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腹胀是许多患者在手术后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常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由于胃肠道蠕动受抑制肠腔内积气不能排出所致。同时,肠道蠕动减缓以及患者术后的活动减少等原因也会加重腹胀的症状。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术后腹胀的解决办法,5个小妙招让你“消消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术前积极预防,做好胃肠道准备

术前几天,按要求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戒酒戒烟,保持良好心态,保证睡眠充足,调整排便习惯。术前晚,按手术要求进行口服泻药或用开塞露进行协助排便。

02

术后增加活动

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气。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散步、站立等活动。但请注意,活动过程中要避免对手术伤口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可使用腹带减少腹部压力。病情不允许下地时,可予以半坐卧位,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03

中医外治法积极干预

吴茱萸与粗盐混合加热后热熨。具有行气除湿、温经通络、缓解腹胀、腹痛等作用。使用该中药包热敷结合按腹部摩,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气。

04

科学认识腹内压力,量力“吃”

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为密闭的腹腔内的压力,腹内压可随呼吸变化,应在仰卧位呼气末、腹腔松弛状态下进行测量,测量零点与腋中线平行。适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评估、饮食指导及营养干预。医生护士根据患者的腹内压力,腹围,肠鸣音的次数综合评估患者的肠蠕动状况,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

以往的经验,往往是以患者是否恢复肛门排气来进行饮食指导。但患者往往不清楚自己是否已经恢复肛门排气,只能一直“饿”着。现在,对于腹内压Ⅰ级(12-15 mmHg),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护士指导患者进食一些“清饮料”(电解质饮品),再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肠道蠕动情况,逐步建议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患者可以轻松放心地吃。

05

调整患者内环境,助力解“气”

术后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低钠血症也会引起腹胀。因此,术后一般都会进行抽血检验了解患者电解质情况,结合患者身高、体重、BMI情况,计算患者需要的热量,给患者调整好内环境,保护细胞,促进康复。

记住,术后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相信你一定能够很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