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今天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应该读四部书:一部是《论语》,一部《孟子》,第三部是《老子》,第四部是《庄子》。读了这面,还应读那面,这就叫“一阴一阳”,在中国思想界里,一正一反,一积极一消极。

(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

一、《论语》: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人,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不论枕上、厕上、舟车上,任何处,可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二章。整部论语,共四百九十八章;但有重复的。有甚多是一句一章,两句一章的。再把读不懂的暂时跳过,至少每年可读论语一遍。自二十岁到六十岁,应可读论语四十遍。若其人生活,和书本文字隔离不太远,能在每星期抽出一小时工夫,应可读论语一篇。整部论语共二十篇,一年以五十一星期计,两年应可读论语五遍。自二十到六十,应可读论语一百遍。

——钱穆《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

舍《论语》则孔子为人之精神,及其思想之大要,亦将无所考见。孔子人格之伟大,与其思想行事影响于后世之隆久,宜为含识之伦所共认,则《论语》之价值,亦从可想见。

——钱穆《四书释义》

推荐读本:

(1)钱穆 著,《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2)[宋] 朱熹 集注,《论语集注》:结合《孔子世家》读《论语集注》,是解读《论语》的佳径。

(3)[三国魏] 何晏 集解,虞思征 整理,《论语集解》(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论语集解》是现存最早的关于《论语》的注释之作,三国魏何晏领衔,孙邕、郑冲、曹羲、荀凱参与其事,博采汉魏间孔安国、马融、包咸、周氏、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八家之说。

(4)黄瑞云 评注,《论语本原》:辨正历代注疏中的误解,对孔子的所有言论综合地加以分析,根据义理对各章次重新进行了编排和联系。

二、《孟子》:被誉为“儒家学说代表作、传统散文写作之高峰”。

“爱”与“敬”是人心所固有,所同有。从爱生“仁”,从敬生“义”。只要把仁与义推扩到全人生,人生问题也没有不能解决的。爱与敬便是孟子之所谓“善”。

——钱穆《中国思想史》

窃谓此后学者欲上窥中国古先圣哲微言大义,藉此探求中国文化渊旨,自当先《论语》,次《孟子》。此两书,不仅为儒家之正统,亦为中国文化精神结晶所在,断当奉为无上之盛典。

——钱穆《四书释义》

孟子之学,辜较言之,所为有大贡献于后世人群者,厥要有三。

一曰发明性善之义。此乃中国传统政教纲领,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所依寄,而其义首由孟子畅发之

二曰孟子言养气。人类之于宇宙,个人之于社会,其小藐焉,其暂忽焉;而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三曰孟子言知言。……人必能知言而后可以卓然自出于群言之表,不夺不惑,有以养其浩然之气,而尽吾性以极乎善也。

——钱穆《四书释义》

推荐读本:

(1)周淑萍 党怀兴 校订,缪天绶 选注,《孟子》(学生国学丛书新编):本书选文以表见《孟子》其书、其作者之思想精神、文学艺术为准,一改以往选本按《孟子》原书篇章次序摘录编排的选文方式。

(2)方勇 评注,《孟子》(诸子现代版丛书):吸收借鉴古今校注和最新研究成果,立足经典传承,着眼文化普及,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普及读本。

(3)[东汉] 赵岐 章句,陆杰 整理,《孟子章句》(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以现存最早的《孟子》注本为底本,串讲文意,适合专业和非专业读者的繁体横排《孟子》古注本。

(4)黄瑞云 评注,《孟子本原》:一次对《孟子》的系统梳理,还原孟子的真实面貌。

三、《老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被誉为“万经之王”;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之一。

庄子·天下篇》又说他“以深为根,以约为纪”,那是对老子最扼要的评语。他的心智表现,是最深沉,而又最简约的。

——钱穆《中国思想史》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推荐读本:

(1)陈鼓应 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参照简帛本最新修订版):以王弼注本为主,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注释通俗易懂,今译文字优美,注释、引述学术容量大,既适合初学者,又可作为老庄学说深入研究的指南。

(2)汤漳平 王朝华 评注,《老子》(诸子现代版丛书):通过“题解”“原文”“注释”“译文”“评析”五大部分评析讲解,注重发掘老子思想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体现“诸子现代版丛书”之“现代”特色。

(3)黄瑞云 评注,《老子本原》:在训解词义时联系各章的前后内容,诠释章句时紧扣全书的整体思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辨正关于老子其人的各种谬说,对深邃的老子哲学进行了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的梳理。

(4)牟钟鉴 著,《老子新说》:牟钟鉴师从冯友兰、任继愈、朱伯崑诸教授。本书第一部分“正篇”是对《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分章解读;第二部分“辅篇”是对老子及其思想的评说,收录了作者的五篇文章。

四、《庄子》:道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中华元典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孟、杨、墨,其实全都偏在人生界,庄子思想却能更多注意到宇宙界。他常纵任他想象之所能及,来渲染此宇宙之无限。空间无限,时间无限,由此对比,显映出人生界之渺小与短暂,人生之有限。

——钱穆《中国思想史》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评庄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