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老人王伯伯今年76岁了,退休多年,和妻子相依为命。他们有一对儿女,女儿小芳和儿子小明。小芳结婚后,一家人生活还算宽裕,每月会给父母5000元生活费。可是最近,王伯伯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拒绝女儿的这笔钱了。毕竟两老的身体越来越差,医药费在不断增加,他们不想再给子女增添太多负担。

"爸,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小芳打来电话,语气关切。

"还好,就是老毛病了,腿脚有点不太利索。"王伯伯有气无力地回答。

"那太好了,您要保重身体啊。对了,这个月的生活费您收到了吗?要不要我再多给您一些?"小芳显得有些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不不,你们自己的开销也不少,那笔钱就别给我们了。我们老两口有退休金,再加上你哥哥偶尔会给点补贴,足够维持生活了。"王伯伯开心地说。

"可是爸……"小芳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但被王伯伯打断了。

"真的不用了,你自己的日子也不容易,将来有什么急需,爸妈这里还是有些积蓄的,到时候再拿出来周转。"

"那好吧,您老两口要节省着点,有什么需要尽管打电话给我。"小芳无奈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挂了电话,王伯伯对妻子说:"我打算不要小芳每月给的那笔钱了,我们将就着过日子吧。"

妻子王太太立刻皱起眉头:"你这是什么话?孩子们辛辛苦苦赚的钱,怎么能不要?再说我们现在身体每况愈下,医药费怎么也得花不少吧。"

"可是我们再这样依赖下去,何时是个头啊?女儿一家子的开销也不小,我们作为父母的,难道就这样永远靠子女养老吗?"王伯伯苦口婆心地劝说。

"你是老好人了,人家女婿赚的是大钱,给点生活费又何妨?再说了,我们是父母,享受一下女儿的赡养有什么不对?"王太太显然不太赞同丈夫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哟,这么早就来啦?"王伯伯笑着打招呼。

小王却面色凝重,神情有些严肃:"岳父,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商量。"

"什么事啊?"王伯伯疑惑地问。

"是这样的,我们家最近在筹备买新房,但手头确实有些拮据。您前些日子跟芳芳说不要每月的那笔生活费了,我怕我们一家的开销会给您老两口添太多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伯伯连忙打断他的话:"哎哟,小王啊,你可被芳芳给说动了。我们老两口这点儿退休金,加上你们兄妹的零用钱,足够维持生活了,根本用不着你们操这份心。"

"可是岳父……"小王似乎还想再说什么,但王伯伯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王啊,你们年轻人还有前程要追求,我和你岳母这把年纪了,就等着你们好好过日子就行了,别再操这份虚心了。"

小王有些为难的样子,但还是点了点头。王伯伯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小王回去后却把这件事告诉了王太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王刚走,王太太就从里屋出来了,神情有些严厉。

"你跟小王说什么了?他一脸愁容地走了。"

"哦,他是来劝我们要芳芳的那笔生活费,我就跟他说了实话,让他们不用操这份心。"王伯伯如实相告。

王太太立马拉长了脸:"你怎么能这样呢?孩子们的一片好心,你就这么直接拒绝了?你是把我们当成啥了,就这么任性妄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听我说……"王伯伯试图解释,但王太太已经开始发火了。

"你以为我们就这么好养活啊?你的那点儿退休金加上孩子们的零花钱,够我们将来的医药费和生活费吗?你是想在有生之年就把我们母子两个熬死啊!"

王太太的话像石块一样重重砸在王伯伯心上,他无言以对,只好陪着笑脸。看着妻子愤愤然的样子,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她改变想法。

"爸,芳芳跟我说了,您不要她每月给的那笔生活费了?"小明一上来就直截了当地问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啊,你们自己的开销也不少,我和你妈妈将就着过,没什么大不了的。"王伯伯笑着回答。

"可是爸,您老两口的身体都不太好,要是有个万一可怎么办?再说了,我和芳芳都已经事业有成,赡养您老实在是应该的。"小明劝说道。

王伯伯摇了摇头:"你们是我和你妈最大的骄傲,但你们终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去追求。我们老两口还有些积蓄,暂时来说是够用的,你们就不用操这份心了。"

"可是爸……"小明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父亲坚定的眼神,到底没有再多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儿,你们兄妹要好好的,将来有什么急需的时候,爸妈这里还会伸出援手。不过现在的情况,我们老两口是应该自己撑起这个家的。"王伯伯说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小明无奈地点点头,心里暗自庆幸父母身体还算硬朗,只是年纪越来越大,将来的生活费和医药费谁也说不准。不过有了父母的坚持,他也只好作罢了。

王伯伯虽然拒绝了子女的资助,但王太太却没有那么容易说服。她总觉得丈夫太固执了,根本没有考虑到他们将来可能面临的困境。

有一天,王太太不小心在家里滑倒,摔断了胳膊。虽然只是小伤,但她毕竟已经76岁的人了,恢复起来可谓是步步维艰。王伯伯看着妻子每天忍着剧痛做复健训练,心里是又心疼又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当初听你的话,接受芳芳的资助就好了。你看你现在,连基本的生活都不方便了。"王太太有一次忍不住抱怨道。

王伯伯没有反驳,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帮助妻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看着妻子蜷缩在沙发上,痛苦的神情让他心如刀绞。

就在这时,小芳和小王赶来探望。看到母亲的情况,小芳泪眼婆娑,连连自责没有更好地照顾父母。

"妈,您的伤怎么样了?需不需要我请一个护工来家里照顾您?"小芳关切地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用不用,你们那里也不方便。"王太太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小王上前拉住王伯伯的手,神情无比诚恳:"岳父,您看妈的情况,我实在是太自私了。您老两口要是需要任何帮助,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王伯伯被小王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看着妻子痛苦的模样,终于下定决心。

"芳芳啊,你每个月给我们的那笔生活费,我们还是要的。"王伯伯说,"我知道你们兄妹的良苦用心,只是我太固执了,没想到你妈真的会出这种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太太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固执的丈夫会这么说。眼泪在她的眼眶里打着转。

"傻老头,你什么时候这么通情达理了?"王太太嗔怪道,语气却充满了宠溺。

从此之后,小芳每月都会如数给予父母5000元的生活费,而小明也会不定期地给父母一些零花钱。有了子女的全力支持,王伯伯和王太太的生活终于稳定下来。

有一天,小芳高高兴兴地来到父母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妈,我们全家决定搬来和您们住在一起!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时刻照顾您两老了。"

王伯伯和王太太当场就被这个消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虽然已经76高龄,但一直没有考虑过和子女住在一起。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两老人无疑是喜出望外的。

很快,小芳一家就搬进了王伯伯家附近的一套大房子。王伯伯每天都会被接到女儿家中度过。小芳会亲自下厨,给父母做一些营养的家常菜。小王则会在家里打点一切,处处为两老人考虑。

有了子女的陪伴,王伯伯和王太太的生活变得无比幸福。他们不用再像从前那样相互独自照顾,也不用再为生活费发愁。小明和小芳更是孝顺有加,两老人仿佛重新回到了年轻的光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妻子在女儿家中逐渐康复,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王伯伯内心无比欣慰。他曾一度固执己见,拒绝了子女的资助,但最终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现在的他,是何等幸福。

"活到老,和子女团聚,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啊。"

自从和女儿一家人住在一起后,王伯伯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早上,他都会被女儿温柔地唤醒,然后在小芳亲手做的营养早餐的香味中迎接新的一天。

"爸,您的药我已经准备好了,吃过早饭记得按时吃药啊。"小芳会殷勤地嘱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伯伯点点头,内心感激万分。以前他和妻子住在一起,年纪大了常常会忘记吃药,偶尔也会因为腿脚不便而在家里摔倒。现在有了小芳的照顾,这些小事他再也不用操心了。

中午的时候,小芳会准备一桌可口的家常菜,让父母在家里就能吃到地道的家乡味道。有时小王也会加入,和王伯伯下两盘棋,气氛其乐融融。

晚上,小芳会陪着父母到附近的公园散步锻炼。散步的时候,王伯伯喜欢和儿子聊天,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近况。而小明也会耐心地向父亲请教人生经验。

就这样,在子女的精心照料下,王伯伯和王太太终于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安度晚年。他们不再需要操心家务、做饭、遵医嘱等等,全部都有子女代劳。生活虽然简单,但处处体现着子女的孝心,让两老感到无比幸福。

有一天晚上,王伯伯独自坐在院子里发呆。小明看到后,便走了过来,在父亲身边坐下。

"爸,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呢?"小明问道。

"当初我拒绝你们给我们生活费的时候,我是太固执了。如果不是你们的坚持,你妈可能一直就这么颠沛流离下去。"

小明愣了愣,旋即会意,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当年母亲摔断胳膊的那件事。

"您当时的想法我可以理解,您是怕给我们添麻烦。不过现在好了,我们都在一起,您就尽管安心养老吧。"小明说着,拍了拍父亲的肩膀。

"我真的太固执了,幸亏你们没有放弃我们老俩口。要是没有你们的孝心,我们也许就这么孤苦伶仃地度过最后的岁月了。"

"爸,您已经尽了一个父亲所有的责任和义务。现在轮到我们来好好孝顺您老人家了。您就安心地享受吧,我们都在这里,会时刻陪伴着您。"

王伯伯点点头,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有儿女这般孝顺,他是何等的幸运。从今往后,他要好好珍惜和子女团聚的每一天,用尽余生来好好享受这份天伦之乐。

"感谢有你们,我的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