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坏土豆 作品

撰稿 坏土豆

首发 一个坏土豆 ( iamhtdou )

本文8900字,阅读需要16分钟,详细解读自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为什么是未来的终极目标,如何去实现?

第1部分:先富为什么不带后富?是因为曾经价值观的严重迷失;

第2部分:为什么要共同富裕?这甚至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经济和发展问题;

第3部分:阶层固化、财富集中的西方世界为什么还没有走向崩溃?

第4部分: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中国重回巅峰的底牌,是中西文化的终极对决?但又是最难的事情。

共同富裕,是与普遍的人性为敌,是必须要走的最难的路。

第5部分:三次分配的难题、理想模式与建立的前提;

2020-2021,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第6部分:怎样才能形成高效的三次分配,真正让先富带动后富;

第七部分:重塑价值观,中华文明的未来;

1927年3月21日,在我党的领导下,上海市工人进行了总罢工。

工人和民众革命情绪高涨,以此为基础,由周恩来担任总指挥,发动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英勇的上海工人阶级在广大市民的支持下,经过36小时的激烈战斗,取得了武装起义的胜利,占领了上海地区。

这次起义共消灭3000多名北洋军和2000多名武装警察,收缴枪支5000多支。起义胜利后,上海各界代表举行市民代表会议,成立上海市民政府,其中罗亦农、汪寿华等9名中共党员成为市民代表。

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顽强战斗精神和强大的组织力量,此时,国共合作的北伐军正势如破竹,北洋军阀已是强弩之末,中国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4月11日晚。

年仅27岁的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坐在一辆黑色的车内,向法租界华格臬路的杜月笙公馆驶去。

两天前,汪寿华接到了杜月笙的邀请,希望能到其府上详谈,承诺全力支持未来工人组织的建设,汪寿华应约前往。

可在抵达杜公馆后,汪寿华看到的是杀气腾腾的是青帮四大弟子:芮庆荣、叶焯山、马祥生、顾嘉棠,还有横行上海的大流氓张啸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等汪寿华说话,张啸林一声令下,四大弟子抡起大棒和斧头、劈头砍下。汪寿华则应声倒下,被打昏后装入麻袋,残忍活埋于沪西枫林桥。

此时的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已勾结杜月笙等青帮大佬和江浙等财阀背叛革命,而这一举动,也可看作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开始。

由于汪寿华的牺牲,上海工人群龙无首。第二天,以黑帮成员为骨干的中华共进会各股势力,从杜公馆及租界各预定地点倾巢出动。他们身着蓝色短装,臂缠黑底袖章,开始在上海疯狂的屠杀工人群众和中共党员,整个上海,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

完全可以说,是杜月笙,全力配合蒋介石打响了反革命政变的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寿华生前曾对周围同志说:革命是追求真理的事业,我们应尽力地走我们现在应走的路。如果牺牲了,以后的路自会有人来继续走下去的。

我党杰出的工人运动组织者、上海总工会委员长、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汪寿华,一生追求真理,一生为工运事业奋斗,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初心与坚守。

在汪寿华牺牲的22年之后,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汪寿华可以瞑目了。

但是在新中国,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汪寿华是谁。

可杜月笙,却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因为曾经一段时间,市面上书店里到处是杜月笙的传记,并流传一句话:做人要学杜月笙!

这简直就是最大的讽刺!

汪寿华烈士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革命历史被遗忘,双手沾满鲜血的反革命黑帮头子被很多人树为学习的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人就学杜月笙,经商就学胡雪岩......

胡雪岩是干嘛的,和大清沆瀣一气官商交易开钱庄的,于国于民,没有任何贡献.....

不仅如此,号称抗战三日必亡国,为蒋介石寻找政治依据的投降派胡适,被追捧为大师;

饿殍遍地、食不果腹的动荡民国岁月,被追捧为黄金1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价值观的迷失?

就是杜月笙是怎么赚钱的没关系,他做了什么也没关系,关键他成功了,至于他走私贩毒、包娼庇赌,甚至于屠杀上海革命志士,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他不择手段逆袭上位,他赚到了,学习他怎么纵横捭阖,勾结一个个反动势力;

胡适有什么反动号召也没有关系,他对国家对民族没有丝毫的贡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胡适是人生赢家,在美国拿了31个博士学位,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胡适依然能够在美国吃香的喝辣的;

民国没有工业,没有科技,这都不重要,匪患四起、鸦片横行、军阀横征暴敛,饥民背井离乡,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上海的官僚和公子们莺歌燕舞,纸醉金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世界是否黑暗,国家是否有希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是不是成功人士。

评价的标准不是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不是帮助了多少人,而是是不是有钱,是不是有权。

典型的笑贫不笑娼,西方世界的丛林法则。

就如同胡适一样,早早的加入了汪精卫的低调俱乐部,希望与日寇媾和,后来家国沦陷,叫嚣抗战必亡国的胡适一飞机飞到纽约,而普通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之下,这些关他屁事。

因为在这种思潮之下,是不可能有先富带动后富,或者共同富裕的。

只能是「跑跑」越来越多,谁先富谁先跑,傻子才带后富

有没有社会贡献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挣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倡导共同富裕?

这甚至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因为一个正常社会的发展,会面对两个敌人,一个是财富集中,一个是阶层固化,当这两种现象成为极端,社会将失去所有的活力。

财富集中导致的结果是富人掌握着绝对的财富,但富人的数量极少,消费能力有限,再有钱,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睡一张床,而穷人的消费力严重不足,有需求但是消费不起,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阶层固化导致的结果是出生在金字塔顶端人一出生就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奋斗的欲望,而底层的人升迁无望,奋斗也没有什么用,没有奋斗的动力,于是整个社会躺平。

很简单的说,如果一个社会贫富悬殊和阶层固化做到极致,资本家的路也走到头了,因为人人躺平,穷人太多,资本家的产品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萧条,资本家把工人剥削到极致,工人完全失去消费能力,产品卖给谁去?

公平问题,也是中西方文明与诉求的本质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从古代开始,中国社会就呼吁公平,这是和西方社会的本质不同。

中华文明5000年一直能够延绵不绝,且不断的修正并进步,是因为有两个最根本的点。

第一,是抑制土地兼并,这种思想发展到今天是共同富裕

第二,是保持阶层流动,这种思想到今天就是公平

而在盎格鲁萨克逊的价值观里,和中华文明完全是相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抑制土地兼并来说,中国土地上可以除了宋代,历朝历代都打压豪强,关注普通平民的利益,避免土地「财富」集中在少数豪强手中,历代采用的政策包括而不限于:

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

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如占田制、课田制等。

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但是对于盎格鲁萨克逊人来说,从来是鼓励兼并,鼓励豪强,甚至国家层面进行推动,让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

从14世纪开始,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分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盎格鲁撒克逊人这样的做法很有英国特色,即鼓励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中国历代,即使发生土地兼并,也多在天灾农民歉收之时,地主通过高利贷等手段占有农田,好歹有法可依,英国人是鼓励资本家直接开抢;

甚至于直接写进了西方的圣经里: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而从秦代开始就已经有的抑制豪强这样的中国古代特色,在西方世界更是找不到的,西方世界就是鼓励马太效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公平和阶层流动而言,中国从最早的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了12级军功爵位制度,限制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

从秦开始,那怕是最普通的山野村夫、平民子弟,只要在战场上实实在在的有军功,就可以从普通士兵到公士,一步一步直到关内侯。

出身不重要,努力才重要。

而从秦代开始,中国历代的公平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哪怕出生再贫寒,只要愿意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有阶层上升的通道,就有可能改写自己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点,在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世界里,也是找不到的。

阶级固化、阶级壁垒,向来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会很在意你的家庭出自什么阶级、你的收入是多少,而这套阶级制度在英国的社会中几千年来就已经根深蒂固。

到了今天,盎格鲁萨克逊人的阶层已经完全固化,从儿童时代开始,平民子弟在公立学校放羊,贵族子弟在私立学校享受良好教育,平民子弟即使努力考上大学,一年3万英镑以上的学费也是拦路虎。

2013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发现,过去800多年,英国的社会阶层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有地位的人继续占居高位,中下阶层的人也继续待在中下层。

800多年来,英国经历了宗教战争、革命、工业革命、实施民主和福利国家等重大变革,但是,英国上层和中下层社会之间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当年跟着威廉二世到英国的诺曼人大姓达希、蒙哥马利、裴希、曼德威,经过了二十七代依旧是牛津、剑桥或是法界、医界以及政界的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盎格鲁萨克逊人鼓励马太效应,鼓励阶层固化。

这也是中国很多中国资本家眼红英国模式,喜欢英国的重要原因,时长感叹:

三代出一个贵族,英国的贵族有着悠久的沉淀......

英国高度保护私有财产......

而在盎格鲁萨克逊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就会形成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潮,希望所有人越来越穷,自己越来越富,这个世界越烂越好,这个世界越烂,自己优越感就越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来说,财富高度集中、阶层固化,社会必然会停滞。

但是,在盎格鲁撒克逊人控制世界的400年时间,英美这样的国家居然没有出大的问题,原因在于:对外掠夺与抢劫,通过对外部的剥削来做大蛋糕。

在英帝国时代,英国通过抢占了全球最多的殖民地,将殖民地变成自己的原料采集市场和商品分销市场,来掠夺全球财富,仅仅一个印度,人口是英国的10倍以上,创造的财富几乎比肩英国本土,而在英国殖民印度时,印度饿死的人口超过2000万;

在美帝国时代,美国几乎已经没有了实体经济,无法创造社会财富,但通过美元霸权,可以用绿纸片不断的洗劫全球,实体经济仅仅占GDP的不到10%,却能让全球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动到美国。

2020年,美国逆差近7000亿美元,亏出了一个沙特的全年GDP;

同时一年印刷了超过5万亿美元流动至全球,印出了一个日本的全年GDP;

如果美国这样的国家是一个内向型或者说是内循环国家,早已崩溃。

对于中美博弈的关键,美国本身是没有制造能力的,美国只提供少部分的顶端制造产品,需求量非常有限。

如在医药领域,美国在抗击癌症、艾滋病等尖端科技上有突出表现,但是对于普通的青霉素这样的药物,美国完全依靠中国的供应链与制造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融是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的,一旦金融和制造业脱钩,美元将毫无意义与价值,仅仅是一张纸。

这也是为什么在最近的几个月时间,美国在中国碰了一鼻子灰但还是腆着脸想和中国谈的原因。

一旦美元不能换工业品,美元仅仅是一张纸而已。

所以,看清中美博弈的本质,美国的这个体系,是需要不断依靠外部力量输血,依靠掠夺来维持的,一旦不能抢劫,美国的体系就瞬间崩塌。

所以,中美博弈的根本,不是我们需要在军事上打败美国,或者说我们在经济上打败美国,呃......经济上我们早已经打败了美国,而关键点是:

美国失去抢劫的能力或让美国无法抢劫,美元就会失去流动性,美国自然就会崩溃。

就如同英国一样,曾经的全球霸主,一旦失去抢劫的能力,经济连年滑坡,去年GDP仅仅为2.63亿美元,这还是在吃过去几百年的老本,要知道,去年中国广东省的GDP就达到了1.7万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同富裕,是中国在未来的制胜牌。

昨天我写过,30年前,中国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建设,30年后,中国快速逆袭的根本原因是有14亿人口的全供应链单一市场,这让中国的工业,具备了无与伦比的规模优势。

而整个西方世界的人口,加起来不过11亿人口。

这很重要,但这还不够,中国的规模优势仅仅发挥了60%左右,因为我们还有近6亿人口的消费能力不足,还有数亿人刚脱贫,中高端产品他们无力消费。

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规模到现在仅仅发挥了60%左右的价值。

6亿人口,相当于6个日本市场;

2个美国市场;

7个德国市场;

8个英国市场;

现在如果中国的经济要再进一步,有两条选择:

选择一:找8个英国市场,而且对面一系列的关税、政治、法律、壁垒、文化差异等问题;

选择二:让6亿人民共同富裕,创造8个英国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一个更容易实现?

但是我们必须要说的是,共同富裕,是理想国家的终极梦想,这里有相当大的难度,其中最大的一个难度,其中最大的难度,就是与人性的斗争

因为资本主义是不加管控的人性,就比如潘一毛,一分钱都不给中国捐,就希望看中国人穷,自己优越感油然而生,穷人越多,他优越感越强,所以李加城这样的天然喜欢英国,他们对反感的就是中国的扶贫工作。

再比如去年的疫情,在中美两国是不同的对待,在中国感染了病毒,都是统一收治,一分钱都不用出,你要说这个制度好不好,当然好....

可是,如果你有10亿美元的身价呢?

你到美国可以享受特朗普那样的待遇,全球顶级医疗为你服务.....

那你觉得中国好还是美国好......

所以,共同富裕在很大程度上是逆人性的,就如同很多人痛骂资本家,其实他们并不是恨这个制度,而是恨自己不是资本家.....

这也是很多中产喜欢送孩子去英国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

人人都骂资本家,但90%的人骂资本家是因为自己不是资本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有了钱,在英国,阶层永远固化,鼓励贫富差距,能不好吗?

而且,共同富裕面对的一个敌人还有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效率与公平是相对的,绝对的公平,必然会是去效率,绝对的效率也必然会失去公平。

极端的例子就是美国和古巴,美国住一次院医院能扒你一层皮,导致每年近200万人偷渡出去看病,很多美国人选择的是古巴。

古巴做到了体制的公平,但是代价就是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活力不足,无法鼓励有能力的人先富起来,而且产生了大量的黑市经济和地下经济.....

再比如法国,税收极高,导致很多人移民跑路,而且移民们拿着补贴拼命生,法国经济越来越拉跨,到最后最后可能的就是变得都没有,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上涨几分钱的燃油税都能让整个法国大游行掀起黄马甲运动,因为真的没钱了。

尽管法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抢劫了几百年,积攒了几百年,也架不住这样折腾,经济在最近的20年一路滑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真正的难题,是一个14亿人国家的共同富裕,这对小国家很简单,对大国家来说难度很大。

如北欧国家,能够实现高福利,是因为人口几乎都在几百万以内,却掌握着丰富的资源,或石油、或林业、或矿业;

所以,共同富裕,是全人类的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能真正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要超过美国很简单,要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国家重提共同富裕,其中重点为第三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是市场分配,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工资和奖金;

第二次分配,是国家财政再分配,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用富裕省份的财政收入做中西部开发、对落后地区的扶贫工作......

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对困难人群有着重要的救济功能,因此,对共同富裕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或者我们简单一点来说,这个叫做慈善

这里,我们暂时不谈资产税、遗产税或房产税,这在未来是必须要推进的,我们谈三次分配,如果三次分配可以做好,这会对共同富裕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首先,这个慈善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美国式慈善,我专门写过一篇

慈善,美国最大的谎言

美国所谓的慈善基金,和慈善没有一毛钱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我开了公司,在美国可以叫坏土豆慈善基金,其实和公司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你以为我在做慈善,事实上我是在做生意......而这种行为在中国是不被允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善,能否在三次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我认为有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扶贫工作如果要长效开展,必须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工作;

中国的扶贫是做产业,给穷人持续创造财富的工作机会;

西方的扶贫是直接给钱;

哪个好呢?

其实很简单,就好比你大学毕业了如果找不到工作,你渴望的是给你3000块钱,还是有一个能挣3000块钱并能持续成长的工作平台?

所以,中国一直在做的是产业扶贫,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并不是给农民发钱,而是在乡村做基建,兴办产业,让大家有持续创收的工作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项工作原来95%以上都是政府独自在做,社会组织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而政府和企业是有分工的,在某些方面,尤其是非社会性的产业经营方面,企业天生就比政府的效率更高、灵活性更大

激活社会组织对扶贫事业的关注,将极大的提升国家的扶贫效率。

而往往我们的社会组织即使在做扶贫工作,往往是直接的投入性扶贫,而不是产业型扶贫,即在天灾的时候捐款捐物,这是不够的,只能缓解一时之急,只有产业才能真正的发挥持续扶贫的作用。

捐钱捐物是输血;

产业扶贫才是造血;

一个乡村,仅仅是给补助是脱不了贫的,是需要帮这个乡村建立持续稳定的产业,找到乡村的定位,目前的这项工作,基本全是政府在做,而社会组织没有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而所有的社会企业愿意参与进来的时候,扶贫的效率将至少提升10倍。

社会组织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并有更系统的商业思维,但如何让社会组织或者说企业参与进来,这就是为什么我重点谈价值观问题。

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横行的社会,慈善是不可能有带动作用的。

因为,这种价值观是谁有钱就是有本事,就值得学习,谁慈善谁傻。

如果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做人就学杜月笙,胡适之后,再无大师这样的混蛋逻辑,三次分配就不可能开展起来。

但是如果仅仅靠道德,靠自律,也做不起来,必须对愿意做慈善,做扶贫的企业有真正的正向回馈,才会鼓励更多的人参与。

所有的社会大众,消费者都尊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与个人,有强烈的欲望去让他们成功,这个社会将无比美好。

什么样的三次分配是一个好的案例,我认为就是最近的鸿星尔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汶川地震,鸿星尔克捐助300万现金与300万物资;

2013年,鸿星尔克向福建残联捐助2500万元物资;

2018年,向残疾人家庭捐助6000万元服装;

2019年,向残联捐赠1亿元;

2020年武汉疫情,鸿星尔克捐助1000万物资;

2021年,捐助1亿元用于扶贫助残;

2021年河南水灾,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物资;

终于,在河南水灾之后,广大消费者发现了这家一直亏损,却一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然后,订单像雪片一样的朝鸿星尔克奔涌而来!

消费者买的是鸿星尔克的鞋子吗?

的确,鸿星尔克的产品物美价优,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是鸿星尔克的行为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消费者会想:一个对社会和大众如此负责的厂家,做出来的产品会差吗?

或者再直接点来说,消费者已经给鸿星尔克打上了标贴:

我为有这样的中国企业而自豪,我用这样的企业的产品,我分享了企业的荣誉。

鸿星尔克不断的为社会做贡献,我用了鸿星尔克的产品,我就是在支持为社会做贡献的产品,我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也可以说,消费者想的是:

这样帮助社会,帮助国家的企业,我们必须要让它成功过。

这样的企业居然亏损,我们不答应!!

中国,从来没有大而不倒,但当14亿人民都认同并支持一个企业的时候,这个企业想死都死不了。

这种品牌的无形价值,是普通的产品做不来的。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就是鸿星尔克的标签,看到这样的企业卖更多的产品,大家都愿意支持。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循环。

企业赚了钱,回馈社会;

消费者认同企业的行为,为这样的企业助力,所有人都希望这样的企业成功;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成自己更好的品牌价值,赚更多的钱,对社会给予更大的回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说,很遗憾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是做工业品的,如果曹德旺是做消费品,他100亿的善款一定会让他的产品卖到爆,消费者会疯狂的对他进行支持,因为所有人都相信:

我支持曹德旺,他不会辜负我们的支持,接下来他会拿200亿出来。

或者说,在这个网红经济时代,什么样的网红值得肯定和鼓励?

为什么我们喜欢吴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汶川地震后,吴京亲赴汶川救灾。

他跟随志愿者搬运救助物资、修复灾地桩子……

不怕辛苦,专门挑高强度的体力活干。

实在累得撑不住了,就干脆以地为席,睡在树下的水泥花坛上。

没人看得出他是一个武打明星,只知道他随和能干,力气大。

他在汶川做的这些事情,鲜为人知,后来也几乎没有提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是,这样有家国情怀的明星,这样的明星,他不成功,人民不答应。

而不是去捧流量明星的臭脚。

让有社会责任感,愿意回馈社会的个人和组织走得更长远。

而不是原来,不看企业做了什么,只看企业挣了多少钱。

不看品性如何,只看谁是首富。

谁的钱多,谁说的话就是对的,谁就全网被跪舔,被喊爸爸。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就和做人就学杜月笙是一个道理。

不问对错,只问结果。

要实现共同富裕,里面有一个基本点,就是:

什么样的企业或组织,是受人尊重的?

什么样的人或偶像,是值得学习的?

在最近的8年时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开始有了全面的扭转,而标志性的节点,就是既打苍蝇,也打老虎,到2018年的扫黑除恶、2020年抗疫成功,除此之外,是近期连续的一系列工作。

治理饭圈文化的决心;

对不良企业垄断的重拳出击;

对一系列诋毁英雄的小丑的严惩;

这一切,将正本清源,重塑中华的价值观。

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鸿星尔克一周至少销售7700万;

诋毁新疆棉,侮辱中国消费者的阿迪达斯销售额狂降16%,耐克的增速明显放缓,在天猫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9%。

这一切,是因为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当然,现在仅仅是开始。

在未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正确的引导个人和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建立完善的法规与制度,进行有效的引导.....

但现在已经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在10年前,别说阿迪达斯抵制新疆棉,就算直接辱华,销量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因为那还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价值观时代,他骂中国,关我屁事的思潮才是主流。

其实现在,鸿星尔克是开了一个头,告诉所有的企业,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必然给这样的企业给予回馈。

而这种价值观,我认为是在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未来必然失去市场。

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才是中华文明的传统。

也是与西方世界的本质不同。

但,这种价值观的搭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成的,因为我们现在的使命,本来就是历史上最难的事情,第一,我们需要与人性之恶逆向而行,第二,我们需要完成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伟业,一个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不对外抢劫,不对外掠夺,却实现了人类的终极理想。

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智慧。

从最近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到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政策的出台,我们看到了方向,让我坚信在未来的15年内,这个目标将初步达成。

而这种目标的达成,会将西方世界强加于世界300年的丛林法则彻底打烂。

而当6亿人口分享共同富裕的成果时,我们将重新获得一个全新的庞大市场,中美博弈将不会有任何悬念,美元霸权将自动失效。

只有我们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就是中华文明真正碾压了西方文明,也实现了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在兼顾效率的前提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这,才是我们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