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2日上午,浏阳市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暨长沙市大围山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奠基仪式在浏阳市大围山镇大围山村举行,通过积极开展典型性、示范性宣传,不断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为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保护美丽地球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此次活动以“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美丽浏河源、七彩大围山”为主题,由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长沙市林业局、浏阳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大围山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活动伊始,一段由大围山镇学生代表带来的童声朗诵《围山赋》,声情并茂地呈现出大围山的生物多样性。现场还宣读了《原生民宿生态保护倡议书》,大围山民宿负责人共同倡议,保护生物多样性,做生态保护践行者。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长沙市大围山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正式奠基,不仅标志着长沙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阶段,更是为浏阳“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添砖加瓦。

据了解,长沙市大围山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总投资1200多万元,总用地面积约1550平方米。项目将建设成大围山地区生态质量观测站、长沙市空气质量背景站、长沙市碳通量监测站“三站合一”,打造成为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科研基地、科教基地“三地合一”,实现生态质量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碳汇数据“三数合一”,建成集生态环境监测、科研、保护、宣教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监测站。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浏阳生物多样性成果展、科普展以及大围山生物标本摄影画展等,长沙市湖湘自然科普中心志愿者老师为大围山镇所属三所学校学生进行了自然笔记制作教学,多形式展示出浏阳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浏阳是一座山水之城,得山而美、因水而彰。在浏阳的深山密林、河泉湿地中,生活着3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和1000多种木本植物,它们是大自然赐给浏阳的无价之宝。近年来,浏阳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强化宣传教育、严查违法行为等举措,不断刷新浏阳生态“颜值”,筑牢生态屏障。

近三年来,浏阳市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三大河流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下阶段,浏阳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浏阳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