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5月22日电 (冯肖慧、实习生黄曦)5月21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悉,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渔业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渔业产业新的增长方向。

广西有4000多座水库,水域资源丰富,水环境优良,立足水库资源特点,广西先后出台了《广西“十四五”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广西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在全区范围的水库发展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实行“人放天养、以鱼养水”的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滤食性鱼类(如鲢、鳙鱼)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控制效应,达到水质净化和生态平衡的目的。目前,有56家企业在79座水库开展生态养殖,带动库区周边群众1000多人就业。

下一步,广西将做好大水面水域渔业资源调查,科学评估水体环境承载力、生态养殖容量和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建立“一库一策”,做好生态发展定位。

通过引入市场经营主体,根据保水、净水需要和水域承载力确定适宜的投放种类、投放数量和投放比例等要求,合理投放滤食性、肉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等当地土著品种,达到以渔净水、以渔控草、以渔抑藻,把每个大水面构建形成可调节、能自净、能平衡的生态系统。

重点发展“增殖渔业”“增殖渔业+健康生态养殖”“增殖渔业+健康生态养殖+休闲渔业”等生态渔业模式,实现“一水多用、多方共赢”。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水域开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达到“一库推百库”,以点带面,推动大水面生态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鼓励依托优质水域资源、丰富渔业资源和传统渔猎文化,发展将文化、旅游、体育、垂钓、观光等深度融合于一体的各种形式的库区休闲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