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好~

昨天,财政部公告,今年要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

本周五,就要迎来首批30年期的国债发行了。

不少小伙伴好奇,特别国债对咱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在哪儿买到?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01

咱们把「超长期特别国债」,逐字拆解一下——

-国债

先说国债,就是国家「打欠条」,跟市场借钱。

-超长期

说起长期投资,3年、5年就算久了。这次发行的国债,期限长达20年、30年、50年。

主要是现在利率低,多借些长钱呢,可以替换之前高利率借的中短期债券,减少利息成本。

-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指的是为了特殊目的发行的国债,专款专用,历史上只有几次。

第一次是98年,那会儿企业效益不好,连带着银行坏账一堆。

特别国债给四大行补充了资本金,同时资管公司(华融、信达等)的成立剥离了不良资产,让银行轻装上阵。

第二次是07年,加入WTO后,我们出口大增,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

为了让外汇「物尽其用」,特别国债用来成立中投公司,开始出海投资。

第三次是20年,突发的疫情,让各地开销猛增,财政部紧急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转移给地方,用于建方舱等公共卫生基建。

以及,去年咱们增发过1万亿的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这1万亿给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充值,缓解地产收入下滑带来的收支压力。

今年的特别国债,投向有2个:「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

国家重大战略,比如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等等;

重点领域安全能力,根据两会期间发改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大概包括:

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加强国家储备体系建设 强化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 巩固提升国防动员能力

总得来看,这些是给未来经济「打地基」的项目,需要长线投入,刚好和超长的国债期限匹配。

02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的特别国债大多为了短期应急

这次财政部预告,未来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也就是说,今年只是个开始,明年、后年咱们都会看到特别国债的身影。

那么,为什么国家要发债借钱呢?

一个原因是,只有中央政府,能挑起借钱的担子了

经济运行中,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你的支出越多,别人的收入就越多

个人是如此,上升到企业层面也一样。

一个企业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企业的收入,所有企业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经济活动,企业支出越多会导致收入越多,于是经济就会向前运动。

可以说,支出驱动着经济增长

过去几十年,买房是最大的消费支出。

老百姓借了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买房;开发商借了未来五年、十年的收入去拍地。

拍地的钱(土地出让金),就成了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可以搞投资,搞建设,地价进一步上涨。

杠杆的层层叠加,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居民、企业、地方政府都背了不少债。

现在房子卖不动了,地方政府收入大幅减少。为了找补,不少城市开始涨燃气费、水费、电费,维持公共服务的基本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入少了,支出也得缩减。同时,为了控制地方债务,中央3月份叫停了12个债务大省的基建建设。

当政府、企业的支出下降,意味着其他企业、个人的收入减少,进一步导致经济下行。

阻止经济下滑的关键,是有人愿意重新加杠杆,扛起花钱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从杠杆率看,居民、企业、地方政府都借不动,快到极限了,借钱、花钱的担子也就落在中央政府的身上

03

接着呢,来聊聊1万亿特别国债对我们的影响。

有很多小伙伴好奇,能在哪儿买到特别国债?

财政部的公告里,没有提到面向普通人发售的事儿。

大概率还是直接卖给银行、券商这些金融机构,我们再从银行、证券交易所购买。

目前还没看到细则,如果有银行推出相关的产品,会再跟大家说。

另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这么长期限的债券,值得买吗?

要是你想一直拿着,每年收利息,可能并不太划算。

因为国债的信用等级很高,借钱成本、也就是利率比较低

不过,咱们在银行、券商买卖债券,是能中途卖出的,理论上,可以「低买高卖」赚差价。

所以要注意长期债券的1个特点:波动超级大

首先,利率和债券价格反方向变化,通常:利率涨,债券跌;利率跌,债券涨

其次,利率的波动,会对长期债券价格,产生剧烈影响。

拿这两年正在经历「暴击」的美国超长债基金(美国20年国债ETF)来看:

2020年之后,随着市场利率的提升,这个超长债基金的价格,已经腰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财经M平方

美国短期债券倒是没受啥影响,十年涨幅后来居上,反超了美国超长债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雪球;

说明:2014-2024,短期国债ETF(SHV)和超长期国债ETF(TLT)的走势对比

说回国内,目前咱们的利率,来到二十年来最低的水平。如果利率突然上升,超长债估计会「浮亏」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英为财情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判断利率走势还是太难了,不如先用短债、中长债基金把固收类资产打理好。

实在感兴趣,等超长期国债可以买了,再用不超过5%的闲钱,小小尝试下。

-债市

上次20年抗疫期间,1万亿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债券市场的冲击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万得app

因为市场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钱,得卖旧债,买新债,不少债基、理财的净值也在那时,被砸了一个「坑」。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这次的发行期限拉得很长,从5月到11月。

不少券商预计,未来会配合降准、降息这些货币政策,避免市场的流动性受到太大影响。

对我们来说呢,不用过度关注债基的买入时机,更应考虑自身的资金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长债基金虽然收益高一些,但波动也相应大一些。万一买在高点,出坑的时间会更长。

所以,它更适合长期持有,比如1年以上。

相反,如果持有时间比较短的话,比如季度缴纳的房租,更建议短债基金,确定性更高。

-股市

1万亿资金,虽然不会直接进股市,但能改善相关公司的业绩。

根据发改委的说法,这笔钱会:

「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直接受益的企业、员工拿到钱,可以多多消费、投资,经过消费链的层层传导,带动经济慢慢好起来~

更多企业的盈利上来了,股价自然会涨一涨。

从估值看,大盘(沪深300指数)近十年的市盈率分位值是45%,近来的股市回暖把估值抬升了些,不过估值仍然偏低,不算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理杏仁

好啦,最后附上总结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安

参考资料:很帅的投资客《万亿特别国债,会抽走流动性吗?》;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4年一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