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危及生命的疾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很多人对它一知半解,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科普一下吧!

你知道吗?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全球有超过6400万人罹患这种疾病。而且,有研究表明,女性患上一种叫做"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概率更高。

什么是射血分数呢?简单来说就是心脏每次收缩时能够将多少血液排出去。医生们通常利用这个指标来判断患者的心力衰竭类型。

然而,单单依靠射血分数来诊断并不够精准。因为女性患者常常会被漏诊或误诊,导致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所以很有必要制定一套更加科学精准的诊断模型。

最近,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研究就着眼于这一点,旨在通过考虑性别差异来提高心力衰竭诊断的准确性。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研究的具体内容吧。

该研究共纳入了两组受试者。第一组来自英国谢菲尔德转诊中心,另一组来自英国利兹。所有受试者都经过了影像学检查,并且部分人还接受了侵入性的心导管检查。

研究人员利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这项前沿技术,结合一些患者的临床信息,计算出了一个叫做"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指标。这个指标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左心室的充盈压力。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检查结果,研究人员发现,男女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生理上的差异。例如,女性的心脏体积和射血分数普遍较高,而男性的左心室肌肉质量和左心房容积则相对更大。

有趣的是,虽然男女之间的侵入性测量的肺毛细血管楔压数值相当,但基于磁共振成像计算出的数值却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说明,在无创诊断方面,考虑性别因素确实很重要。

于是,研究人员根据男女的生理差异,分别建立了两个用于估算肺毛细血管楔压的公式模型。结果发现,这种性别特异性模型的精确度明显高于通用模型。

不仅如此,在后续的随访中,研究人员还发现性别特异性模型对于预测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住院风险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那么问题来了,心力衰竭是不是就一定要住院治疗呢?当然不是!事实上,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很多心力衰竭患者完全可以在家好好地管理病情。

比如说,控制体重、多运动、节制饮酒、戒烟等习惯,都可以为患者减轻负担。医生还会开具一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以缓解症状。当然,对于严重病例,手术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诊疗领域,医生们正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

而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也要对常见病有所了解和警惕。一旦发现身体状况异常,譬如出现乏力、多尿、肢体水肿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检查,以防患于未然。毕竟,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Pankaj Garg, Ciaran Grafton-Clarke, Gareth Matthews, et al. Sex-specific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Open (2024). doi:https://doi.org/10.1093/ehjopen/oeae038 https://academic.oup.com/ehjopen/article/4/3/oeae038/7671629?login=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