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于2024年5月12日正式业务化运行,该产品是我国海洋热浪的首个预报产品,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相关产品即日起可通过预报中心官网查询(https://www.nmefc.cn)。

 “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正式业务化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正式业务化运行

海洋热浪是海洋中的异常暖水事件,当海洋温度高于当地的季节阈值并持续五天以上,视为“海洋热浪”事件发生,它可发生在大洋的任意海域,任意季节。时间尺度上可以持续几天至几个月的时间,覆盖的区域可由几公里延伸至上千公里,严重的海洋热浪事件会对海洋环境、海洋生态和海洋渔业等造成极具破坏性的影响。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海域发生了多次由于海洋热浪造成的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超过八成的珊瑚发生严重的白化并且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复原;2018我国黄渤海海域发生的海洋热浪事件,造成了近岸大量养殖海参的死亡,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正式业务化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正式业务化运行

预报中心2023年底成功研发了中国海海洋热浪周预报产品并开始业务化试运行,包括海洋热浪强度和海洋热浪等级,采用准实时海温观测融合数据进行海洋热浪监测,通过业务化海温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制作发布海洋热浪预报。该产品能够及时准确预报海洋热浪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范围和强度,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科学应对极端海洋热浪事件提供关键数据和决策服务。海洋管理部门及渔业从业者可根据预报结果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经济损失,并降低海洋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

海洋热浪预报也是当前国际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悉,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区域会议暨第十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WESTPAC)海洋科学大会上,预报中心海洋热浪团队负责人作为热浪分会联合召集人主持了海洋热浪的科学分会,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西北太平洋海域海洋热浪分布特征、发展机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和对海洋生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未来预报中心将拓展该产品的时空分布,发布更长时间尺度、覆盖全球的海洋热浪监测预报产品,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专家形成联合工作组定期研讨海洋热浪的可预报性及其影响和减缓措施。

未来两天海洋环境预报

预计明天,

渤海、黄海北部有1.3到1.8米的中浪;

黄海南部有0.8到1.2米的轻浪;

东海西北部有1到1.5米的轻浪到中浪;

东海东北部有1.3到1.8米的中浪;

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有1.5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南海西北部有0.8到1.5米的轻浪到中浪;

南海中部、南部有0.6到1米的轻浪;

北部湾有0.5到0.8米的轻浪。

预计后天,

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的大浪区减弱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2~15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

美丽海岛海域海况

预计明天,

平潭岛、东山岛、钓鱼岛、南澳岛、万山群岛附近海域有1.8~2米的中浪,觉华岛、长山群岛、洞头岛、南麂岛、湄洲岛、川山群岛附近海域有1.3~1.5米的中浪,较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我国其他美丽海岛附近海域都是轻浪,海况不错,非常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美丽海岛是指以下的35个海岛:

觉华岛、长山群岛、菩提岛、长岛、刘公岛、灵山岛、秦山岛、连岛、崇明岛、嵊泗列岛、岱山岛、东极岛、普陀山、大陈岛、玉环岛、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三都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南澳岛、万山群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涠洲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永兴岛、黄岩岛、永暑礁。

更多滨海旅游预报 尽在中国海洋预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C端可登录中国海洋预报网http://www.oceanguide.org.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移动端可使用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进入“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进入“全球海啸预警”微信小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