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援朝战争时,努尔哈赤曾请求出兵助战,原因之一是加藤清正带兵进入了女真地界,虽然最终被击退,但也给女真造成了不少伤亡,努尔哈赤打着这个旗号要求打日本人,明朝政府是很乐于见到的,一来自己可以少出力,二来也可以让建州女真和日本互相消耗兵力。
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开始壮大,但还在可控范围内,明廷一直注意着他的动向,对于女真部落,一向是扶持听话的部落,让他适度强大,利用他们当打手打击不服从的部落,一旦打手过于强大,就找茬宰了,如果能借着日本人的手削弱一下努尔哈赤,自然是符合明朝利益的。
当时的兵部尚书石星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女真参战一事。而当时前线主将李如松也对此表示支持。
在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之前,明朝上层一直认为努尔哈赤是順夷,哪怕是暂时的,也可以当一条听话的好狗来使唤,因此对努尔哈赤以拉拢、安抚为主,多次给努尔哈赤加官进爵,努尔哈赤在万历十四年被封为都督佥事、在万历二十一年封为龙虎将军。
但努尔哈赤的举动却把朝鲜人吓了一跳。在壬辰开战之前,朝鲜王国最头疼的就是这些女真蛮子,图们江和鸭绿江北岸的女真每年都要在朝鲜北境骚扰抢掠,两边频繁交锋,死伤无数,早结下了深仇大恨。努尔哈赤兴起以后,朝鲜更是深感忧虑。
据《备忘记》记载:且老乙可赤(指努尔哈赤)事亦大可忧 。古之善料敌者预图于未形前, 况此兆朕已荫, 爻象已动。若俟河冰合, 虏骑充斥, 是我腹背受敌, 天亡之秋, 不能支吾矣。 念及于此, 不觉凛然而心寒, 未审庙堂诸卿, 亦已深虑而得其所谓多算者乎? 戍卒残弱, 而不习战阵, 其势不敌。这是李朝宣祖国王的议论,从中不难看出其对努尔哈赤的警戒和恐惧。不光是李朝国王,朝鲜朝廷官员也多恐畏努尔哈赤。
据朝鲜左议政金应南上给国王的报告中说:“臣伏见近日西边驰报, 其忧亦大。 盖此胡 (努 尔哈赤)崛起于辽金旧疆, 拥兵十万, 治练有素,其桀骜雄强, 中国之所畏也。边臣 (朝鲜)无良,启衅已多, 若于合冰之后,乘其愤怨,率其部落,百万为群,冲犯我界,则区区一带之水,已失其险,长驱直捣之患,安保其必无乎!”
更何况此时朝鲜最精锐的禁军骑兵和边防军已经被申砬葬送在了弹琴台,如果女真进入国土后赖着不走,朝鲜王国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因此坚决反对努尔哈赤参战。而且一向内斗不止的朝鲜朝堂,在这事儿上也难得保持了一致。
据《李朝实录》记载:(九月)辛未, 冬至使拜辞。 上御便殿引见大臣、 备边司堂上。
上曰:“ 昨日, 圣节使书状之辞如何?”
尹斗寿曰:“ 善为周旋矣。 且以咨文见之, 则有建州卫老乙可赤来救之言。 若然, 则我国灭亡矣”
上曰:“ 然则奈何?”
斗寿曰:“ 近见沈惟敬事, 则欲为许和退兵, 以赌得救朝鲜之名矣 。中原 (明朝) 力弱, 亦欲以老乙可赤除倭贼。”
户曹判书李诚中曰:“ 老乙可赤(努尔哈赤)出来之事, 不可不速拒。或移咨辽东, 或遣朝官可也。”
上曰:“ 万一降敕则奈何? 天兵一番挫衅而不为更来, 则四夷谓之如何?”
大司宪李德馨曰:“ 老乙可赤冰冻后, 率三万兵到江边,曰:`余遵皇敕而来' 云,则拒之亦难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朝鲜得知努尔哈赤愿出兵抗倭后,朝鲜国王与群臣的议论。 尹斗寿是当时朝鲜名臣、西人党巨头,他直言要真是这样,“则我国灭亡”,可见朝鲜上层根本没人愿意努尔哈赤过来帮忙,都认为努尔哈赤是打着救援的幌子深入朝鲜国土,能打多少日本人不一定,但一定会嚯嚯朝鲜百姓,借着打仗的名义抢掠财富,对于朝鲜面临的局面无疑是前狼后虎,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