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18日,记者从荷兰方面获悉,荷兰首相吕特将成为新任北约秘书长。此前,美、英、法、德等国已明确表示支持吕特接任北约秘书长。

据悉,吕特作为荷兰首相,曾多次呼吁支持乌克兰。2024年3月1日,两国签署了一份有效期10年的安全合作协议,旨在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荷兰首相吕特(图源:新华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兰首相吕特(图源:新华社)

资料显示,吕特全名为马克·吕特,是荷兰看守内阁首相。1967年2月14日出生。毕业于莱顿大学历史系。曾长期供职于联合利华集团,从政后历任荷兰社会事务和就业部国务秘书、教科文部国务秘书、议会二院自民党党团主席等职。2010年10月就任荷兰首相。2012年、2017年、2022年三度连任。有消息称,吕特将于2024年7月正式卸任荷兰首相。

卸任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继续在北约担任要职并不罕见。现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卸任挪威首相的斯托尔滕贝格开始担任北约秘书长,并两度延长任期,本届任期定于今年10月结束。

根据规定,北约秘书长提名需要获得全体32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可通过。作为任职时间最长的欧洲政府首脑之一,荷兰首相吕特被视为热门人选。

美国《政治报》网站早在今年2月便宣称,美国总统拜登支持吕特出任北约秘书长。英国、法国、德国等北约重要成员国也表示支持。近日,随着最后两个成员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提出条件后表示支持,吕特即将就任北约秘书长的消息已经被多家媒体证实。

对此,斯托尔滕贝格回应称,新任秘书长的选拔已接近完成,他称吕特为“强有力的候选人”。吕特本人对接任北约秘书长一事表达“谨慎乐观”。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荷兰首相吕特进行视频通话(图源:央视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荷兰首相吕特进行视频通话(图源:央视新闻)

北约秘书长的换届,其未来的政策走向是否会发生变化?记者梳理发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作为荷兰首相的吕特曾多次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并多次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2022年2月26日,荷兰宣布将向乌克兰军队提供反坦克武器;2023年1月,吕特称愿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2023年12月22日,吕特称将向乌克兰移交首批18架F-16战机。

2024年3月1日,两国签署了一份有效期10年的安全合作协议。协议规定,荷兰2024年将向乌克兰提供20亿欧元军事援助。未来10年,荷兰将在推动乌安全和国防力量现代化、增强乌军与北约部队的互操作性、发展乌国防工业等方面提供帮助。荷兰将与伙伴国家合作优先解决乌方在防空系统、火炮、远程火力、装甲车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图源:新华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图源:新华社)

有观点认为,倘若北约之后继续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将会进一步加剧国际形势的紧张。同时,北约成员国内部对于是否继续对乌援助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比如匈牙利就明确表示有权选择不参与北约军援乌克兰计划,如何处理这样的分歧,给出一个各方都满意的答案,将会是摆在新任秘书长面前的一大难题。

此外,新的北约秘书长如何处理美国与欧洲盟国的关系以及援助乌克兰与推动北约的印太化之间寻求平衡,也将是其面临的另一大难题。

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网、外交部官网、新民晚报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