人才集聚培养,优化政策强化人才引进培养,完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自有船员建设;强化航运公共服务功能,加强航运公共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推进航运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提高航运服务集聚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度。

5、完善现代航运物流服务体系

构建航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区域航运数据中心,开发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交易平台,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指数体系建设;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产业,完善航运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丰富航运保险产品,增强航运法律服务能力,发展航运电子商务;建设航运物流创新高地,加强航运物流统计分析,推动构建多层次航运研究体系,建设航运物流发展创新试验区。

6、营造更优的航运发展环境

扶持港航企业发展壮大,推动设立航运产业发展基金,加强集装箱航线运营自主权,扶持培育本土航运龙头企业,鼓励港口一体化整合联动发展;打造高质量港航支持保障系统,优化通航环境,提升锚泊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水上服务区功能;建设高质量的水上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南京港口数字长江建设,深化南京长江港航综合协调中心建设;加强合作扩大影响,积极融入区域开放合作新格局,提高南京港口辐射和策应能力,加强与国际海事部门交流,支持举办或参与航运重要活动。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