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德是“红军之父”,而不是毛主席或其他人呢?

实际上,如果没有四个人的影响,朱德很难成为“红军之父”。

1、毛主席的认可,是朱德成为“红军之父”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第一支红军队伍的创建人,就是朱德和毛主席。

为什么朱德是红军之父,而不是毛主席呢?这得说,是毛主席胸襟宽广了。

当年,“上井冈山”是毛主席的主意,是他利用人格魅力说服了山上的领导人袁文才和王佐,人家才同意毛主席带领的学生军、农军上山的。

如果换作其他人,未必就能谈妥这件事。

上不了井冈山,就建立不了稳定的第一块根据地。

朱德率领的队伍,是1928年4月上山的,人数颇多,从各个资料来看,有一万人左右,其中,南昌起义下来的骨干人员有2000人左右,湘南起义过来的农民军8000人左右。当时,井冈山上有多少人呢?只有两千人左右。

两军会师后,成立了红四军,朱德担任了红四军军长,毛主席担任了党代表兼11师师长。

后来队伍经过精简,人数到了6000人左右。

这六千人当中,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过来的仍然是绝对的骨干,因为会打仗,而且受过专业训练。

在合作过程中,1929年,毛主席和朱德也因为观点的不同,也曾短暂分开,但1929年的古田会议后又能在一起共事了。

那时候,朱德就特别佩服毛主席了。

因为毛主席等人的坚定支持,朱德得以长期担任红军总司令,这也就导致史沫特莱在后面写书时称“朱德是红军之父”。

但凡毛主席不支持朱德,但凡毛主席有着和红四方面军张同志那样的控制欲,朱德就很难长期担任红军总司令,也很难会戴上“红军之父”这顶帽子。

当时的人们称朱德和毛主席的组合为“朱毛组合”,毛主席自己都曾对外说道:朱毛不分家,没有朱,哪有毛?

2、陈毅和王尔琢的对朱德的支持,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在南昌起义时,仅仅是个边缘领导,主事人是周恩来、贺龙、叶挺三人。

朱德本来是起义军第九军的副军长,军长是老同学韦杵。

结果,带领军队参加起义的韦杵,因为身体原因参加不了了,第九军主力也就没有参加南昌起义。如此,朱德这个副军长也就“名不副实”了。

朱德这个人,最重要的是韧性强、勇敢,所以,当三河坝分兵时,朱德开始成为3000阻击部队的负责人。

当时,钱大钧的部队追赶太近,为了保护主力部队的安全转移,朱德成为风险最大的阻击部队的负责人。

没有让大家失望,在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之后,朱德率领的阻击部队在伤亡三分之一兵力情况下,成功阻击。

阻击很成功,但联系不上主力部队了。很快得知,主力部队被李济深的队伍围堵,也失败了。

此时,该何去何从?朱德建议去湘粤赣边界,那里敌人的势力比较弱,适合生存。

这个主意不错,大家认为可行。于是,这支部队就开始北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照

在最艰难的时候,朱德开诚布公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这个队伍没有长官了,我又不是你们的长官,怎么办呢?”当时,朱德带来的的人没有几个了,战士们主要是来自叶挺、贺龙部。

这句话的潜台词非常明显:队伍没有正式的领导,以后我来领导大家如何?

这个时刻非常重要,是确立朱德团队地位的重要时刻,但凡此时有强力竞争者,或有大量反对者,或者支持者不够,朱德要么很难成为领导者,要么队伍可能散了。

巧了,当时有两个人坚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支持朱德成为团队的最高领导。

这两个人,一位是陈毅,一位是王尔琢。这两人当时在那支队伍中很有影响力,他俩的表态,实在是太及时、太重要了。

因为陈毅和王尔琢的表态,导致大家都纷纷表态支持朱德成为正式的领导。
看到自己确实得到了大家的拥护,朱德说了一句重要的话:大革命失败了,起义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这话是给了大家一个选择,让大家主动参与革命,而不是被动参与。

不得不说,这是一招高棋。

一切说明,朱老总是有很深的智慧的。
过了很多年后,陈毅元帅说了这么一句话:“朱德在南昌起义时的地位并不重要,所以他刚刚率队北上时,其实没有人听他的话,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罢了,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成为这支部队的领袖。”

通过陈毅这话,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之前的朱德只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罢了,在北上时,在陈毅、王尔琢等人的支持下,朱德才成为这支队伍的大领导。以这为基础,导致朱德后来在井冈山上担任了红四军的军长、红军总司令。

可以这么说,陈毅和王尔琢等人的支持,才造就了后来的朱德。

3、朱德一个军阀同学的帮助,才让朱德那支队伍“活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在最艰难的时期,因为陈毅、王尔琢等人的支持,成为了团队的领导。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会顺风顺水。

就在1927年冬天,日子太熬了,战士们饭都吃不饱,也常有“忍不住困难离开”的战士。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此时,朱德找到了云南讲武堂的老同学范石生。

范石生何许人也?

这是一个有着十多年戎马生涯的军阀,做事认真,做人义气。当听说老同学朱德遇到难题了,范石生直接把朱德和其部队邀请到了自己的军队内。

于是,朱德和部队,在范石生那里度过了一段最艰难时期。假若,当时的范石生忌惮于蒋介石等人,或许,就不会收留朱德等人了。

管吃管喝管军饷,相当于帮朱德养兵。同时,范石生并没有吞并朱德领导的部队的意思。

好人啊,好兄弟啊!

只是,纸包不住火,后来此事被蒋介石得知,发电询问范石生。

看来,范石生这里不能再待了。

于是,朱德接过范石生送的钱粮物资,离开了范石生这个老同学。之后,就发生了著名的“湘南起义”。

湘南起义的成功,不仅补充了大量物资,还发展了大量农军。朱德的军队规模变得很大了。

1928年4月,朱德等人上了井冈山。

如果没有范石生的资助,朱德和他带领的团队,不见得能“生存下来”。如果团队不能维系,朱德也就很难成为后来的“红军之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有一些贵人,毛主席、陈毅、王尔琢、范石生就是朱德的贵人,这些大咖的支持,让朱德后来发展不错,并成为“红军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