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绵的抗日战争年代,无数英勇的士兵为了保家卫国慷慨赴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家人在后方期盼着英雄凯旋,但也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悲剧发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位军医就葬身于云南一处玉米地七十余载,直到最近几年才由一位老农民的坚守下被寻亲认祖,从而重新安息于烈士陵园。这位曾几度被遗忘的英雄到底经历了什么?一个普通农民为何要一守就是七十年?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渊源?让我们一一为您揭开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热血青年离家参军,誓死效命护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野蛮入侵,祖国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1942年8月的一个清晨,陕西省蓝田县杜陵镇一名郑发平在农家小院里徘徊,望着院中一名八个月大的女婴和含泪的妻子,他心情无比沉重。作为陕西大学的一名医科学生,他原本就读于西安,但因日军进犯,学校被迫疏散至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他也随之前往延安读书。

学校常年受到日伪军的骚扰和围攻,生活极为艰苦,大家在窑洞里上课、温书,只为早一步赶上前线救死扶伤。没过多久,八路军便发出通令,号召大家加入抗日前线,受过专门训练的郑发平义无反顾地应征参军,他被分配到远征印度支那远征军的医疗队。

尽管妻儿的挽留和亲朋好友的劝阻,郑发平都未曾动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想摆脱日军的淩辱,就必须一往无前,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守护家园,更需要医疗人员在最前线拯救伤员的生命,因此他义不容辞。

临别前,郑发平对妻子嘱咐:国家才是大家庭,生死与共方是真理。若我们青壮有为之人不去抗击侵略者,那等于背叛祖国和子孙后代。你我辛勤劳作换来的家园哪能轻易让人夺去?即便有一线生机,我亦誓死捍卫咱陕北人的脊梁!我前去扶危救伤,你就好生看家,把孩子拉扯大成人,等着我凯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罢,郑发平紧紧抱住妻子和女儿,说不尽的离别之苦,却也是大义凛然。他翻身上马,大步流星已离开了家乡,奔赴前方阵地,不知这一走是去赴一场人生或死的考验。

二、战友临终嘱托,村民默默守护英雄之墓

1944年7月,滇缅反击战打响。远征军医疗队奉命前往位于云南省施甸县的前线,负责转移伤员。此时的郑发平已成为远征军87师260团第一营的一名医疗兵,被命令前往前线支援。

7月18日,一伙伤员刚刚被送往施甸由旺镇的战地医院,郑发平和战友们正准备返回时,遭到了日军的突然袭击。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郑发平毅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为伤员遮挡子弹,不幸中弹重伤。战友们抓住战机,连夜将郑发平送回医院,但由于伤势过重,郑发平经抢救无效,最终不治身亡,年仅2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诀别亲人时,郑发平誓要捍卫家园,如今虽然去世,但他用鲜血和生命护卫了大量伤员,堪称是名副其实的人民英雄。然而战火纷飞,部队就要转移阵地,郑发平的遗体无处安葬。临别之际,他的战友们找到了村民董接林,将郑发平安葬于一块玉米地,并拜托董接林好生看护英雄之墓。

董接林听闻郑发平临终前的英勇事迹,深受感动,几度拜谢并应允会尽心尽力守护好英雄的墓穴。从此,这块看似普通的玉米地就成了郑发平长眠之所,村民们无不怀着崇敬之心对待这片庄严的土地。

乡村年年岁岁,季节更迭,谷穗一茬接着一茬地生长。春去秋来,风吹雨打,这道玉米地见证了无数个春夏秋冬,而董接林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每逢清明节、重阳节,他都会带着全家老小前来扫墓,重新粉刷墓碑,将鲜花瓜果摆放其上,向英雄的在天之灵祭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董接林守护英雄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这样代代相传。直至历经70余载的沉淀和传承,这里才得以慢慢显露出它的不平凡。虽然村里偶有人劝阻,说守护一座陌生人的坟墓并无意义,但董家人都坚定地表示,这不只是一座普通的坟墓,它承载着一名抗日英雄的热血,体现着许多前辈用生命捍卫和平的决心,绝不能被世人遗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守墓农民殷殷期盼,曾搜寻无果差点放弃

数十年过去了,董接林仍然遵照当年郑发平战友的嘱托,孜孜不倦地守护着这方英雄之墓。然而一个让他万分苦恼的问题是,郑发平的亲人始终下落不明。

为了履行诺言,将郑发平的遗体迁往故乡安葬,董接林在村里四处打听郑发平的家人下落。可惜战争年代,消息阻滞,他无从查起。唯一的线索只有郑发平是远征军一名陕西籍军医,出生地在陕西蓝田县,但如今这些信息实在过于单薄。

董接林曾经怀疑,郑发平是否根本无亲无故,只是一名飘泊在外的孤身游子?可这与他生前殷切希望战后能凯旋归乡的渴望是矛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难以寻访郑发平的亲人,但董接林并未就此放弃。他坚信,一定会有机会找到郑发平的家人,将他安息于故乡。为此,每当有外地人来到村里,董接林都会追问郑发平的下落,希望从中觅得些许线索。可惜一次次的搜寻都无果而终。

渐渐地,理解董接林苦心的村民越来越少。有人劝他:"郑发平若是真的无亲无故,你守护这么久,不也是枉费心机?还是把这事放下吧。"

面对质疑,董接林回答说:"人非草木,岂能如此无情?郑发平舍身护我村的伤员,就等于保护了我们村里的子子孙孙,我们家人难道就这样忘记他的恩德吗?"

每当董接林想到郑发平曾诚挚地告诫他,等我有空就要把他的骨灰带回老家,他就备受愧疚和自责。尽管多年过去,他的承诺一直无法实现,但他决不会放弃寻亲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董接林独自一人默默守护了几十年。儿子董秉林出生、长大、成家立业,他依旧每月都会来扫墓祭奠,但也未找到郑发平家人的线索。直到1980年代,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达,董接林开始将寻亲过程向外推广。

四、烈士女儿寻亲终成功,英雄安息故里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董接林的寻亲之路终于有了转机。2008年,云南大学教授张大林不经意间听闻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受感动。他立即展开调查,并将有关情况整理成文,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寻找陕西籍抗日烈士郑发平》的求助帖。

这个帖子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引发了全国关注。远在陕西的郑发平的女儿郑东香偶然看到了这则消息,顿时喜出望外。原来她一直以为父亲在战争中阵亡,遗体无存,从未想到居然还有墓地。看到文章中详细描述了父亲当年的英勇事迹,她亲手扫开了多年的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郑东香便与张大林教授取得了联系,并在他的帮助下,历经数月终于确认了父亲郑发平的身份。她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对于父亲当年的从军事迹记忆犹新。小时候,每逢父亲节等节日,母亲都会带着她给父亲扫墓,她始终以为父亲就安息在陕西本地。

直到现在,她才知晓父亲当年在云南前线阵亡,遗骨也一直被当地村民守护。为了亲自前往认领父亲的遗骨,郑东香动用了所有积蓄。她更是亲自组织亲友前往施甸,在获知郑发平的确切坟墓地址后,一行人冒着酷暑直奔董家村。

看到老农民董接林家中郑发平的遗物和照片,郑东香哭红了双眼。她拜倒在地,磕头谢谢董家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随后,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陪同下,大家簇拥着郑发平的遗骨举行了隆重的迁骨仪式,并将之安葬于烈士陵园。郑发平终于能以英雄之身,长眠于祖国的土地上。

现年90高龄的董接林见证了这一切,他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几乎是用尽了一生的力气,只为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如今心愿终于了结,郑发平可以安息了,他也可以瞑目了。时隔70余年,一个英雄终于正式回到了亲人的身边,让世人铭记他捍卫和平、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英雄有去无回,烈骨迁回却感天地同怀

漫漫寻亲路徘徊数十载,终于在2008年喜获重大进展。随后,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为郑发平英勇就义举行隆重的迁骨安葬仪式。2010年10月3日,一场盛大的追远扫忽视仪式在昆明市烈士陵园隆重举行。

当天,施甸、蓝田两地的群众自发组织了规模浩大的送亲团,向英雄郑发平远征之路的最后一程献上最高的敬意。数百人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的手持郑发平的遗像,有的高举标语横幅,有的将鲜花绿植洒满道路两旁,争相为英雄壮行。

追远仪式在肃穆而凝重的氛围中进行。云南省领导专门发来唁电,赞扬郑发平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日战争的杰出儿女"。随后,由50多名老战士和烈属组成的30余人代表团,徒步48公里将郑发平的骨灰从施甸运往昆明烈士陵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途中,群众自发在沿途村镇等候,每隔数里就有全体村民组成的"迎灵班"列队迎接。遇到河流时,更有战士徒手驮骨灰通过;碰到山路时,村民们轮番背负骨灰一程。行程中,所过之处无不景仓山岭、楼船村舍,热泪盈眶。

终于,在10月9日傍晚,骨灰运抵昆明烈士陵园。当晚,举行了隆重的柩火追思仪式,云南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整个城市为之陷入一片哀思之中,大路两旁的行人亦皆恭恭敬敬肃立默哀。

临时搭建的灵柩前,摆放着郑发平军医的照片和用品,以及一面由亲属捐赠的"宁死不屈"的大红锦旗。云南省党政军领导及烈属代表们依次前往焚香,向这位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

最后,郑发平的骨灰被沉重而庄重地安放于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基座下。从此,这位远征军医定将与众多抗日烈士长眠于此,永垂不朽。

此后,郑发平的女儿郑东香一家决定长期定居在昆明,时常前往陵园瞻仰父亲的英灵。她说,虽然父亲离世之时她尚年幼,未曾谋面,但她对于父亲的事迹了如指掌,并为之无比自豪。能够亲自见证父亲安葬于祖国的热土之中,这是她毕生的心愿。她衷心感谢云南人民对父亲的隆重安葬,以及一路上对英雄的崇高敬意,令她倍感温暖。

"英雄有去无回,烈骨迁回却感天地同怀。"这不啻是对郑发平这位炽热爱国青年最好的赞颂。他的一生短暂而精彩,虽然离世早年,却将捍卫和平的决心贯彻到底,一路护送伤员回家,最终也被人民永远铭记于心,安息于祖国的怀抱之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