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勇:我与天脊化肥的“半生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宋修勇:我与天脊化肥的“半生缘”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杨存玲 马俊豪

“我的上半生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卖天脊化肥。”初夏时节,麦穗繁密茂盛,眼前几十亩的天脊化肥小麦试验田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宋修勇忍不住俯身抚看麦穗,满眼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修勇在小麦实验田查看小麦长势情况

即将成熟的麦穗是俯身的,像极了宋修勇的上半生,感恩经营、俯身耕耘、筑梦云端、笑着收获。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种地的各种困难,天脊集团让我有机会将优质化肥带给父老乡亲,带到田间地头,好肥料让农民最省心。”宋修勇感叹。

 一见钟情 因天脊笃定前行

“30年前物资紧缺,农资还是卖方市场,上班第一天领导就带着我去了天脊化肥厂,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厂里抢货,保证能进到货、有化肥卖。”1994年4月,正值化肥销售旺季,西平县第二生产资料公司新员工宋修勇拼劲儿惊人,一个人在天脊化肥厂出差8个月,创造了缺货时代西平县不缺货的“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修勇(左一)向客户介绍天脊化肥

当年的10月份,小麦基本播种完毕,宋修勇才结束这次出差。第一次的相识,宋修勇内心笃定天脊化肥以好品质、好口碑赢得了市场认可度,天脊情怀也在他的心中深深扎根。

随后几年,宋修勇经常驻扎天脊化肥厂,期间他展现了强大的营销沟通能力,不但总是能抢到货,甚至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宋修勇“刷脸”协调了800万元的天脊化肥,使得公司有足够的天脊化肥售卖,能持续地赚取利润、正常运行。

“白天收钱,夜里送货,三天销售510万元现金,我拿着现金去银行办理了转账,又去天脊化肥厂进货。”宋修勇对于其中一次的进货经历记忆犹新。1997年,在宋修勇的“抢货”带动下,西平县第二生产资料公司销售的天脊化肥量达到了33000吨化肥,创造了当时的销售最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修勇(右一)在基层门店了解化肥销售情况

1998年,西平县第二生产资料公司面临改制,“拼命三郎”宋修勇思考能不能换个出路?见识过天脊集团强大的运营团队,他内心暗暗思量,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一家这样的公司就好了。

“当时公司的很多人没有发展规划,混日子的较多。”宋修勇并没有随大流,他拒绝混日子,一直默默地规划。

终于瞅准了时机,宋修勇迈出了筑梦创业第一步。

“我要单干,找朋友筹借了24万元,跟公司洽谈承包门店。”1998年初,宋修勇在跟原公司洽谈以后,转身变为了西平县第二生产公司第六门市部经理。

长远的梦想,要从小处着手实现。宋修勇知道,自负盈亏的经营,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拉弓满弦 问鼎销售万吨县

“有货就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底气。”宋修勇凭借着跟天脊集团打交道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开始在经营的门市部销售天脊化肥。

“没有天脊化肥不进店”,当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可见天脊化肥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宋修勇认准了这个品牌,要长长远远地走下去。

零售利润高,但是量不够。这种节奏不能让宋修勇的工作状态饱和,他并不满足“小店即安”的现状。筑梦之行虽然已经打下了基石并迈出第一步,但是想走得更远,就需要不断地开拓。

“有人降价,有人捆绑销售、有人违规返利,其中一个时间段,西平县的天脊化肥销售市场混乱。”整个西平县最高3万吨的销量降到了800多吨。这不是宋修勇愿意看见的,他萌生了代理西平县天脊化肥、规范市场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修勇为农户讲解如何科学施肥小麦才能高产

经过多方努力,2003年,零售销冠宋修勇被天脊化肥厂聘为业务员,公司计划将整个市场交给他修复。就这样,“烂摊子”交到了宋修勇手中,他随即马不停蹄地整理市场、稳定市场、规范市场,一系列的操作下来,2004年,西平县的天脊化肥销售量又达到5000多吨。2006年,宋修勇正式代理西平县天脊化肥销售,西平县的天脊化肥销量也正是这个时期慢慢恢复。

“17000吨,天脊化肥厂的第一个万吨县。”西平县的天脊化肥达到了最高光时刻。同年,宋修勇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经销商,并被评为全国“天脊共筑诚信”奖,成为30人之一。2008年他又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经销商。

随后几年,天脊化肥在西平县的销售量一直很平稳,基本上每年在1万吨左右。

 乘势而为 再创崭新纪元

宋修勇是个对自己要求苛刻的人,他对于数字敏感到,买卖多少吨?进货怎么安排?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都试试盘算、熟记于心。跟天脊化肥打交道的30年来,深厚的天脊情怀助推他有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一袋一袋的天脊化肥,给我了信心和勇气,让我的创业梦得以实现。”宋修勇告诉记者,化肥销售市场各种混乱的状况,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利”,经过的环节越多,越给老百姓增加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修勇(中)帮助种植户购买的化肥搬到车上

“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让利零售商,诚信为主、薄利多销。”“将渠道销售变成管道销售,渠道是开放式的,而管道销售则是公司创造产品和服务,并将其销售给其他用户。”宋修勇坦言,产品在管道像水流过管道一样,每个环节都有粘连性。

从白手起家,到成立公司,带着团队做农资销售。30年来,宋修勇已经琢磨出一套自己的“化肥经 ”。

“不管销售模式怎么变化,价格怎么调整,不变的是天脊化肥的品质,老百姓最终都很认可天脊化肥。”宋修勇分析,天脊化肥可以改良土壤,使用后农作物抗性好、产量高,在使用中公司农化服务团队全程跟踪,为种植户增产增收搞好服务。

让宋修勇引以为豪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西平县的天脊化肥销售从最开始的年销售3000吨左右,发展到现在的年销售量1万吨左右,实实在在的销售数据让宋修勇有了更强有力的营销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生只为天脊化肥,虽然我现在已经55岁了,但是我还要继续跟着天脊团队干下去、走下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宋修勇坦言,下半生他也将与天脊同行,不断壮大销售团队,打破传统行业束缚,以创新赋能销售,再创销售佳绩,和天脊集团一起开创崭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