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各国的合作交流不断加深。近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合作也提上新高度。国际合作中跨文化交流的意义日益凸显。高校如何就国际合作跨文化交流开展教学,成为重要议题。

“一带一路”文化成为各高校教学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带一路”文化成为各高校教学重点

背景与痛点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往往有着不同的居住风俗。受制于表现形式,传统的书本教学往往难以直观地呈现不同居住文化的特异性。在现实中复杂多变的室内环境,无法通过艰涩的专有名词,让学生轻易理解、记忆。室内的构件细节与整体环境的有机结合,也难以具象化进行课堂教学呈现。

解决方案:原则与方针

对此,恒点与淮阴师范学院共同设计开发“一带一路地域文化视阈下居住空间风格的虚拟呈现与仿真设计”,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将跨时空、跨地域的多种居住文化、风俗,予以直观、具象的呈现。

通过这套实验系统,学生学习不同地域居住空间风格,进而自主完成一套居住空间风格的设计,实现对专业技能的应用化把控。

一带一路地域文化视阈下居住空间风格的虚拟呈现与仿真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带一路地域文化视阈下居住空间风格的虚拟呈现与仿真设计

本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知行合一”为教学结果导向,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并解决不同设计风格实践问题的能力,采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居住空间的高度仿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并依托项目团队前期教学成果积累的虚拟呈现与仿真设计,为学生获得调研、设计、体验、评价的真实学习经历提供技术支持。

解决方案:设计亮点

本设计采用沉浸式学习法,通过全方位的视角以及高度仿真的模拟,呈现贴近现实的多样居住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格进行了解、对客户背景及设计需求进行采集,完成一套风格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居住空间设计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可以控制变量,在限定空间的原始框架图上让使用者改变风格或限定单一风格进行多种户型自主操作设计。结合人机工程学、室内陈设设计内容完成空间的硬装装修和软装搭配,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虚拟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方案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住空间方案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评分表内的细则可直观反映出操作者对风格的把控程度,将审美、风格等一系列不可直观反映的元素通过评分表细则反映的结论表现出来,操作者根据此结论不断改进并提高对风格的把控能力,以达到实验目的。

模拟实际工作流程,接待虚拟客户围绕其需求来进行一套风格明确的居住空间风格设计,实验将实际教学中难以接触和接收的顾客需求以一套口语化的文字等效替代,让学生能根据虚拟客户的需求来进行分析操作,以达到理论与实践接轨的教学要求。

通过模拟并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地域居住空间风格类比全球的不同地域文化居住空间风格,使实验具备完整性和全面性。在风格设计实验模块中,操作者可通过比较同种风格、陈设的不同质感与效果以提高对材质与审美的把控能力。

居住空间布局虚拟仿真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住空间布局虚拟仿真实验

结语

在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跨国合作大背景下,恒点也尝试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走出去”。

如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开展合作过程中,共同创新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聚焦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发挥专业优势。

全国首个“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校长研修班等成果也相继落地,助力高校“一带一路”急需的数字化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