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肿瘤微环境(TME)是肿瘤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它不仅包括肿瘤细胞本身,还包括周围的血管、免疫细胞、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等各种组成部分,肿瘤微环境的代谢重编程及其与免疫逃逸之间的复杂关系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最新发表的一篇综述揭示了肝癌细胞如何巧妙地适应并操纵其微环境,以促进自身生长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发现为临床理解肝癌的生物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月,《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f liver cancer》的综述,深入探讨了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重编程,揭示了肿瘤细胞如何通过改变自身和周围环境的代谢状态来促进肝癌的发展和免疫逃逸

研究方法

本文是一项系统性综述,旨在整合和分析当前关于肝癌细胞与其微环境之间代谢交流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代谢重编程如何影响免疫微环境及抗癌免疫治疗的效果。研究通过搜集和分析来自多个公共数据库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构建了肝细胞癌(HCC)的全基因组代谢模型(GEMs),并以此识别和分类了不同的代谢亚型。

内容概述

肝癌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与免疫逃逸

既往研究发现,肝癌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倾向于采用糖酵解途径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能量需求,即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即“Warburg效应”。这种代谢方式不仅支持了肿瘤的持续生长,还通过产生大量的乳酸等代谢产物,创造了对免疫细胞不友好的微环境,从而抑制了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此外,肝癌细胞的代谢产物,如乳酸,还能通过乳酸化作用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进一步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肠道菌群与肝癌微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综述进一步探讨了肠道菌群如何通过肠-肝轴影响肝癌的代谢微环境。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尤其是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肝脏的免疫微环境,进而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例如,肠道菌群产生的次级胆汁酸如脱氧胆酸(DCA)能够通过肠-肝轴促进肝星状细胞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从而促进HCC的进展。

代谢途径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通过对肝癌细胞的代谢特征进行分类,提出了基于代谢途径的肝癌亚型,这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可能。例如,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研究者能够将HCC患者分为不同的代谢亚型,这些亚型在代谢途径的失调、预后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研究还发现,某些代谢酶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特定代谢亚型中表达上调,可能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

代谢干预与免疫治疗的结合

作者还讨论了代谢干预与免疫治疗结合的潜力。既往研究发现,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途径,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例如,通过抑制乳酸转运蛋白MCT1,可以减少乳酸的积累,恢复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总结

本综述深入探讨了肝癌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及其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揭示了肿瘤细胞如何通过代谢途径与免疫细胞交流,并影响后者的组成和功能。通过揭示肝癌细胞代谢特性及其与免疫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潜在靶点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肝癌治疗领域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特别强调了肠道菌群通过肠-肝轴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调节作用,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多组学数据分析,研究者发现了肝癌的多种代谢亚型,为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代谢干预与免疫治疗结合的潜力,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肝癌代谢研究领域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Lin J, Rao D, Zhang M, et al.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f liver cancer [J]. J Hematol Oncol . 2024;17(1):6. Published 2024 Jan 31. doi:10.1186/s13045-024-01527-8

编辑:且行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