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充满后会自动断电,剩余的钱就会返还。" 在金山区枫泾镇桃源居民区,居民张文财对于新款智能充电设备的便捷性和实惠性交口称赞,彻底免去了他们推电瓶车上楼的想法。

据悉,为了从源头杜绝电瓶车上楼,金山区枫泾镇桃源居民区多措并举,探索出了一套"疏堵结合"的有效做法,引导小区居民规范充电。

金山区枫泾桃源居民区所管辖的桃源名庭是一个纯拆迁安置小区,小区建设之初,在地下车库配置了电瓶车集中充电区域,但由于车库斜坡坡度过大,居民推着电瓶车下坡充电时往往"心惊胆战"。不少居民为了图方便,就"顺理成章"的将电瓶车推上楼道进行入户充电。

考虑到居民的切实需求,2019年,桃源名庭对所有地下车库的坡道进行了提档升级,增加了横向防滑坡道,切实减少上下坡的缓冲,但是"收效甚微"。

2023年,桃源居民区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小区的74部电梯,全部安装了 "电瓶车阻隔器"。"这个阻隔系统是增加了一个AI电瓶车换算,灵敏度很高,但凡电瓶车进入电梯后就会被摄像头识别,即使按了楼层键,电梯也无法启动。"桃源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钱菊红介绍。

除了技术手段的加持,桃源居民区志愿者会在每个楼栋门口、电梯里都张贴禁止上楼充电的告示;小区保安也会不间断的进行巡逻,通过人防+技防,切实减少电动车充电火灾事故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堵"的同时,桃源居民区兼顾"疏"通居民最现实的问题,以此让居民享受便捷的充电设备。桃源居民区积极增加公共充电区域,并配备充电桩。"开发商在设计的时候没有配备相应的室外电瓶车充电棚,我们也是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了一批简易充电桩,每个楼层前都安装了8个充电口,居民通过刷卡或者扫码就可以方便充电。"钱菊红坦言,虽然把电瓶车"赶"下了楼,但增加充电桩解决居民安全充电需求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以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切入点,桃源居民区在整治各种充电乱象的同时让居民自觉养成规范安全的充电习惯。下阶段还将加强日常监管,提高居民安全意识,打造一个更加安心、和谐的居住环境。

作者:薄小波

文:薄小波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