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技艺传承
内容提要:恭王府营造之初用砖多为临清贡砖。临清烧制合格的贡砖,沿运河漂至北京,是专供明清皇家建筑、皇家敕建寺庙等的建筑用砖。临清贡砖烧制技艺根据调研与展览需要,我们确定有四大流程16道工序。恭王府现有带铭文临清贡砖五十余块,铭文内容主要有匠人、作头、窑户和王府足制四类。时逢近年恭王府开展保护修缮工作,呼吁对“传统材料”的使用和“原汁原味”的修缮。
文/张壮王国璋
“临清的砖,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临清。”这是哲匠世家传承人对北京城营造的传说,即京杭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用了十五年时间在北京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宫苑城池,朱棣钦定在临清建贡砖烧制基地,临清砖官窑业即创设于此时,因此,官窑也称皇窑。据《临清州志》记载:临清砖窑始于“明永乐初”,清代仍延续烧制,一直到清代未年才停烧,前后延续了近500年。
从春秋时期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到隋炀帝开凿、贯通、扩修、改建运河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再到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大都,大运河自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元、明、清三朝时的大运河承载着军事和漕运等功能,北京城衣食住所需物资大多通过京杭大运河从富饶的江南地区漕运而来,它为每个朝代皇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发展均起到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的临清得益于“一河一运”漕运枢纽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当时重要的东西、南北漕运之咽喉,使其运河两岸形成舟车辅辏,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这不仅开启临清五百余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繁荣,也为贡砖生产运输提供条件。
我们对贡砖的了解始于恭王府全面修缮和对社会开放后的2008年。当时,参与古建筑修缮团队面临转型为博物馆课题研究方向的问题。我们从对恭王府的修缮工作的总结开始,在不断的总结中归纳提出问题到研究解决问题过程中成长为博物馆业务课题的研究者。也是在此过程中,对临清贡砖有了初步的研究。这里特别要说一点是对营缮中采用“原材料”展开讨论过程中,对恭王府营造之初所用砖进行深入调研,找出材质相同的砖有近百万块。
通过砖上铭文释读以及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发现这类砖窑厂均指向临清。在请临清市博物馆魏辉馆长来府进行踏勘鉴定后,最终确定恭王府的用砖产自临清,即临清贡砖。临清贡砖是明清皇家建筑、皇家敕建寺庙等营造专属用砖。静置恭王府的素砖叠砌、青砖浮雕支撑着其见证了半部清代历史,也造就了恭王府在古建筑营造中闪耀明珠的地位。
2024年2月,我们经恭王府博物馆综合业务部邀请,前往临清当地开展为期一周的临清贡砖烧制技艺调研考察工作。在此期间考察组对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赵庆安和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景永祥进行专程采访。期间还对临清贡砖成品前的工序——码放、装窑及贡砖烧制习俗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对两位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的采访和在当地临清贡砖生产基地的实地调研,对临清贡砖烧制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临清贡砖隻立临清六百余年,得益于独特烧制技艺和得天独厚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成就一方人。莲花土与烧制技艺的完美的结合,成就了“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的临清贡砖,塑造了临清贡砖的坚实可靠,也开启了其数百年的贡砖使命。
临清贡砖的传统烧制技艺十分复杂精细。通过我们在临清当地的调研成果,结合恭王府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精品展的展览展陈实际需要,参考之前的14道工序与18道工序版本,将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分为土、泥、坯、烧四大流程16道工序。它们分别是:选土碎土、翻土醒土、平泡泡泥、潲泥试泥、撬边打垛、双脚踩踏、摔泥出泡、模具修版、捧泥摔打、扣坯成型、凉坯晒干、修坯整形、上架待烧、入窑码坯、烧十焖五、开窑出砖。
1.选土碎土。临清贡砖烧制的第一步便是要选择合适的土料。临清贡砖所选用的是来自大运河淤积的土,其土料红土、白土呈现明显分层,状若莲花,因此被称为“莲花土”。
2.翻土醒土。择选出的莲花土要经过数年的静置,使所谓“阴土还阳”。在此期间,土料要经过多反复多次的翻土,保证所有土料得到充分的粉碎与熟化。
3.平泡泡泥。取出经过静置的莲花土,通过平泡对土料进行再一遍的过滤与筛选。之后引水池中的水到土料中,让水冲泡杂质。通过泡泥让土质黏性增强,密实度增加。
4.潲泥试泥。潲泥试泥是上一步的延续。通过让水与土更加充分的融合,提升澄泥的质量。最终充分被水冲泡过的土,经过试泥检验后方可使用。
5.撬边打垛。撬边打垛是用镫锨不断卷起泥的边角进行翻打。通过这一步使泥无气孔,结合得更紧密,让其得到充分均匀的搅拌。
6.双脚踩踏。双脚踩踏是土变泥过程中极具特色的一个步骤。通过双脚对泥的反复踩踏,使泥达到又致密又光滑的效果。
7.摔泥出泡。摔泥出泡是在泥经过静置后对其进行质量优化的最后一步。通过对于泥的整体摔打、静置,让泥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8.模具修版。模具修版是制坯前,针对制坯工具的整理步骤。通过叫模的步骤,在摔打模子的同时,把其中多余的沙土摔掉,保证后面制作出来坯子的质量。
9.捧泥摔打。捧泥摔打是真正开始制作砖坯的第一步。首先,将过滤出的细沙均匀的洒在场子上,再用刮耙将场子仔细地刮上一遍。取出一块泥,将其精准地摔进模子内,使泥填满整个模子没有空隙。
10.扣坯成型。扣坯成型是将模子里的泥用弓子刮去多余的部分,随后将模子中的砖坯扣出,用细沙将反倒的模子“烩”一遍后,从捧泥摔打开始再次制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11.凉坯晒干。刚刚制作完成的砖坯需要经过晒干的过程。其中,不同种类的砖有着不同的晾晒方式。大砖一般采取毡布阴干的方式,而小砖则采取直接晾晒的方式。
12.修坯整形。修坯整形是对砖坯密度和形状规整的进一步完善。通过盖大面、攒小头、查小面等方式,对砖的各个面进行击打、压实,以此保证砖坯的平整与紧实。此过程结束后,一块砖坯算是制作完成,由此盖上戳印,便于日后质量追责。
13.上架待烧。上架待烧是将已经制作完成的砖坯码放整齐,准备烧制的步骤。通过把砖堆放起来,并留好砖坯之间通风的缝隙,使砖坯得到更好的晒干效果。
14.入窑码坯。在砖坯进砖窑之前,在砖窑内部抹上麦秸泥保证砖窑烧制温度的均衡与稳定。随后,便是将制好的坯一块块码入窑内。
15.烧十焖五。所谓烧十焖五,是对烧砖时间的精准概述。通过十天昼夜不停的烧制,当通过砖窑预留好的“神眼”观测到窑内的“老君砖”已经烧的发亮时,便证明砖窑中的砖已经完成烧制。随后,用五天时间在通风口内用铁丝将水缓缓引入窑内,达到洇窑、降温的效果。
16.开窑出砖。临清贡砖的最后一步便是扒开窑顶,待水蒸气完全放出后,将冷却的贡砖块出窑。
贡砖的四大流程十六道工序,是窑户、作头、匠人世代口传心授、以口口相传方式保留下来的。永乐年间临清初设官窑,奉旨烧制城砖、副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等几乎涵盖了墙体、地面所有建筑所用的用砖类型。从现有临清贡砖及铭文可以窥见其各种用途。例如“大工”砖是为营建皇城专用;“内工”砖是为营建后宫和皇家御花园专用;“寿工”砖则是营建皇帝陵寝专用;“亭衮砖”则广泛用于各类建筑中。虽然闻名海内外的临清贡砖由于种种原因于上个世纪停止烧制,但值得庆幸的是,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却没有因此而失传。1996年,临清当地重新开窑,恢复了临清贡砖的烧制。2008年,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铭文不仅是研究临清贡砖历史信息的来源,更是贡砖的历史文化档案。窑户作头和匠人他们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600多年来,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不断地将印有自己名字的砖坯送进炉火熊熊的砖窑,如匠人光明、窑户孙悦、作头于琦、窑户梁应龙等。这些人的名字朴实无华,确与青砖一起得到了永存。恭王府中发现有带铭文的贡砖五十余块,本次临清考察发现其中的两款铭文与当地贡砖铭文内容相一致。它们分别是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嘉靖十一年春季窑户孙文铭为……造”砖(图1)与山东考古研究所的“道光年临砖窑户程加禄作头崔桂造”砖(图2、图3)。
恭王府内馆藏临清贡砖铭文内容主要有匠人、作头、窑户和王府足制四类,这是清代中期以后贡砖铭文所共有的表现。铭文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已有近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吕不韦就提出:“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罚,以究其情”。这说明器物上的铭文是出于追究其责任的考虑。
时逢近年恭王府保护修缮中,能否将采用“四大流程、16道工序”烧制的“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的临清贡砖,为我恭王府所用?把倡导采用“传统材料”的口号精准落地,才是我们“原汁原味”保护和传承恭王府建筑文化之本。
参考文献
[1]《临清贡砖卷》 谢文博主编 河北美术出版社ISBN978-7-5718-1345-1 2021.6
[2]《恭王府建筑文化研究考》 张壮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60-0928-4
(本文作者:张壮,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理事,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正高级工程师,临清贡砖烧制技艺调研组成员。出版学术专著有《恭王府建筑文化沿革考》《恭王府保护研究与实践》2部,主持编写《恭王府府邸文物保护修缮报告》《恭王府地采暖勘测与研究》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2篇。王国璋,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调研组成员)
(本文经作者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