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某些不明原因,雅典自从公元前5世纪50年代起就对西西里抱有略显阴险的兴趣,那时候雅典出人意料地与赛杰斯塔签署了一项友好条约。一系列类似的条约紧随其后,在公元前427年伦蒂尼请求帮助抵御叙拉古的攻击时,雅典立刻派出了二十艘船。

这大概在任何时候都会显得慷慨,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四年,当雅典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时,这简直可以说是惊天动地。修昔底德不怎么让人信服地声称,雅典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阻止西西里粮食被输送给雅典的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伯罗奔尼撒战争基本上来说就是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争斗,直到公元前415年都对西西里没什么影响。然而在前一年,西西里岛西部的两座城邦赛杰斯塔和塞利农特之间开始发生冲突。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作为两座城市之中较弱小的那一个,赛杰斯塔先向阿克拉加斯、叙拉古和迦太基求助,然而石沉大海,最终在绝望之中向雅典派出了使团。

雅典理论上来说还处于战争状态,但战火让位于一段不稳定的休战时期,而雅典现在有一大批感到无聊、需要工作的年轻军人。雅典还拥有一位让人眼花缭乱的年轻议员,名叫亚西比德,他是伟大的伯里克利的养子。亚西比德大力支持对西西里发动大规模远征。他对西西里人印象不佳;而在对议事会的一次长篇演说里,他解释了原因:

虽然西西里的城市人口众多,但其居民鱼龙混杂,而且他们很乐意放弃旧的政体,接纳外来新事物。没有人真的觉得自己属于某座城市……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商谈要事时从来意见不一,完全无法作出任何统一的行动。 [1]

雅典人相信了他的话,发动了他们的远征。

赛杰斯塔的困境几乎瞬时被遗忘了。雅典人有更重要的目标。他们的目的很可能就是迫使整个西西里臣服,但很显然,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必须是岛上最重要的城市叙拉古。

于是,他们朝着叙拉古航行;但军队刚刚登陆,指挥官们就开始争吵。亚西比德,他们当中最优秀的人,差不多立刻面临渎神的指控,被召回雅典,没有在西西里战争中继续扮演任何角色;如果他参加了余下的战事,远征的结局或许会大为不同。

他的同僚将军们似乎都没有整体的进攻计划;他们踌躇耽搁了数周,让叙拉古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好稳固的防守,并向外界求援。拥有训练精良的陆军的斯巴达和拥有强大海军的科林斯很快作出了回应。雅典人很快发现,征服西西里,或者甚至只是叙拉古,根本就不像他们预想的那样轻而易举。

更何况,不像雅典,叙拉古拥有一位出类拔萃的指挥官。他叫赫莫克拉提斯。根据修昔底德的描述,赫莫克拉提斯足智多谋,拥有丰富的战争经验和万夫莫当的英勇。根据色诺芬的描述,赫莫克拉提斯细心、勤奋,而且作为一名将军,和他的士兵相处时出奇地平易近人。

在公元前415年他是最早向同胞警示雅典威胁的人之一,并且他下定决心,要趁着还有时间,将整个西西里(加上迦太基)联合起来对抗雅典。在这一点上他失败了。一些人忽视他,认为他杞人忧天;另一些人厌恶他,觉得他穷兵黩武。

这些疑虑似乎并没有淡化太多,因为叙拉古人根本不愿将最高指挥权赋予他,而仅仅把他选举为三名共享指挥权的将军之一。这个愚蠢透顶的安排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他受到掣肘。

战争持续了整整两年,雅典人至少有两次几乎攻下整座城市。公元前414年,叙拉古差点发生一场大规模奴隶起义。而在同一年的晚些时候,赫莫克拉提斯不得不议和。只有斯巴达将军古利普斯及时带着大规模增援抵达时,局势才得到挽救。

一开始古利普斯在叙拉古并不受欢迎,但他很快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专业军人。赫莫克拉提斯不得不放下自尊,接受古利普斯为自己的上级。正是这两个人的合作导致了雅典的失败,并且是一场让雅典花了很长时间才从之中恢复元气的惨败。

但还有其他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雅典士兵开始越来越思乡心切、士气低落,也愈发容易感染流行病,尤其是疟疾。这种病在雅典闻所未闻,但在西西里横行无忌。

最终,雅典指挥官承认失败,下达撤退的军令。但太迟了。叙拉古人及其盟军发动了一次突然的最后袭击;雅典舰队被困在港湾内,灰飞烟灭。接下来发生的就是一场屠杀。

在那之后,两位主要的雅典将军,尼基阿斯(尽管当时病重)和德摩斯梯尼被处死。而他们的士兵大约有七千人被俘,被强迫在城外条件恶劣的石灰石采矿场劳作。他们的镐印至今仍然可见。

随后的几个月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会死于天寒地冻。其余数不胜数的战俘则在额头被烙上马的印记,被卖为奴隶。(普鲁塔克声称有些幸运儿因为会背诵几段欧里庇得斯的剧作而被释放,可惜这并不可信。)修昔底德这样概括:“此役对胜利者来说极其光荣,对失败者来说则是最严重的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西里胜利了,暂时不会受到外国的侵略;但伯罗奔尼撒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而现在赋闲的赫莫克拉提斯获得了一支拥有二十艘三列桨座战船[2]的舰队的指挥权,在爱琴海为斯巴达作战。

两年间,他进展顺利;但在公元前410年,命运背叛了他。或许他当海军将领不像当陆军将领那样有才华;无论怎样,在马尔马拉海上库济库斯外海的一次残酷海战中,他的舰队被雅典舰队全歼。

他回到西西里,却发现叙拉古的城门对他紧闭。这大概是因为,尽管他的履历很辉煌,公民们不信任他的勃勃野心,担心他会自立为僭主。他们的担心可能有道理,但我们永远不能确定了。公元前407年,在一次坚定地强行入城的尝试中,他被包围,然后被杀死了。

在那命运攸关的一天,伴随赫莫克拉提斯左右的人中有一位二十四岁的高大红发年轻人,名叫狄奥尼修斯。近期一位传纪家认为他来自“并不显赫的小康之家”;据说,一天,一群蜜蜂附在他的马的鬃毛上,他从而认清了自己的命运[3]。

事实上,我们对他的家庭或是出身所知甚少,只知道他下定决心,要获得他的老上司赫莫克拉提斯曾追寻的全部荣耀,乃至更多。如果狄奥尼修斯回顾了之前的事件,他一定会清楚地认识到,雅典远征的失败和他的家乡只能勉强逃过一劫这两件事有着相同的原因:领导人无能,或领导人被束缚手脚而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干。

雅典的将军们关于该如何行动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他们当中最资深的尼基阿斯一直病得太重,无法统领全军。而另一方面,叙拉古拥有着赫莫克拉提斯这样卓越的军事家,却缩头缩脑地不敢让他全权负责。

这一切怎么会发生呢?年轻的狄奥尼修斯认为,问题的根源在民主制度。民主意味着不团结;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只有拥有绝对权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达成他最高的目标。

如果可以记载说雅典人耻辱的离去让西西里重归和平,那该多好啊。可叹的是事情并非如此。塞利农特和赛杰斯塔之间的旧日战火再度燃起,在公元前410年,绝望的赛杰斯塔又一次寻求帮助,这次找上了迦太基。

迦太基人作出了回应。他们七十年前灾难性的干预想必已被淡忘。第一年,他们只能派出一支匆忙凑齐的小规模军队;但公元前409年,就派遣了一支由他们的将军汉尼拔[4]率领的颇具规模的军队,刚过一个星期就把塞利农特焚为焦土。塞利农特城里没有逃难的居民都被屠杀。汉尼拔随即推进到希麦拉,在那里他的士兵再次屠城,然后回到北非过冬。

到这时候,迦太基人的血已经沸腾了;他们在西西里的事业还没有完结。公元前406年的春天,他们回来了,带着规模更为庞大的军队和一个新的目标——阿克拉加斯。这座城市长期繁荣,托了它在之前历次战争中一直小心翼翼保持中立的福。

叙拉古人挺身而出,去保卫阿克拉加斯。但叙拉古人厌恶地发现,阿克拉加斯的人一个指头也不肯动,愤怒的谴责也无济于事。他们优哉游哉太久了;或许他们变得过于喜爱自己举世闻名的奢靡生活,过于喜爱他们出口到希腊世界每一角落的极端舒适的床和靠垫。

在阿克拉加斯,一条当时的军规禁止士兵在站岗时携带超过三条毯子或超过两个枕头。在这种情况下,阿克拉加斯人不太可能有什么抵抗。结果就是,阿克拉加斯城被放弃了,随后被胜利的迦太基人洗劫一空。阿克拉加斯居民转移到伦蒂尼。据说,迦太基人带回家乡的不计其数艺术品中就有僭主法拉里斯把他的敌人放入活活烤死的那头青铜牛。

阿克拉加斯发生的的事件一定会对叙拉古产生影响,那里原本就不稳定的政局变得愈发混乱;此刻狄奥尼修斯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他没花多少功夫(因为他已经是政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让自己成功被选入城市的将军委员会,从那里到最高权力就只是一步之遥了。他没有任何犹豫就攫取了这个权力,这点几乎不用特别说明。

迦太基仍然在进军,几个月之后杰拉也会遭受与阿克拉加斯类似的命运。而且叙拉古极可能就是迦太基人接下来的目标。果然如此。但迦太基人突然改变了主意,打道回府了。他们为何这么做,我们并不清楚。古代编年史家狄奥多罗斯以阴暗的腔调提到了瘟疫爆发;但很有可能狄奥尼修斯和这件事情大有干系。

他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极有气概的人。他不太可能有能耐恐吓迦太基人,更不可能影响他们;但他的外交技巧或许能够让迦太基人相信,攻击他的城市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管事实如何,和约照样签了;而这一份和约标志了叙拉古第一次承认迦太基在西西里的行省。迦太基在西西里岛西端的定居点都将是迦太基的绝对领土。被征服的人民被允许回到各自的家乡,条件是他们不能给城市设防,并且要每年进贡。

相比之下,迦太基在叙拉古没有任何权力;狄奥尼修斯已经掌控了整个城市。西西里僭主的第二纪元来临了。

他不敢将自己的头颅托付给理发师,于是教会自己的女儿给他剃发。君王的女儿于是被贬低到女性理发师这样的服务行当,给她们的父亲修剪头发和胡须。他还更进一步:当她们长大之后,他拿走了刀具,规定她们只能用加热的核桃壳烫去他的胡须和头发。

他娶了两名妻子,阿丽斯托玛刻(来自他自己的城市)和洛克里的多丽丝。而到了晚上,他去找她们的时候,他要彻底检查所有东西。他在自己床的四周挖了宽广的壕沟,只能靠一座小木桥通过;当他把寝室的门关上之后,他亲手把桥移走。

这段文字摘自西塞罗的《图斯库鲁姆论辩》。要指出的是,这篇文章是在它描述的对象死了差不多四个世纪之后写成的。我们或许不能将其视为一则历史佚事,而只能把它看做一个例子,去说明围绕着那些非同凡响的人物会产生多么夸张的故事,尤其是当他们掌握权力足够久,到了半是传奇人物的时候。

叙拉古的狄奥尼修斯一世至少统治了三十八年,他在这段时间的僭主统治被狄奥多罗斯形容为“有史以来僭主统治中最为强盛和长久的”。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诚然,他具有一切必需的领袖素质:勇气、自信、聪明才智、坚决和辩才。这最后一点在希腊世界中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

但很显然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之后在少数(极为少数)的人身上也显现出来,像亚历山大大帝、尤利乌斯·恺撒和拿破仑这样的人。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个人魅力,或明星气质,或者随便什么。

事实上它是无法定义的;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我们就能认出它,而叙拉古的狄奥尼修斯一世毋庸置疑拥有这种气质。

[1]Thucydides, VI.17.(作者注)

[2]三列桨座战船是古代地中海的航海文明(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等)使用的一种桨帆船。战船每边有三排桨,一个人控制一支桨。此种战船在希波战争、雅典帝国兴亡中起到重要作用。

[3]蜜蜂和蜂蜜一直在西西里有着特殊的意义,自从不幸的伊卡洛斯的父亲代达罗斯向阿耳忒弥斯献上了一个金色蜂巢以来就是如此。(作者注)

[4]不要和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迦太基统帅,伟大的汉尼拔·巴卡相混淆。

西西里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简介 · · · · · ·

歌德说:“西西里是万物的关键。”西西里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是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踏脚石、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大门。它兼要塞、信息交换所和瞭望哨于一体。数千年来,西西里的战略位置吸引了各种文化、各个民族在这座岛屿上碰撞摩擦: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 西西里从属于所有这些势力,却未曾真正成为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一部分。

读懂西西里才能理解地中海世界的纷繁局势。从希腊的城邦到中世纪的多元文化贸易中心,从意大利统一运动到黑手党的崛起,诺里奇用他的灵巧与幽默,讲述出西西里漫长、忧伤但引人入胜的故事与历史。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John Julius Norwich,1929—2018),英国历史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在英国外交部任职。著作有《诺曼人在西西里》《撒哈拉》《英格兰南部建筑》《威尼斯史》《拜占庭史》等。他创作并主持过约三十部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诺里奇勋爵曾任“拯救威尼斯”基金会主席、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主席、国家名胜古迹信托机构执行委员会成员。他还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皇家地理学会和文物研究学会成员,获得过意大利共和国功勋勋章与英国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