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州遭遇暴雨侵袭,

出现洪涝且洪涝影响较严重

不少房屋被洪水冲塌,也有不少人失联

梅州一老人是幸运的

被困暴雨坍塌的房屋内超40小时仍活着

最后成功获救!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希望老人以后都健健康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6月19日介绍,6月16日,受强降水云系影响,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6月18日上午,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所属的镇村干部接到一名村民求助,怀疑因16日晚房屋坍塌而一直失联的母亲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下,村民、镇村干部和救援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不停呼喊,并用仪器搜索,发现有微弱回应。

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救援人员将被困40多个小时的老人救出。据悉,目前老人生命体征平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9日,参与了此次救援的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姚义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忆了这次生命营救的经过。

姚义说,6月18日上午10时许,他和队员们抵达了南磜镇,从镇里负责救灾工作的工作人员处得知,石寨村有一所民宅在暴雨中倒塌,有人员被埋需要救援。

随后,消防人员、医护人员以及姚义等救援人员立即赶往了石寨村。

抵达现场后,姚义发现事发地为一栋原本三层楼的民宅,二楼、三楼地板均已坍塌,只有两面高约10米的墙体还伫立着,随时有再次倒塌的风险。确认老人就被困在废墟中后,救援人员使用设备对现场进行了扫描,发现废墟中有一处热源。

根据热源的位置,救援人员朝废墟下喊话,听到了老人微弱的回应声。救援人员立即开展了挖掘工作。“当时最担心的就是那两面随时会倒塌的墙,我们用落下的横梁,支撑起墙壁,并持续派人观察墙体的状态。”

姚义表示,为了确保安全,救援人员不敢使用大型工具,只能用塑料桶等小型工具一点点刨去泥沙。此外,老人被困的位置空间非常狭小,只能由一名救援人员进入深处挖出碎石、泥沙、杂物等,其他人在其身后接力传递挖出的堆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救援人员安排老人的家属站到附近,每隔一会儿就对老人喊话交流,帮助老人保持清醒。

姚义回忆说,经过不断挖掘,”我们终于看到了老人的耳朵和手。老人的手被压在耳朵附近,还有轻微的动作,说明这时老人的意识还是清醒的。”经过进一步挖掘,老人的情况更加明确。“老人原本应该是在二楼卧室的位置,旁边有一个衣柜。她整个人被衣柜压着,不能动弹。但衣柜周边许多柔软的衣物、棉被,实际上保护了老人没被砸伤。同时衣柜也架出了一块空间供老人呼吸。”

此外,姚义注意到,虽然老人只穿着一套单薄的衣裤,但由于老人原本身处二楼,距离洪水的水位还有一定距离,身边堆积的衣物也为老人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姚义表示,救援人员立即将氧气袋连接上呼吸管,递给老人吸氧。救援人员则继续搬运压在老人身上的杂物。最终经过3个多小时的救援,老人被成功救出。

经现场的医护人员初步观察,老人除了脚部淤青等轻伤以外,没有看出严重外伤。姚义说,虽然如此,但老人被困了40多个小时,期间没有食物与水源补充,因此身体比较虚弱。救援人员立即请随行的救护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

“成功完成救援后,现场的人都十分激动,老人的家属还对参与救援的成员们连连道谢。”姚义说,“老人被困了这么长时间还能救出来,也是一个奇迹。所有的队友都非常高兴。”

记者了解到,针对广东梅州市自6月16日起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发生人员被困、房屋倒塌、道路冲毁、电力通信中断等险情灾情。6月18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根据救灾需求,协调阿里集团向广东梅州等洪涝灾区捐赠面包等食品504000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救灾协调会、壹基金捐赠自热米饭10000份,乡村发展基金会面包48600份,爱德基金会应急食品包1200份,新阳光基金会面包18000份,各类生活救灾物资正在陆续抵达灾区现场,全力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与此同时,广东省减灾委、省应急管理厅根据灾害影响和地方救灾工作需要,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梅州市调拨清凉被3000床,毛巾被3000床,夏服3000套,防潮垫1500床等省级救灾物资,全力支持梅州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保障工作。目前,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