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开始出现疲软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为79,283辆,同比下滑15%,成为其全球唯一负增长的细分市场。另外,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全球销量为77,640辆,同比下降4%。在中国市场,保时捷仅交付了16,340辆车,同比下滑幅度高达24%。

傲慢的保时捷

傲慢的保时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引领时尚潮流的保时捷销售,如今却被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大规模降价信息,甚至有销售人员离开保时捷,加入新生代汽车品牌的浪潮中。这并非个别案例,而是市场压力下销售体系的整体崩溃。

保时捷的失宠并非一时之间的巧合,而是多年傲慢态度和固守传统的积累。在这个新能源、智能化浪潮滚滚而来的时代,保时捷过于依赖传统燃油车型,对新能源转型的迟疑和不足,导致在中国市场失去了先机。

更为致命的是,保时捷过于高傲的销售策略。通过频繁的增项配置、高昂的附加费用,保时捷试图通过奢侈定价维持品牌形象。然而,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并不再轻信这一套,他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购车决策,更加注重性价比。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保时捷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令人质疑。一方面,他们在产品定义上坚持高姿态和高价值,试图保持自己超豪华品牌的形象。然而,中国市场日新月异,消费者不再买账,他们需要更注重产品本身的体验,而不是虚高的品牌光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保时捷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也需反思。强制加价、强制选配、捆绑购车礼包等策略,使得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逐渐瓦解。在中国市场,傲慢不再是时尚,而是导致保时捷失宠的根本原因。

国产新能源冲击

国产新能源冲击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中国市场汽车产业的一场革命,而保时捷却未能及时跟随潮流。纵观市场,奔驰、宝马等豪车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迎接新能源浪潮,保持了较好的市场表现。而保时捷则在新能源转型上犹豫不决,导致Taycan等纯电车型的销售不及预期。

保时捷在面对新兴电动汽车品牌竞争时,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其他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而保时捷却在新能源领域显得相对滞后。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电动汽车时更加倾向于那些具有先进技术和更具创新性的品牌,而非守旧的豪车制造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并非保时捷的唯一困境。在产品升级和换代方面,保时捷似乎也陷入了混乱之中。市场需要新鲜感,但保时捷的产品线似乎没有及时跟上这一步伐。纵观最近的产品发布,帕拉梅拉和911的改款并未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消费者的新奇感明显降低。

中国市场是保时捷发展历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篇章,然而,这也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国的汽车产业在迅速崛起,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保时捷若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认真对待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推陈出新。

或许,这个困境也是一次警醒。对于保时捷而言,不仅是改变产品策略,还需要调整品牌态度。过去的傲慢或许曾是品牌成功的一部分,但如今,却可能成为其失败的根源。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更加理性、注重性价比,而不再愿意为品牌溢价单纯埋单。

在新能源领域,保时捷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并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产品。在产品定位上,也需要更灵活,更贴近消费者的期望。与其坚持传统,不如勇敢创新,迎接未来汽车产业的挑战。

豪车回归合理溢价

豪车回归合理溢价

从2023年销量来看,第一梯队的A地位依然稳固。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451.6万辆,同比增长15.4%,高端市场需求仍然旺盛。而A已包揽过半市场份额,虽然除了奥迪之外,宝马奔驰仅同比微增,但大盘较稳,2024年预计也将能延续此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外界更担忧的是A的电动化转型,目前在它们的销量大盘中,新能源车占比以及销量含金量都亟需提升。一方面,新能源渗透率在A中并不高,2023年整体销量和纯电动车销量最好的宝马电动车销量约10万辆占总销量的12.1%而奥迪最主要的e-tron系列交付量为3.1万辆占比4.3%奔驰虽有纯电车年度交付翻番的成绩但和整体相比也仍然微小。另一方面不管是哪家的新能源车基本都是以价换量终端让利30%-40%是常事比如热销的宝马iX3宝马i3都是降价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也急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产品更新是首要的。宝马纯电5系已上市来自PPE平台的奥迪Q6L e-tron还有来自奔驰高端阵营的电动大G迈巴赫EQS纯电SUV也将于今年登场大家都集中在高端电动车上发力。

高端市场本就是A的大本营但在新能源领域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有限有时一个炫技的大屏一个大到足以5座当7座用的空间远胜看不见的底盘调校等机械素质。所以轱辘哥不免担心2024年A计划推出的这些高端纯电车能为品牌挣得多少销量呢?比如宝马i5虽实现油电同价但售价仍高达40多万仅此一点就能让i5在20多万的比亚迪汉30多万的极氪001等车型面前黯然让消费者却步。

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等是传统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代表在理想问界等新势力之流出现之前它们也是在艰难地分食豪华车市场份额全年能卖20万辆就几乎已触顶。

而2023年新势力中的两家高端代表——理想汽车全年交付超过37万台问界全年交付9.4万台对传统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冲击明显而且后者无一不面临要销量还是要利润的困境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选择要销量的为大多数。比如凯迪拉克CT5终端就有数万的优惠近日官方还宣布猛降7万以往坚挺的雷克萨斯其销量支柱ES也有四五万左右的优惠。

2023年超豪华市场的整体销量下降14%是近五年内的首次下滑。宾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都同比下滑而且大多是两位数的跌幅。其中宾利2023年在中国的销量下滑15%法拉利三年来首次在华销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