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胰岛素抵抗或者糖尿病前期,想要逆转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不吃或者少吃碳水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大多人在日常生活饮食中都很难做到完全不吃碳水。如果我们既要吃碳水,又不想刺激血糖,刺激胰岛素,有没有什么方法呢?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六个吃碳水却能少升血糖的小窍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第一点,千万不要只吃碳水。意思就是不要让碳水在你整个饮食结构中占据主导位置。比如说你想吃水果,单独吃一根香蕉血糖会有比较大的波动,但如果在吃这根香蕉的时候,同时吃一些蛋白质,吃一些脂肪,那么血糖波动就会小得多,甚至呈现比较平稳的状态。这是因为我们直接摄入糖分的时候,血糖会迅速上升,这个时候胰岛素也会迅速的大量分泌,试图把血糖压下去,所以血糖就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而碳水跟蛋白质脂肪一起吃的话,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这些复杂的混合体,尤其是蛋白质、脂肪,消化速度都是挺慢的,反而能减慢血糖上升的速度。

第二,日本人天天吃很多碳水,但胖子却很少,原因之一是他们有把米饭放凉再吃的习惯。其实,很多碳水在放凉之后,会产生一种叫“抗性淀粉”的物质。由于我们的小肠无法吸收抗性淀粉,因此它会直接去到大肠,为益生菌提供养分。也就是说,当食物里抗性淀粉越多,就越不能引起血糖升高。另外,如果把米饭放凉,即使再加热,也不会改变已经产生的抗性淀粉,同样有少升血糖的效果。不过,这里不建议糖尿病患者经常吃寿司,虽然寿司是放凉了的饭,产生了抗性淀粉,但它里面可能会拌一些糖等调味料,抵消了抗性淀粉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喝甜饮料,不要喝果汁,不要喝汽水,甚至任何含糖的液体,这些是真的会引起血糖大幅飙升的东西,因为它们太容易被迅速吸收了,会让血糖产生极大的过山车效应,是一定一定要避免的。

第四,我们吃饭的时候,都是很多食物混在一起吃的,稍微调换一下进食顺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2017年的一项研究,受试者是2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连续三天吃完全一样的食物,第一天先吃碳水,第二天把碳水放到最后吃,第三天所有食物一起混着吃,检测他们饭后30分钟和两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发现先吃蛋白质和脂肪,最后吃碳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是最低的。这说明,完全一样的食物,简单改变一下进食顺序,就能让血糖更加平稳。

第五,吃碳水前先吃醋,但要注意是不含糖的醋。2004年一项研究,让受试者在高碳饮食之前,先喝一勺半苹果醋,结果发现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因为这一勺半苹果醋而提升了34%。另有研究认为,苹果醋包括其他种类不含糖的醋,能让肌肉储存糖原的速度有所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血糖波动。因此,在吃高碳水食物之前或者在吃饭的同时,先把1到2勺的苹果醋混在水里服用,就能降低血糖的升幅。当然,也可以在饭后再喝一点醋,但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点,饭后进行适量的运动,哪怕只是散步十分钟,也能有效让你吃进去的碳水进入肌肉当中,而不是留在血液里刺激胰岛素分泌。但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饭后就剧烈运动、过量运动,这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这六个小窍门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做到,可以减少碳水或者糖分对身体的影响,值得尝试。如果配合间歇性断食,保证每天有16个小时以上不进食任何食物(可以喝水),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你会发现身体会有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