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世家

吴世家

杨吴(902—937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吴太祖杨行密所建,定都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历经四主,享国三十五年,是五代前期南方最强大的政权,是“十国”的第一国,史称南吴。疆域囊括今江西省全境、湖北省东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完全占据东南最富有的地方。《新五代史·吴世家》一卷,记载杨吴几位国主的事迹。

杨行密(852—905年),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的奠基者,史称南吴太祖。

杨行密出身于农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身材高大,天生神力,能举百斤重物,一天行走三百里路。

唐僖宗年间,杨行密在江淮地区参加农民起义,失败后被捕入狱。当地刺史因为他容貌奇特,释放了他。

此后,杨行密应募参军,军吏暗中使坏,他一怒之下杀了军吏,再次起兵作乱。刺史吓得弃城而逃,杨行密占领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当时唐朝已经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朝廷顺势让杨行密担任了庐州刺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淮南(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节度使高骈是当地的最高长官,遭到部下毕世铎反叛,便立刻上书朝廷,请求让杨行密协理军务。杨行密率领数千兵马前去驰援,毕世铎早已安排兵马驻守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囚禁了高骈,杨行密无法进入,只能在城外屯军。

毕世铎派出数万兵马攻打杨行密,杨行密假装不敌,弃寨逃跑,毕世铎的兵卒缺粮已久,争相进入军寨抢粮。杨行密趁机反攻,大败毕世铎。毕世铎逃回扬州城,一怒之下杀死高骈。

杨行密听闻高骈被害,命令全军身着白色孝衣守孝三天,而后化悲痛为力量,再次进攻,最终占领扬州。

扬州经过连年战乱,早已民不聊生,当地百姓易子而食。见此惨状,杨行密认为此地难守,想要离开。其间,毕世铎卷土重来,部队军心不稳,杨行密很是担心。他的门客袁袭认为,旧地庐州粮草充盈,城池完好,仍然可以作为大本营,杨行密这才撤回庐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行密在庐州待了很久,眼见各地藩镇相互兼并残杀,想到自己不能坐等死亡,又不知道何去何从,感到很迷茫,再次向袁袭询问:“我想星夜兼程,向西夺取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你意下如何?”袁袭经过分析,认为攻打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更合适,杨行密听从,成功占领宣州。

不久,朝廷任命他担任宣州观察使。杨行密派遣部将,逐步占据淮南各州,势力逐渐扩大。

892年,唐朝任命杨行密担任淮南节度使,入驻扬州,正式成为一方藩镇。此后,杨行密和南边的邻居镇东军(今浙江省东部)节度使钱鏐多次交战,双方实力相当,难分伯仲。其间,杨行密的部下冯弘铎叛变,战败后打算投海,杨行密亲自拦下他,大度地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过是一次战败,何苦跑到岛上去呢?我的府上虽然不大,还可以容纳你。”冯弘铎深受感动,重回杨行密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2年,唐昭宗册封杨行密为吴王,下令他征讨大军阀梁王朱温。不久,将领田頵背叛杨行密,抓住杨行密部下李神福的妻儿,以此胁迫他,李神福说:“我自小卒起,便跟着吴王起事。如今已成大将,又怎么能因为顾念妻儿而背叛吴王的恩义呢?”说罢,立刻斩杀田的使者,自绝退路。

恰逢钱的部将徐绾也造反,为了防止徐绾投降杨行密,钱主动派儿子出使,请求联姻,杨行密欣然同意。后来,徐绾果然主动联络田。等到杨行密平定田后,抓获徐绾,将他送给钱,钱终将徐绾斩首。自此,杨行密与钱讲和,两国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共处关系。

自田等人相继叛变后,杨行密怀疑小舅子朱延寿也有反心。每次接见朱延寿的使者,杨行密都假装有眼疾,时而看错东西,时而撞柱倒地,众人都相信了他的伪装。杨行密常常对着朱夫人痛哭流涕:“我的事业如此成功,偏偏眼睛患有疾病,看来上天这是要亡我啊!我的儿子们都不能成大事,如果能将毕生的基业托付给朱延寿,死而无憾!”朱夫人听后非常高兴,忙召唤弟弟前来。朱延寿刚到,就被等候已久的杨行密刺杀。自此,杨行密身边的叛逆之臣基本被清理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年来,杨行密打着拥唐讨逆的旗帜,收揽各地小军阀,扩充了实力;又多次击败梁王朱温,稳住了自己的地盘。杨行密出身低微,驻守江淮后,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经济,民众得以生息,社会秩序基本稳定。

905年,杨行密病故,终年五十四岁。927年,杨行密的儿子杨溥继位,追尊庙号太祖。

杨行密身处唐末乱世,在江淮地区实施割据,阻止了中原军阀朱温南进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南方的安定。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九册《旧五代史》,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