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发生了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这些经典战役离不开我军的优秀指战员的运筹帷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仗就像下棋一样,一个高手可以看出20步以内的棋局,但一个大师能看出50步以内的局势,正是在这种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指挥下,我军才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而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就是吴信泉中将。

不就是美国佬吗,他们也没长着三头六臂

抗美援朝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吴信泉是最早入朝的将领之一,吴信泉是39军军长,这个39军可不一般,他的前身是红25军,徐海东的老底子,红军反围剿和长征时期就是著名的开路先锋,还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在解放战争中更是从松花江打到广西友谊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们的军长吴信泉,15岁就参加了赤卫队,战斗经验极为丰富,吴信泉打仗鬼点子多,很擅长战略谋划,因此在第一批入朝的队伍中,吴信泉被彭老总点名,足以见得吴信泉的影响力。

入朝以后,吴信泉的39军是最先和美军交战的,当时,吴信泉刚刚击败了南朝鲜军队,部队在休整中从情报里得知美军即将来到前线参战,一听到美军即将出现,战士们都很激动。

但很多战士们也产生了对美军的畏惧情绪,尤其是对面的美军是骑兵第1师,号称组建160年从无败绩的王牌师,麦克阿瑟的宠儿,这让战士们很是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战士们的畏惧情绪,吴信泉哈哈大笑,吴信泉告诉将士们,美国佬有啥可害怕的,难道他们一个个长得是三头六臂不成?

就算他们骑兵第一师是老虎,我也要摸摸老虎的屁股,然后扒下它的皮,给咱彭老总做一张太师椅。吴信泉的幽默给战士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战士们摩拳擦掌,要和美军精锐掰掰手腕。

不久之后,云山战役打响,吴信泉的39军和美军正式交手,吴信泉别看嘴上不重视美军王牌,但他下足了功夫,将地图背的滚瓜烂熟,他带领战士们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哪怕被敌人火力阻截也在所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道是兵贵神速,吴信泉没等美军的大部队完全走入伏击圈内,就告诉战士们率先开火,先头的美军巡逻部队被这波攻势搞得摸不清头脑,只能仓促应战,志愿军一看美军阵脚乱了,于是斗志更胜,硬是将美军击溃,美军后方组织的多次反击也被志愿军压制了回来。

在吴信泉的指挥下,志愿军采取著名的“围点打援”战术,美军不可一世的骑兵1师就此战败,1840余人被我军消灭,我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开门红,这对全军的士气都是很大提升。

美军的大忽悠:韩军第一师团比美军第三师战斗力高

首战吃了亏的美军,开始意识到了志愿军的厉害之处,一些美军将领谨慎对待志愿军,并不会轻易出兵,必须在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才会发展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美军的谨慎态度,吴信泉也不和美国人硬拼,他深知美军的长处就是火炮和飞机,于是白天隐蔽部队,只在夜晚组织进攻,这样一来,美军引以为傲的优势基本荡然无存。

在夜战中,只能与志愿军进行单兵格斗。吴信泉鼓励大家贴上去,和美国佬斗狠,刺刀见红。

美国人还从未见识过战斗力这么顽强的志愿军部队,在战斗到最焦灼的时刻,一个小战士竟然爬到了美军坦克顶上,用手榴弹炸开了坦克,很多战士更是拉着手榴弹和美军同归于尽。这让美军大为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前被广泛看好的美军第三师,在和39军的战斗中遭遇失败,靠着强大的火力掩护,才算从战场上退了下来。

接连失利之后,美军指挥部也动起了别的心思,美军对第三师十分失望,以至于称美军第三师战斗力不如南朝鲜第一师团,这个评价让南朝鲜军队很是高兴,于是接下了换防任务,由韩军第一师团阻挡39军,美军第三师撤下来休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可是一个大坑,韩军第一师团面对39军,第一战就丢了两个阵地,部队损失惨重。以至于韩军的美军顾问都不好意思了,他提示韩军将领朴林恒,你们的实力似乎不如中国的39军。

吴信泉军长:不打就是不打,你别着急

前方进展顺利,吴信泉39军手下的347团团长王如庸也准备再接再厉,南下继续追击美军,不料吴信泉下达电文,告诉王如庸团长停止追击,不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如庸疑惑不解,质疑为何不打了,吴信泉幽默的说道:“别急嘛,不打就是不打了,你不懂兵法。”王如庸也不知吴信泉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原来,吴信泉是这么考虑的,前方是韩军在临津江东岸仅有的阵地,从地形上看,对于韩军极为不利,他们本来实力就不行,志愿军又是占据优势地形,拿下来韩军阵地可以说是很容易。

不过这个阵地地势极高,对于后援来讲极为不利,可以说是一块鸡肋,无论是韩军还是美军,都不能主动放弃阵地,但留着这个阵地,极不利于后续部队增援,只要后续部队一上来,就是志愿军大炮的活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军人的荣誉和责任感,韩军不会让出这个阵地。志愿军是只打敌军,并不占这个阵地,一来二去,这里成为了韩军“添油战术”的试验场。

他们每次反扑都会成功,志愿军很“默契”的退出阵地,而后韩军将面对的是四面八方的炮弹,志愿军的炮兵专门等着韩军一支部队接着又一支部队前来“送死”。

韩军每一次“击退”志愿军,都会付出了极大的伤亡,而由于志愿军占据优势地形,夺回阵地又易如反掌,这可让美韩联军吃了不少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韩军明白了志愿军的计谋以后,简直悔之晚矣,韩军在战斗总结大会上直言,他们为了一个毫无意义的阵地反复争夺,是无谓的流血。看来,吴信泉的战略确实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