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灰鸽观察室报道,在A股,关于股权结构,一直饱受质疑的就是股权比较集中的家族企业,专家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容易出现“一言堂”。按照专家们的标准,如今的鸿博股份堪称股权结构合理之典范,别说家族了,连实控人都没有,真正的“多言堂”。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超过74%,而尤氏家族七口人就占了70%,以此绝对控股比例,董事会、股东会几乎都等同于家庭聚会。而从一家7口人的家庭会,到现在17万股民的股东会,并非所谓“一言堂”到“多言堂”的股权结构进化,而是创始人家族的股权全卖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日,鸿博股份竞价期间跌停,报12.03元,目前总市值59.95亿元,今年以来,股价已跌超50%。近日,鸿博股份发布《关于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对控股股东认定、连续三年亏损、算力合同进展及副总经理周韡韡解聘等事项进行回复。

公司认定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方面,鸿博股份解释,截至本回复日,公司不存在持股50%以上的股东或可以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股东。公司股权结构极度分散。公司无单一股东依其可实际支配的公司股份表决权可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公司单一股东无法通过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鸿博股份创办于1999年,当时全国一共有5条高速、低耗、精确、防伪的印刷生产线,鸿博股份就占了一条,而另外的4条都在国有印钞厂里。

鸿博公司以安全印务为主营业务,是经国家保密局认定的秘密载体复制许可单位,拥有丰富的涉密产品生产管理经验,是中国彩票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得益于超高的起点,2008年鸿博股份就成功上市了。随后,鸿博股份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竞争激烈,价格不断地下滑,一直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上市的第一年,鸿博股份营收只有1.55亿,扣非净利润则高达4000万,净利率近30%。而到了2014年,营收虽然飙升到8.6亿,但扣非净利润却只有2300万,短短6年的时间,鸿博股份已经完全失去了曾经的绝对市场优势,和大家一起拼价格。

2014年也成了鸿博股份的转折之年,从2015年起,就开始扣非亏损了,换句话说,主营业务不挣钱了。

来源:灰鸽观察室,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