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雪峰与皎然的对话
故事背景
禅宗公案是禅宗中用以指导修行和启发悟性的对话或故事。
这则公案中,雪峰禅师向皎然禅师提出关于禅理的问题,而皎然禅师以禅宗特有的方式回答。
白话文解析
雪峰禅师询问皎然禅师:“当所有的景象和境界都消失了,那剩下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在探讨当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感知都不复存在时,真实的本性是什么。
皎然禅师回答说:“让我过去,我们可以再讨论。”这里的“放皎然过”是一种禅宗的表达方式,意思是请求对方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不要执着于文字和概念。
雪峰禅师追问:“你让我过去,我们怎么讨论?”他想要了解皎然禅师打算如何继续这个话题。
皎然禅师回答:“皎然也让你过去。”这表明皎然禅师同样不执着于这个问题,他们彼此都放下了对这个问题的执着。
雪峰禅师对皎然禅师的回答表示深深的认可,这表明皎然禅师已经达到了一种不执着于文字和概念的境界。后来,皎然禅师在长生山继续他的修行和教导。
幽默解读
这则公案可以想象成两位禅师在玩一场禅宗版的“捉迷藏”。
雪峰禅师问:“当一切都消失了,剩下的是什么?”
皎然禅师机智地回答:“让我躲过去,我们再聊。”
雪峰禅师追问:“你躲过去了,我们怎么聊?”皎然禅师回答:“我也让你躲过去。”
两位禅师就这样互相“放行”,在禅的世界里自由游走。
原文
雪峰禅师问皎然禅师:“光境俱亡,复是何物?”
皎然禅师答:“放皎然过,敢有商量。”
雪峰禅师问:“许汝过作么生商量?”
皎然禅师答:“皎然亦放和尚过。”
雪峰深许之,寻受记止于长生山分化焉。
结语
这则公案体现了禅宗中“放下”的教义,即不执着于文字和概念,而是直接体验和认识真实的本性。
它提醒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要超越对问题和答案的执着,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自由。愿我们都能从这则公案中获得启示,学会放下,体验禅宗的真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