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字数:3418,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导读:马斯克否认FSD在北美市场的渗透率不到2%。

来源 |新皮层NewNewThing

Key Points

FSD Beta V12版本首次用上了马斯克所说的「端到端神经网络」;

中国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

如果中国车主全部订了FSD,特斯拉每年将多赚19亿美元;

在北美市场,FSD的渗透率可能高达36%,但也数据认为不到2%;

智能驾驶方面,中国对手定价只有FSD的一半。

在北美上线一年之后,特斯拉的最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FSD终于要迎来中国车主了。

4月底,特斯拉CEO马斯克闪电访华,与中国总理李强在京会面。同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公示了符合汽车数据安全4项合规要求的6家车企及车型名单,特斯拉是名单中唯一的外企。

随后,特斯拉与百度达成合作的消息也被传出。消息称,百度将授予特斯拉地图测绘资质,并提供车道级导航系统。市场普遍认为,特斯拉可能很快就会向中国用户提供FSD服务。路透社5月17日报道则称,特斯拉正在推进一项计划——使用来自中国的数据推动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全球开发。

FSD全称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是特斯拉辅助驾驶Autopilot产品组合中的最高档产品。它是一套软件系统,自2020年10月Beta版本首次内测以来,经过多次升级,已在美国、加拿大等市场上市。其今年1月推出的FSD Beta V12版本首次用上了马斯克所说的「端到端神经网络」,即将车辆控制交给神经网络处理,而不像过去那样大部分的车辆反应都是针对特定场景预先编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由于合规和资质问题,FSD在中国始终没有正式上线。马斯克结束中国之行的次日,特斯拉盘后股价大涨超15%,创下了3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如果中国车主全部订了FSD,

特斯拉每年将多赚19亿美元

上一个在硬件增长失速后通过软件赚钱的公司是苹果。2016年开始,软件服务业务成为苹果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iPhone。由于软件一旦开发完成,前期投入的成本可以在大量销售中摊销,边际成本几乎为0,软件的毛利率显著高于硬件。同样以苹果为例,其软件服务板块的毛利率长年维持在70%左右,而硬件毛利率只有约40%。今年一季度,iPhone销量同比减少了9.6%,苹果的整体营收也不好看,同比下滑4%,但由于软件业务毛利率再创新高——达到创纪录的74.6%,苹果整体毛利润却同比未降反增8.99%。苹果模式表明,即使硬件销量出现下滑,只要保有量持续增加,软件就能成为公司更加稳定的增长动力。

软件从功能和利润两方面重新定义了手机,现在,在汽车上,软件是否也能从这两个方面重新定义汽车,特斯拉将是一个指标性的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从保有量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了一个可观数字——160万。2016年10月起,特斯拉生产的所有汽车均配备Autopilot所需的硬件,最高档的FSD需要在HW3.0(第三代自动驾驶硬件平台,其中FSD芯片为特斯拉自研)及以上的硬件平台上使用,而2019年二季度之后生产的汽车才搭载HW3.0。但考虑到特斯拉承诺提供硬件升级服务,且一辆电动汽车的平均使用寿命通常为8年,我们使用2017年至2023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累计交付量,作为特斯拉汽车在中国的保有量,即160万辆,进行估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SD有两种收费方式,买断制和订阅制,其在美国的买断价格为8000美元,订阅价格为99美元/月,在中国的买断价格为6.4万元,尚无订阅选项。假设老车主全部选择订阅模式、月订阅价格也是99美元,并按乐观估计退订率为0%,FSD每年能在中国市场多赚约19亿美元,这个数字相较于特斯拉近千亿美元的年营收并不起眼,但与其2023年净利润136亿美元相比,就会是个不小的数字。

不过若使车主变成付费用户,FSD能贡献多少营收还要再打上两个折扣:渗透率和定价。

马斯克否认「FSD在北美市场的渗透率不到2%」

理论上,一个自动驾驶软件很难达到100%的渗透率,毕竟,不用自动驾驶并不妨碍一辆车照常行驶。

2021年10月,特斯拉在北美开启了FSD的公测。一开始,不是所有的付费用户都可以获得测试资格,只有安全评分(注:特斯拉设计了安全分评估机制,分数越高表示车主驾驶越安全)满分的司机才能拿到。后来随着软件版本的不断更新,特斯拉认为系统安全性能不断提高,因此对用户的筛选标准逐渐放宽。到2022年11月,FSD已全面开放给所有北美的付费用户。截至2023年年初,FSD在北美的累计测试车辆数在40万辆左右,到今年3月,已经达到18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斯拉没有表明这180万车主中有多少是活跃付费用户,仅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中表示,「我们观察到大约有一半的人正在使用这项技术,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每周都有所提升。」根据市场调研机构Marklines的数据,截至2023年2月底,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保有量约为185万辆,加上2023年特斯拉在美国新增交付的65万辆,特斯拉截至2023年年底在北美市场的道路上跑着的车有250万辆。按照活跃付费用户占比为50%——即90万车主测算,FSD在北美的渗透率大约为36%(注:在这里,我们将渗透率定义为FSD活跃付费用户占全部特斯拉车主的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6%是个相当乐观的估计,不少券商和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给出的估计值更低。比如中信证券预估,在北美地区,特斯拉FSD在Model 3上的渗透率只有个位数的5%至7%,在Model Y上的渗透率为12%至13%。而纽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YipitData访问了约3500名参与FSD试用的特斯拉车主的信用卡数据后,发现只有50人在试用后购买或订阅了FSD,即通过试用FSD然后决定购买的特斯拉用户不到2%,如果把基数扩大到整个保有量用户,FSD的渗透率比2%这个数字还要低——不过马斯克不承认这个数字。5月15日,马斯克在X(原Twitter)上回应YipitData的数据称,特斯拉FSD在北美市场的渗透率「远高于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斯克否认FSD北美渗透率只有2%,称实际远高于这一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uture Fund合伙人Gary Black对FSD渗透率的预估是6%。

如果假设未来FSD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能够达到北美现有的这个36%水平,仅考虑存量用户的情况下,FSD每年在中国市场的创收在6.84亿美元左右。然而,这仍然是十分乐观的估计。

智能驾驶方面,中国对手定价只有FSD的一半

在中国,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已推出不同级别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系统,大多数都实现了高速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即允许车辆在高速公路或快速路上实现自主行驶,完成超车、转弯等动作,而不需要驾驶员亲自操作。

因为城市道路环境比高速公路更为复杂多变,城市NOA发展得相对滞后。不过,也已有一些头部车企开始布局城市场景,比如蔚来的城市NOA已分布全国606座城市,城市主干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理想汽车也已覆盖超过110个城市的城区道路;而问界和小鹏的高级智驾版能做到不限城市,问界的HUAWEI ADS 2.0高阶智驾功能不仅支持城市所有道路、国道,还支持县道、乡道、县乡等公开道路。这意味着,特斯拉的FSD在中国市场将面临众多竞争对手——这种状况是北美市场所没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激烈的竞争还会影响到FSD的定价策略,进一步影响FSD的收入规模。

中国对手的智驾系统定价更低。由于多数中国车企没有开通订阅付费模式,从买断价格来看,小鹏XPILOT 3.0售价3.6万元(购车选配则为2万元),蔚来NIO Pilot全配包售价3.9万元,极越ROBO Drive Max售价4.99万元,理想、小米以及埃安的部分车型则不额外收取ADAS(辅助驾驶系统)费用。相比之下,特斯拉FSD在中国的买断价格为6.4万元,比问界的HUAWEI ADS 2.0高出近80%。

尽管特斯拉在半个月前已经把FSD在北美的买断价格从1.2万美元降至8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78万元),也同步下调了FSD在北美的订阅价格,从199美元/月下调到99美元/月,相当于降价一半,但只有购买了EAP(Enhanced Autopilot,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的用户才能享受这一折扣。整体来说,它仍然是业界最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AP是特斯拉自动驾驶产品组合中的另外一个产品线,于2016年推出。相较于FSD,EAP提供的功能更少,主要包括NOA、自动辅助变道(ALC,Auto Lane Changes)、召唤(Summon)和自动泊车(Autopark)。而FSD除了提供这些功能,还能「识别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并做出反应」和「在城市街道中自动辅助驾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EAP买断价格为3.2万元。4月末,特斯拉在中国推出了EAP订阅服务,月包699元,季包1399元,相较FSD每月199美元(约1400元)有性价比得多,尤其在FSD还没有兑现其「Full Self-Driving」定义中宣称的「Full」时。

2019年,特斯拉曾将EAP产品下线,又于2022年6月恢复,因为车主抱怨FSD当时1.2万美元的售价过高,并且,它并没有达到宣称的「完全的」自动驾驶功能。

倘若FSD入华后不得不再次降价,那么即使有36%的渗透率,它能从中国市场多赚的钱也要在6.84亿美元这个数字上再打个折扣——如果按2%的渗透率计算,那这个数字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编辑| 高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