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经常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

是因为孩子先天脾胃娇弱,加上后天喂养不当,很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积滞日久就会生热,出现内热的情况。

然而,很多家长给孩子清内热,都选择用一些清热的寒凉药物,这些药其实是治标不治本,反而还会伤害孩子的脾胃。

所以,中医提倡孩子能不吃药就不吃药,2碗“健脾清内热汤”完美解决孩子的内热积食的问题。

今天,邀请到宏韵中医儿科专家林晓洁主任,来聊聊孩子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调治比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诊上内热的孩子很常见,他们的症状大都是体质差、晚上睡觉不安稳、口干舌燥、口气重、爱长口腔溃疡、舌苔厚腻、舌尖红。

林晓洁主任指出,孩子的上火分为实火和虚火。

但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如果只是一味地清热降火,效果反而不理想,只有分清情况对症下药才有最好的疗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实火

实火的孩子:舌质较红,舌头有红点,舌体尖,舌苔厚腻。平时很容易感冒、扁桃体也会经常发炎,脾气也比较急躁。

林晓洁主任指出实火的孩子就是肝火旺

这类孩子要以清热降火,补充津液为主

百合绿豆粥

材料:鲜百合、绿豆、冰糖适量、大米适量。

做法:绿豆、百合煮15分种后,放入大米煮开转小火煮粘稠即可,适量放入冰糖。

功效: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虚火

虚火的孩子:舌质淡白,舌体胖,没有舌苔。平时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眼袋不仅大还会发紫。

林晓洁主任指出虚火的孩子就是阴虚体质,长期被津液耗伤所致。

这类孩子要以益气养血为主

沙参麦冬扁豆山药粥

材料:沙参、麦冬、白扁豆、干山药、粳米。

做法: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后,再加入粳米、白扁豆、干山药煮成粥即可。

功效:调补脾胃、滋补肾阴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无论实火、虚火,都要重视消积健脾

重视健脾,不仅是因为怕积食,还因为脾阴为后天阴液之本,阴虚的孩子大多为脾阴虚,说到底还是脾的问题,

林晓洁主任从事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40年,对调理改善孩子积食、脾胃虚弱、发育迟缓等问题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