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L4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及核心零部件价格的持续下探,在中低速领域,无人城市配送场景已经悄然突破了商业化拐点,正迎来第二波爆发期。目前,已经有数个深耕无人城配场景的科技公司正在开展千台级部署运营当中,无人城配车正在成为快递从业人员的赚钱利器。

越来越多的快递网点开始集中使用无人城配车,探索“无人车+快递员揽派接驳”的新模式,确保安全和时效,提升服务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技术、需求和政策层面,这种新模式一旦跨越商业化拐点,将会快速在行业内推广,实现规模化部署及新型商业模式落地。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多个物流企业陆续投入数百辆无人城配车,主要用于城际网点至乡镇站点线路,这些无人城配车在安全性能上表现十分优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EEMO尚元智行的智能滑板底盘,在无人城配赛道发挥着重要的价值。目前TEEMO的中型滑板底盘AutoBots-W7,因为技术成熟可靠,运力契合快递网点转运的需求,正成为行业热门底盘,目前各大客户咨询量显著上升,供不应求,尚元智行能加班加点开展产能爬坡,以提升交付能力。基于W7的无人城配车,可装载空间5立方米,载重1000公斤,限速设计时速40公里,满电满载续航180公里,每车可装载500至600件快递。从目前终端客户使用统计来看,每台无人城配车日均串行服务6-7个快递驿站,日均跑3-4趟,可完成1500-2000票的快递转运任务,服务能力是有人快递的3-4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师傅是北京某快递共配中心唯一一名专职快递员,原本每天需要往返于城际和乡镇的集运中心,有了无人城配车帮忙运送快递后,他每天主要定时卸货,再也不用网点、社区来回跑。

无人配送车的投放将能有效提升快递接驳配送的效率和派件量,通过优化整个终端配送流程,实现了降本与增效。

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内某企业实际项目推演,使用智能无人车取代传统车辆运输效率将提升50%以上,可降低物流成本45.8万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商业闭环的角度来讲,对成本至上的快递/物流运输等行业来说,只有实实在在的效益才能让客户心甘情愿地买单,才是驱动商业模式闭环运转起来的有效动力。

尚元智行目前针对无人城配市场,致力于为中低速无人驾驶赛道打造可靠好用的核心技术底座,已开发出多种规格的智能滑板底盘。可实现上下车身解耦,场景端公司专注于打造最适合场景端的设备和应用APP即可,底盘端的全域控智能化的运行交给尚元智行即可,大大节省了场景端公司的时间成本、研发成本及运营精力成本。滑板底盘公司与各个场景端的协同开发,将成为中低速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典型范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景端科技公司做好“最懂场景端”的价值定义,比如无人配送领域的场景端公司,做“最懂无人城配,让物流更简单”即可。深耕无人城配场景的科技公司,可以根据快递/物流各细分应用场景,去设计多格口快递车、冷链运输车等多种无人配送车,以满足包裹快递、生鲜食品配送、农副产品配送等场景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从快递员的角度来看,无人配送车也很受快递员的欢迎。近日施行的新修订《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快递新规”)来看,要求快递小哥不得擅自将快递放在驿站、快递箱等第三平台,应一一和客户打电话确认投送方式。在传统模式下,快递小哥既要从分拣中心批量取单转运快递,又要一一打电话确认投送方式,快递小哥工作过于繁重。而无人配送车的出现,相当于给快递小哥一个自动驮运的“机器骡马”,小哥不需要去分拣中心批量取单及转运快递,只需要做好最后一公里的电话确认和投递服务即可。真正发挥人的价值,使得“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人做人擅长的”。所以,无人配送车将成为快递从业者的好帮手,重构更高效更和谐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为新质生产力的深化落地作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