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敌信号干扰,通信失联,快速改频摆脱干扰!”五月,某部围绕“复杂电磁环境通信抗干扰”课题开展实战演练,锤炼官兵信息战场底限生存和环境适应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侦测到信号就立即压制!”台站长邓丙桂向工作手邹雨江下达指令。

“报告!遭敌强电磁干扰,主台信号丢失。”电台车上,工作手张凯辉刚与主台取得联系,信号就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嘈杂的电流声和刺耳的杂音。此时,台站长余昊龙紧紧地盯着电台屏幕,紧张分析着电磁干扰的来源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开设一部电台作为佯动台,我们多绕两个圈子,引蛇出洞。”余昊龙沉着冷静部署,计算着敌方捕获信号速度,判断干扰何时来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嘀嗒的敲击声与干扰噪声不断交织、此起彼伏,官兵们屏住呼吸,紧张等待最佳反击时刻,余昊龙掏出秒表,不断记录干扰间隔时间,战况愈演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录了15组数据之后,余昊龙判断出敌方使用的是频点干扰,从捕捉信号到释放干扰需要一定的时间,几秒钟的空档期,就是战机!他立即指挥工作手与主台进行沟通,每两组就快速改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台之间沟通联络要快速简捷,避免长时间暴露信号,降低被捕捉的概率。”“工作手要善于观察,面对稍纵即逝的信号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训练刚一结束,官兵们就复盘总结,对演练数据进行查漏补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攻防演练是对平日训练的实战检验,官兵们表示,在下步训练中,要精练操作规程、掌握设备参数,确保关键时候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作 者 |刘波、胡俊懿

编 辑 | 滕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