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和饮食都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民间亦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的说法。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都是评价睡眠好坏的标准,长期睡眠不足会引起头晕、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情绪激动等情况出现,严重者还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内分泌失调、肥胖症、男性少精等疾病。

之前我们就提到过中医的十二时辰养身法,将24小时每两个小时分为一个时辰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晚上11点至1点是胆经循行时间,11点前睡觉,有利于肝胆的排毒,也是中医说的睡子觉,而1点到3点肝脏处于旺盛的代谢状态,此时睡觉有利于肝脏排毒,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在晚上11点前入睡更有利于身体健康,进入深睡眠后身体会自然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有利于促进睡眠、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如果进入睡眠后在以下时间段自然醒过来,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丑时(凌晨1点至3点):此时为肝经当令,肝主藏血和疏泄,有储藏全身血液和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若此时从睡梦中醒过来,可能提示肝出现了问题。肝血不足导致血不养魂,故出现失眠多梦、梦魇、梦游等症;肝火亢盛导致魂不守舍,也会出现烦躁、失眠、夜寐不安等症;如果平常就是易怒、烦躁、急躁、抑郁等情绪失控,易于发怒或郁怒不解的人,也多会因为情绪激动而致肝气疏泄失调,引起失眠多梦的情况出现,导致半夜醒过来。如果在这个时间段休息不好的话会影响肝脏的藏血和排毒功能,长期这样还会影响心脏的供血和大脑的功能。

寅时(凌晨3点至5点):此时为肺经当令,肺主治节,对气、血、津液的治理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肝在丑时将血液中的毒素排出,将新鲜血液运送至肺,肺再送往全身,若此时从睡梦中醒过来,可能提示肺出现了问题。肺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进而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症;而且肺在志为悲,过度的悲伤也会损伤肺气,导致肺气失宣,引起夜间咳嗽加重、鼻塞、喷嚏等情况出现,导致夜间从睡眠中醒过来。

怎么调理呢?

1.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尽量固定每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助于身体建立规律的生物钟,睡前不做剧烈运动,可以冥想、瑜伽、呼吸放松练习等来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2.睡前泡脚:

2.睡前泡脚:

热水泡脚有利于睡眠,泡15-20分钟即可,水温不宜过烫,保持在45度左右即可,可以在泡脚的同时揉搓按摩小腿和刺激足底穴位,以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3.饮食调节:

3.饮食调节:

避免在睡前喝浓茶和咖啡,可以在睡前喝温牛奶,平常多吃豆腐、山药、核桃等食物安神助眠,中药也可以用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等泡茶喝。

4.穴位按摩:

4.穴位按摩:

在丑时醒过来可以敲柔肝经,在大腿内侧,取坐位,双脚着地,小腿与地面垂直,手成空心圈敲3-5遍,有敲到痛点部位可以揉按5-10分钟,力度不宜过大,自身能承受为度;在寅时醒过来可以拍打肺经,在手臂内侧,掌心向上前臂放松前伸,另一手成空心掌拍打手臂,由上到下拍3-5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

如果长期睡后又醒,影响白天工作学习生活,甚至对身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还是建议大家及时就医,切不可自己胡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