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甘肃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中国甘肃网6月1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坚决扛牢上游责任,对标“一法一条例”及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使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出现积极变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3年,我省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填补了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规空白。全面完成沿黄3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建立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源管理制度,严控严管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企业。持续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生态环境部交办的5607个排污口,完成整治4949个,整治完成率88.3%。推进尾矿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黄河流域5市州43座尾矿库实施尾矿库分级分类环境监管。与四川、宁夏、青海建立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和联防联治合作机制,形成共抓保护、共促治理的良好局面。

我省以甘南黄河上游为重点,持续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黄河重要支流水源涵养区建设,深入实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扎实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确保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紧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相关问题,进一步梳理分解整改任务、细化完善整改措施,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和验收销号,持续推进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推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