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欣赏书画就是我的生活态度

作者/孙树恒

所谓现代人,思想不一定新。

我在诗书画和通俗文艺的圈子里,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感慨良多。

与那些书画家接触,他们都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背着一个大大的笔盒,但是精神矍铄,乐观豁达,脚步生风,“我们一起快乐的玩耍呀”

殊不知是到一个笔会,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的艺术生活。

我们在一起时间长了,才真正的理解了他们的苦辣酸甜,也感受到,当下的社会不缺面包,或许缺钱。但是最缺乏的是文化,这里说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加笔会的人都知道,我再笨也知道,现在人们对于字和画那么熟悉又陌生,有的人只会签个漂亮的名字,画一个粗线条的兔子,对行草隶篆分不清清楚,对锦绣河山不会欣赏,却却对一些文化垃圾包围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艺术修养。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艺术包容文化、哲学、宗教,但是可以理解王羲之《兰亭序》和梵高的向日葵,因为艺术记录人的情感。不同民族的文化、哲学、宗教不同,但是情感是一样的。

书画是一个充满危险和乐趣的旅程。沉浸在里面,不能自拔,有的人天赋聪颖,可能成功,有的人不适宜书画,就会困惑自己一生。太想成名了,就或许成为悲剧。

但是我相信自己,我是一个笨人,做事能做到更长远。我只想学会欣赏,不想直接练笔,看依然很有共鸣。明白一点,知道自己笨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聪明是世界上最笨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前阶段拜见一个书法家,他提醒我,学书法很难,可以学画画,涂鸦也是画。参加一个书法家培训班,他的学生小到六岁,大到八十多岁,他在点评每个人的作品时,都能看出学生都练习过什么体,习练时间,适合练习什么,有时候看到一些明显的、低级的、简单的错误,无论什么原因,都提醒一下。甚至有的学生不适宜练书法,因为没有天赋,想连个签名,写个春联还可以继续下去。从两个老师的指教,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而那些自视清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明明知道某个人不适合,却不给予警示或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绝不给予任何建议,会一直保持冷漠。我的内心被大大触动了一下,释然了很多过去的困惑。知名大家会有如此的观点,大概率是被生活磨砺过、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冷厉的感慨。他们是好意。我真的是怕了,虚荣心骤然无影无踪了,不想出这俗而又的“笨相”了。当然不是消极的,习练书画其实不消极,可能是一种不合适,这也是人生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画家既不偷懒,也不躺平。

生活最幽默,书画从一笔一划的条线开始。

凡事都要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的。写几笔,画几下,是成不了家的。

我看见许多书画家,每天都在写,都在画,而且是很努力、很勤奋的那种。

有书画家说,来了兴致能写一夜,画到凌晨。曙光初现,东方既白,书画已经上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他们发朋友圈、发快手,发抖音就能看出他们的生物钟和时间表

有的在家里的书房,有的在车库,有的在餐桌上,有的在诊所的办公桌上

有的是行书、有的是草书、有的是隶书,有的是楷书,有的是篆书,有的自称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画鱼,有的画骆驼,有的画人物,有的画蒙古马,有的画鸡,有的画牡丹,有的画荷花,有的画梅花,

每个书画家都像工匠,那么一天天练,一天天画,衡量文学艺术,如果变成匠人的话,是不是重视未知的领域,而不是已知的领域。

生命照常热烈,书画依旧绚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里面蕴藏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思想和情感都是每天在变化的。

生活是常读常新的,书画也是如此,我接触的有些书画家确实有那么一些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非常深刻。就像树的根须似的,能在大地上扎多么深,这棵树才能根深叶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走进机关、企业、学校、乡村、社区和军营、警营的活动中,有些书画家积极参与,不管是名家,还是曾经官员身份,都是温文尔雅的,表现的有教养、有礼貌、有分寸,和而可亲

对于牛掰的人,他们总是一副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对你的态度总是笑容可掬的模样。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产生任何不必要的争议。

智者,懂得谨守边界,更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过好自己,不执着,不较劲,是最明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是有名的书画家又是那么谦虚、低调,淡薄。无论别人书画怎么样,都要给予人家掌声和鼓励,点个赞、鼓个掌、发个表情包。

这就是对彼此的成全。

进而通过自己的结果去影响别人,而不是去改变别人,感觉自己的天地都比以前更宽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善良是要被人欺的,要做出一副专家,严肃的样子。

真正的智慧是善良而不软弱。

在各种笔会上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围观的人,恣意的评价书画,对要的书画,不尊重。

有这样一个细节:一位刚要了一幅字,塞到裤兜里,一位出门后放到头上挡雨。总是让人不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他们没有懂得书画内容的真意。有的把书画家的作品堆在一个角落里,令书画家情何以堪。

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疲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正所谓,越尊贵,越寂寞;越热闹,越孤独。

当然笔会,书画艺术交流是一种滋养。 彼此的情感、灵魂也能大体感受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书画作品特有的高雅艺术感,在人与人的传播里更易体会。

在笔会后,写完了,画完了,要挺起腰来,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拜,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敬畏,也是对书画家的尊重

没有润笔费就是奉献了,没有敬烟敬茶敬酒的礼仪就悲催了

我不是要为书画家“讨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要为书画家树尊严,我觉得书画家都是座上宾,是文化人、是敬佩的人、是老师,与他们坐在一起,能得到智慧和教益的人。

坦言自己很幸运,能够和一些名家在一起。

说实在的,我愿意跟他们在一起,我重视的是思想,重视的是才华,最值得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于混沌,存于有序。

人生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纸上,画在纸上;

人生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美丽的真实……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科技以其惊人的速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书画艺术似乎逐渐被边缘化,成为了一种“小众”的存在。

书画家的尴尬,深藏于时代的繁华之下。市场认知不高,人们不尊重书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无奈,如同孤舟在茫茫大海中徘徊

在书画的世界里,每一位书画家都是一位孤独的探险家,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探寻着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而要想在这片星空中留下璀璨的光芒,深化艺术修养与持续创作实践便是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书画家成长的双翼。

扩大艺术交流、精准定位市场、强化品牌建设以及利用相关资源等策略也是提升书画家市场认知的重要途径,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相信有一天我会找到一种方法在咖啡馆里举办自己的展览。”

让我们重新审视书画的价值,

让我们重新认识书画家的伟大。

让书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让书画家的才华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回眸,是为了前进!致敬,是为了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