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六位代表性艺术家:马库斯·吕佩尔茨、约尔格·伊门多夫、安塞尔姆·基弗、A·R·彭克、西格玛·波尔克、乔治·巴塞利茨

马库斯·吕佩尔兹(Markus Lüpertz)▼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库斯·吕佩尔兹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七岁时随父母迁居西德。他从1956-1961年先后在克莱菲尔德和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学院学习。21岁时,吕佩茨到了西柏林并开始了他所谓的"颂赞绘画"。这种绘画对他来说,意味着结构形式与颂赞表现的合一。1964年他与他的艺术家同事在柏林共同创办了一间画廊。从1981年始从事雕塑创作,1995年他的雕塑艺术达到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园风光·二》,275x201cm,布面油画,1969

自1974年吕佩尔茨开始从事教育事业,1986年以来一直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教授。他创作的精品系列绘画是90年代的"没有妇女的男人-帕西法尔"。吕佩尔兹获得过众多奖项和赞誉,其中包括德国艺术协会的克林特奖,现生活工作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卡尔斯鲁尔和柏林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淋浴间》,173x82cm,纸本油画,19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珊娜》,203x247cm,纸本油画,20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音乐手》,270x150x430cm,青铜雕塑,2014

约尔格·伊门多夫(JörgImmendorf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尔格·伊门多夫,1945年生于德国布勒克得,1964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是博伊斯的门生。60年代参加了博伊斯倡导的“行为艺术运动”,然而很快发现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在别的地方,于1977年开始架上绘画的创作。七十年代末开始,与巴塞利玆、吕佩尔玆、里希特、基弗、波尔克、彭克等人,共同创造了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潮流。伊门多夫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的一些形式技巧,不同的是,在内容上更加关注德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氛围。政治是伊门多夫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德国咖啡馆》是其代表作,对德国社会现状作了概括性地描述和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的《德国咖啡馆》系列则通过分割的画面表现出对德国分裂的批评态度

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弗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美术家,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更浓厚而微妙的政治内容。70年代他就创作了一系列神化战时德国冒险行为的作品,既含讽刺,又有歌颂。80年代,基弗反复表现的主题是对大屠杀的记忆。相比之下,战后出生的费廷的作品政治内容较少,人们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是一个画家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他存在的社会,他也一直抗议柏林墙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新表现主义画家来说,艺术不是用来装饰的手段,而是经过周密思考的宣言。这也决定了在表现手法上他们必须要打破传统,选择最适合表现自己内容题材的物质材料来突出主题,如基弗就常用稻草、铅等材料,从内容到表现手法上都突出和表现个性,展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是近几年来,这种过于激进的趋势有所减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R·彭克(A R Penc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R.彭克,1939年生于德累斯顿,在东德接受艺术教育,后来到了西德。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彭克参与创造了德国新表现主义美术潮流。在原来表现主义的基础上,他参照了未来主义﹑形而上画派的表现语言,吸收了50年代以来一些流派的手法,使现代艺术具有新的反叛精神。A.R.彭克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对原始艺术的热爱,重新在自己的画中复苏了表意符号、象形符号和书法,让人回想起洞穴文化、古埃及、玛雅和非洲的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相信原始人的精神同现代人是类似的,而原始图像对二者而言同样可懂。此外,彭克认为这一主题传达了冷战时代的恐怖与隔离的心理经验,特别是德国一分为二之后的情况。所以,他的作品是其新表现主义同伴们所共有的危机心态的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格玛·波尔克是画家、摄影师及版画家,是上世纪60年代"资本现实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性艺术家之一,在德国享有盛誉。波尔克1941年出生于奥莱希尼察(现波兰境内),1953年搬至德国维利希,同时给一名玻璃画家当学徒。波尔克后来到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求学,并创作出他的第一件资本现实主义作品,其作品针对于社会写实主义和波普艺术有着反讽的意味。在1963年的一次展览中,波尔克组织格哈德·里希特和康拉德·菲舍尔对德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进行了直观的评论,这些早期作品已经呈现了波尔克标志性的幽默与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作品包含日常生活场景及批量化生产的对象,也很符合他在墙纸或织物上使用胶印技术进行绘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巴塞利茨(Georg Baselitz)▼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巴塞利兹,1938年生于德国的萨克森,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代表性人物之一。1958年,20岁时穿越柏林墙从东德到了西德。1964年,他开始画笨拙粗鲁的农民、牧人和猎人。1965年,他发展出一种颇具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将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被焚毁的德国土地和风景上重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巴塞利兹尝试用一种"形象倒置"的方法创作绘画。在这样的画作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颠倒,强烈的色彩和宽大而粗犷的笔触渲染出独特的画面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50年代出生的画家们,如彼得·舍凡利耶、托马斯·辛德勒的作品比起他们的前辈来显得有所克制。他们更喜欢离奇、充满诗意的题材,作品更强调线条、趋向古典意味,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师长光芒四射使他们另辟蹊径。另一方面不关心政治也与当代青年游戏人生、寻求刺激的态度有关。在美国的新表现主义画家群中,D.萨勒和J.施纳贝尔最负盛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味与气象:绘画语言研究展”,从学术的角度审视艺术作品背后的内在结构与关联性,汇聚不同表现形式与风格面貌的绘画作品,凭藉直观的对比与对话,探索绘画语言所蕴含的意味与表达的深度,并探寻集体视觉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气象。在前两场的直播中,直播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通过主播的讲解能够更深入的体会到艺术的价值。直播展览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其他观众进行讨论,共同分享这场视觉和知识的盛宴。

“意味与气象:绘画语言研究展④”,将于6月11日19:00开播,继续现场导览并探讨绘画语言所蕴含的意味与表达的深度,以及整体气象。欢迎大家预约。

联系电话:010-89515619

收藏热线:13522454081(微信同号)

地址:北京市宋庄国际艺术区龙吟雅风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